谈《论语》的教育价值

2015-08-15 00:50牛燕矫娜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

○牛燕 矫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论语》是对孔子言行以及孔子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精华所在。《论语》的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1]4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论语的教育价值就是论语对于主体的有用性,而教育主体可以分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下面就依次进行分析。

一、《论语》对教师的价值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提出的好多教师教学理念是非常有价值的,对历代的教师甚至是今天的教师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2(《为政》)这是孔子给教师做的最早的诠释,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能做到这样的人就有资格成为教师。孔子认为要成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要对学问有新的见解,而这样的新的见解从何而来呢?要从原有的知识中去寻找去发掘,这就需要进行不断地思考。《学记》作者同样继承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就是说,如果只是记诵一些书本知识,来应付学生的问题,是不具备作教师的条件的。必须要能针对学生的疑难,给以满意的解答。所谓“”记问之学”就是死记教条,也就是温鼓而不知新。“听语”就是对学生的提问给以针对性的恰当回答。教师不能仅仅简单重复自己的教学过程,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失误和教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科学的课堂教学之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还需要有一个更好的教学态度。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62(《述而》)意思是默默领会所学的学问,终身学习却不感到丝毫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从这句中可以看出,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两种重要品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代表教师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诲人不倦”体现了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例如,孔子认为对待学生必须:“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2]141(《宪问》)意思是,爱他们,难道能够不为他们付出劳动吗?忠于这个事业,难道可以不对他们实施教育吗?可见孔子将教育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天职,并且时时处处的想着这件事。学而不厌又是诲人不倦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能做到学而不厌,是因为把学习当做了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工作和任务,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58(《雍也》)只有这样学习才不会感到厌烦,教诲别人才不会感到疲倦。否则只能是教师教的无趣,学生学得痛苦,教学便会出现低效、无效甚至是负面的效果。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注意以身作则。所谓以身作则,就是通过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身教”。这也是被历来的教育家所重视的。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3]85乌申斯基甚至认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孔子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129(《子路》)意思是执政者自身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仿效着去干;执政者自身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的。这句话似乎是对从政者说的,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更加的贴切。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给学生以直接的良好影响,就必须注意谨言慎行、以身作则,将身教与言教有机结合起来。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因为教师的身教不仅捍卫了言教的严肃性,而且证明了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这对于正在成长中而且模仿能力极强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德育层次来说,德育要求将道理教育和范本教育相结合。范本教育就是通过示范或楷模的直观、模仿、默识、领会而达到心智的觉悟,并使受教育者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从而做到人生之大端的自我确立与心灵境界的自我提升。孔子以自身的道德培养学生的道德,以自己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心灵,为我们提供了范本教育的典型,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师德范本。

二、《论语》对学生的价值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3(《学而》)意思是作为学生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师长,做事谨慎,言而有信,对所有人都要有仁爱之心,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这句话说明学习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先学做人,孔子希望培养的学生具备的理想人格,要达到孝、悌、谨、信、泛爱、亲仁、学文七条标准,他的教育理论以道德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要因材施教,要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个体,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能够承担社会责任。而前提条件是,首先要让学生有一颗仁爱之心,先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否则如果学生有的是一颗冷漠之心,道德败坏,纵使他聪明过人,也很难实现他的价值,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念的始终。他说:“有教无类。”[2]155(《卫灵公》)意思是施教于人应不分类别,都给予相等的机会。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接受公平的教育,不应该在教育问题上划分不同种类。作为教师,不应该选择教育对象,对所有有求学意愿的人,一律不应该拒绝。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接收到公平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他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分亲疏,不分好恶,一视同仁。这些主张,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终身教育”“教育公平”等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改革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对当今教育弊端的匡正。在平时的教育中,有相当多的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人为的划分出一些“差生”,忽视对他们的要求和教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教育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教师把教育仅仅理解为培养少数“精英”,认为是选拔优秀人才而不是培养合格公民,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学生的真正参与,这无疑是不恰当的。应当像孔子那样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的,让我们的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破除“差生不可教”的错误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差生”更需要教育的观念。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整齐划一,而是说使每一位学生在某些特定方面都有所进步,从而有益于学生,有益于社会。

同样的,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教学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差异,抓住时机有的放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64(《述而》)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叫他知道一个角,他不能一次推知其他三个角,也不再教他了。朱熹曾经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就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着,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通达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结论尚未成熟、思路尚未清晰,处于想要陈述明白而又难以准确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选择恰当而又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是“发”。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教师适时点拨启发,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种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指导促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凸显,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三、《论语》对社会的价值

对于社会而言,《论语》之中也提到了一些治理社会的方法。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2]130(《子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卫国人口真多啊!”冉有说:“人口众多,又该做些什么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富裕以后,还该做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都能受到良好的教化。”这说明了“富而后教”的观点,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些需要实现之后才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人民来说,要满足基本需要,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对一个整天饿着肚子的人上课,是无法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的。同样的,现代社会出现严重的道德滑坡,这是教育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根据孔子的观点,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足够的富裕,人人都有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那么还会出现老人摔倒了无人敢扶,还会出现小月月事件吗?不会了,因为这一系列道德问题的背后存在的是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因此,教育尤其是德育,是要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有成效的。

[1]殷海华.《论语》智慧品读[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严华英.中华传世名著文库·论语[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