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初探

2015-08-15 00:52邵利萍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3期
关键词:账目事业单位管理

邵利萍

(西安碑林博物馆 陕西 西安 710001)

要使事业单位的工作正常运行,必须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已有很大的进步,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会发现许多问题的存在,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管理机制与工作环境的不完善

作为文物部门,对于文物的管理工作,由于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领导的重视程度的不同,使得管理机构需要承担的任务繁多,形成对任务“一肩挑”的管理现象。而很多基层文物管理机构的办公设施简陋,经费没有必要的保证,交通与通讯工具也不畅通,有的甚至库藏安全与设施安全都没有保证。文物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清除,工作就很难正常进行。

(二)资产管理中的账目与实物不相应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常存在不及时入账的现象,尤其是建筑类,有的事业单位更是在固定资产完工几年之后,还没有入账。由此说明,对于账目规范问题,仍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其道,而没有遵照相关规定执行。

(三)部分事业单位有较严重的固定资产转移现象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方面的问题上,有的事业单位对购置固定资产过于随意,但账项却记在下级单位的账项上,而该下级单位并未拥有该固定资产,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转出以上级部门借用为入账记录,而有的事业单位对于过时、陈旧或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或者转给其他部门时,并未作账目处理等。

(四)新增或转入固定资产违反相关规定程序

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照相关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没有建立固定资产账,在账册中只有支出项目的记录,而没有特定的固定资产账;对于部分无偿转入的固定资产,没有财务上的处理,从而导致物账不对应。

(五)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管不力

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是固定资产主要的监管部门,然而现实中的监管机制不健全,而主要监管部门的账务通常与实物不相符,或者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的账务不相应,造成监管困难。

(六)对固定资产的租赁监管不到位

现在有很多事业单位都有部分闲置的固定资产可出租,比如车辆、房屋、场地设施等,可用以增加单位的收入;然而,有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将收入入账,而是被有关人员中饱私囊,造成单位极大损失。

(七)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使固定资产达到其应有的应用效果。当前,仍有很多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对于固定资产的购买、派发、使用等,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与方法。比如固定资产的账卡缺失,影响了资产增减时手续的完善,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产生不良影响。管理意识薄弱使得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常发生浪费、闲置等现象。

二、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事业单位财管人员素质问题

(1)在事业单位中,常可见到有的财管人员对领导马首是瞻,不依相关规定履行责任,没有责任感。(2)部分财管工作人员做事马虎,误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日常用办公用品等同管理,没有纳入固定资产的固定账户进行记录、核算,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极其不重视。(3)有的财管工作人员甚至不懂固定资产的界定,对已购置的固定资产是否归为固定资产管理把握不准。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漏洞

(1)按照现有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所用的经费不再划入流动资产管理范围,而是归为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账下。(2)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与成本计算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度让人质疑。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出现诸多的漏洞对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不明确

(1)在财务管理的日常事务方面,很多事业单位领导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以至于不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秩序混乱、管理不到位等,主要是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3)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财务登记,很多单位都没有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分门分类,也没有区分类别与性质,登记账目时只是以流水账的形式简略地记录,而没有依据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登记,也没有对固定资产与账目进行定期的盘查与核算。

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财管人员素质差、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清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利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并找出相应的策略。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依法管理国家财产的意识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派发、报废等管理时,应遵循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进行,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有法可依。应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清楚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二)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化管理

固定资产日常化管理必须从小做起,重视每个细节。主要有:(1)明确管理责任;(2)对实施过程实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全面管理;(3)为专用设备培养技术人员,使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与责任心都得以提高;(4)以现有固定资产为基础,编制预算和采购固定资产的计划,使得单位资源的配置有效充分;(5)采购制度应遵循科学的方法,如定点采购,集中采购等,并加强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三)强化管理职能

关于文物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业务监管与执法管理是文物管理职能的主要表现内容。其主要表现为:(1)以《文物保护法》作为依据,制订与之相应的管理办法或法规,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不同情况存在的问题应采用与之相应的措施,以此体现《文物保护法》的权威性,解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2)加大监督力度与加强业务管理是文化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内容,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有关管理职能及保护职责,对文物保护应实施科学、正规的管理体制,业务监督与管理真正得到落实。

(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个人素质

(1)强化对财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并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加以明确,把责任直接分派给个人,实行工作表现与年终奖金联系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管理固定资产。(2)加强培养专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坚定拒绝无证上岗现象,规范财务账目,确保账物相符。(3)注意成本意识,对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以创新,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不断提高。

四、结语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上文已细作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1]葛德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3,(7).

[2]蒋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

猜你喜欢
账目事业单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算盘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收入(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政府支出(一般收入账目及各基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