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2015-08-15 00:53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学苑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门时事家乡

江苏省海门市能仁中学 王 菊

20世纪初梁启超就倡导提出史学研究要“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当前,新课程改革也明确要求历史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这体现了“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新方向。

如何使“历史”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历史”真正服务于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呢?首先需要教师作出改变,尤其是初中历史的教学不能单纯地为了升学率而将历史教学变成单纯的理论说教与僵死的知识记忆。那么,如何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呢?结合当前的教育状况,作为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

一、对家乡历史如数家珍

家乡,是一个人最不能遗忘的地方;家乡史,也是每一个人最感兴趣的故事。家乡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

因此,历史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对家乡史要如数家珍。作为海门的初中历史教师,对海门的历史必须较为熟悉。譬如,海门的历史改革、海门的风土人情、海门的历史名人等。提到海门,不可不提的必然是张謇,但海门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张謇,徐有庠、施雅风、郁钧剑、陆川等等都应该熟知。

熟悉家乡史,并能够在教学中将家乡史穿插于授课之中或作为学习专题来探讨,必然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初中生正处于自我表现欲较强的时期,如能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对具体的家乡历史事件作解说,在同学中展示其学识,博得其他同学的赞许,满足其成就感,自然会激发其探索欲望,产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家乡的生活切入,开始历史生活化的教学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也较为容易操作。

二、对社会热点密切关注

历史生活化,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教师除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外,对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密切关注。比如,讲解到近代史,涉及抗日战争的史实时,就可以与当前的国家公祭和阅兵式相结合,从现实引入历史教育,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当前的时事,透过历史的云烟看清时事的本质。

许多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历史问题的延伸,如果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有机地摄取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起学生的争鸣,那历史教学就会逐步达成“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的目的。

当然社会热点每天都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筛选,为我所用。将社会热点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拓展教材内容,使学生能穿梭于古今,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课时,可以联系“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等时事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明白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双赢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运用热点时事,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到历史知识,也能了解新闻时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也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

三、对古今史实勾连巧妙

历史教学生活化必然需要勾连估计,如何巧妙沟通,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去学习借鉴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要现代化,包含课件的制作,视频的截取,flash动画的运用,甚至3D技术都可以运用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现代化,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在教学的方式上,由学生听到让学生做,让学生讲,引导学生辩论。一些历史工具的复古制作,一些历史角色的诠释,一些历史事件的探究应该让手让学生去做,将“翻转课堂”的技巧运用到生活化历史教学中去,必然会对初中历史教学增色不少。

四、对学生兴趣了如指掌

初中历史知识涉及的知识较多,如何最大程度地将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效果提升,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班级情况,譬如有些班级的学生男生较多,可能对军事、科技方面的历史更感兴趣,教师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之上,在授课时就可以从此入手,有的放矢。女生较多的班级可能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更感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就要转变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五、对教材内容烂熟于心

对教材烂熟于心,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要求。教材(教科书)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主要依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吃透教学大纲,领会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熟悉现行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熟能生巧。熟,然后才能巧妙运用,对教材内容体系如果都不能熟练把握,那生活化历史教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切都是空话笑话。

教师还应该千方百计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历史教材、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形成互动和共鸣,否则就是对牛弹琴。再好的设计和想法,没有学生的配合,也是很无聊和枯燥的,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

总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但不失为一个好的改变方向和尝试,初中历史新课改需要创新,我们正在这条路上走着。

猜你喜欢
海门时事家乡
时事半月谈
海门赞
时事政策
海门打开
海门农民为何能够增产又增收
海门的集团联营式改革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