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配音样态的变化

2015-08-15 00:53江雨晨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红旗渠播音员舌尖

江雨晨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倘若试着观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代的纪录片,我们会发现其中配音样态的不同。《红旗渠》《话说长江》《江南》《舌尖上的中国》四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纪录片中的典型之作,不同的时代背景使得四者的配音样态产生了一定的差别。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安徽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历时十余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60、70年代的中国处在建国初期,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连年的自然灾害,极“左”的政治思想让本就基础薄弱的中国不堪重负。而“红旗渠”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人民群众对于此类的“红旗渠”精神也是喜闻乐见的,甚至可以说,在那个全国人民都能背诵《毛主席语录》的年代,纪录片的配音几乎就成了带头称颂的声音,试问人民奋斗国家发展的号角怎么能不高亢有力,自豪喜悦呢。1952年12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指了出播音工作常常影响工作的全部效果,播音员应是“有丰富政治情感和艺术修养的宣传鼓动家,应是人民的喉舌,要使自己的声音真正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魄”。[1]由此可见,当时的纪录片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电视节目的形式,它还肩负着传递精神与信仰的责任。而对于60年代的受众来说,电视节目匮乏,能看到电视就很不容易了,他们对于节目是几乎没有选择权的,相比于娱乐的概念,他们可能更具有学习精神,所以才会以相应的心态欣然接受这种强势的声音。工程红旗渠是一种精神,而纪录片《红旗渠》也同样是一种精神。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2]《话说长江》是80年代最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一部。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全面回到了正常轨道,人民也面临着精神重建。70年代末期,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在80年代不仅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由。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才看到了《话说长江》中两种主要的画面表现方式——宏伟的“长江全景”和幸福的“人民生活”。《话说长江》的配音充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如果说《红旗渠》像一把嘹亮的唢呐,那么《话说长江》就更像是播音员用声音为观众编织的一幅画,还绣上了长江沿岸的幸福生活。透过这部片子,我们也确实可以感受到祖国蓬勃向上,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精神状态。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3]说起江南,我们脑海中几乎都会浮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闲适画面。新千年的初期,人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似乎就是“小康”了,“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在改革开放取得了初步成效之后,在冰箱洗衣机小汽车逐渐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的时候,人们似乎开始试着慢下来享受生活,不再喊口号了,受众呈现出了一种悠然的心态,不同于大炼钢铁时的激进,也不同于改革开放时的饱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于是述说着“才子佳人,诗词歌赋”的《江南》出现了,“小康”似乎与“王侯将相”的生活相差也并不甚远。这个时候,播音员的声音便需要往后退,退到幕后,为观众娓娓道来江南的故事。这种声音是伴随式的,受众可能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去看一部纪录片了,配音员的声音需要适合伴随着他们喝茶聊天或是小憩。如果说《红旗渠》是一顿饭当中的主食,那么《话说长江》便是有滋有味的调料,而《江南》则更像是酒足饭饱后的一杯茶。看见《江南》听着《江南》,就似乎看到听到了2000年初期人民的安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5]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对食物的兴趣,即使是在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的今天,一部“色香味俱全”的关于食物的纪录片也会赢得人们的青睐,《舌尖上的中国》[6]在2014年便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火遍了大江南北。相比于西方快餐式的食文化,中国这个千年古国讲究“细火慢炖”。因此,讲述中国的食物,一定也要像一个烹饪食物的人一样,站在一旁为品尝者讲解制作的过程,期间要充满交流感和再现感。与此同时,光讲过程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听众讲述事物背后的故事,最抓人的也就是这背后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声音是随着画面动的,你走在画面的前头,听众是不喜欢的。此时,播音员就好像藏在镜头之后,为观众现场解说当时当地发生的事情,这样的处理会给观众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让观众具有参与性是首要任务,观众再也不是《红旗渠》的敬仰者,《话说长江》的欣赏者,《江南》的聆听者了,他们是参与者。让观众参与,并且享受,最后感动,这便是《舌尖》的成功之处。

从《红旗渠》到《话说长江》,从《江南》到《舌尖上的中国》。播音员从高亢嘹亮的喇叭到耳边的娓娓道来,声音的背后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创作者与受众力量的平衡。它们是横向比较中的翘楚,纵向比较中的典型。或许就这样叠加下去,它们,便是声音的历史。谁都无法轻易改变我们的声音,唯有时代。

[1] 张颂.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J].现代出版,2013(3).

[2] 长江之歌[Z].

[3] 江南·汉乐府[Z].

[4] 刘禹锡.乌衣巷[Z].

[5] 苏轼.初到黄州[Z].

[6] 中国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Z].

[7] 付程,鲁景超,陈晓鸥.实用播音教程——语言表达[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8] 姚喜双,陈友军.播音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红旗渠播音员舌尖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
完形填空训练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