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家园共育有效性措施的研究

2015-08-15 00:45杨姗姗陈笑萍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希希自闭症小朋友

● 杨姗姗 陈笑萍

一、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案例A:

阿哲(化名,文中人名均为化名),男,7 岁,妈妈是大学教师,爸爸是工程师,姥姥、姥爷都是小学退休教师,由于爸爸在外地上班,平时主要由妈妈和姥姥照顾。阿哲2 岁的时候,家人发现他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语言能力很弱,喜欢单独活动,不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家人一直误以为是独生子女的原因,拖至3 岁时才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有自闭倾向。

案例B:

希希,男,4 岁,爸爸妈妈均是中专学历,爸爸做生意,妈妈全职在家,一直是妈妈照顾。没上幼儿园前,因希希的认字、数学加减能力极强,妈妈觉得他只是脾气特别大,并没觉察其他有什么不妥。

二、特殊儿童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

(一)集体生活适应能力方面

案例A:

到了洗手的时间,阿哲站在洗手池前面,用身体一下下地撞击着台子,并不停地用双手拍击台面,好像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也没有寻求帮助的意思。我轻轻叫他的名字,用手做拧开的动作,示意他打开水龙头,他回头看了一下我,却没有任何反应,继续刚才的动作。我又对着他指了指水龙头,说“水”,他依旧像没有听到一样。时间过去了好久,他仍一直站在水池边,双手不停地拍打着。我说:“洗手。”他听到后像遇到了救星一样,马上拧开了水龙头,开始洗手。

案例B:

入园第3 天,孩子们开始午睡。哭闹了一上午的希希仍不肯小便,在活动室的空地上双手挥拳、焦躁地来来回回跑圈,对教师的安慰完全没有反应。十二点半,希希爬上了自己的小床,趴着继续哭,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不要睡,不要睡,为什么要睡,为什么要睡。”教师的单独陪伴依然无用。一点钟,希希终于睡着啦。20 分钟后,希希的尖叫声、哭闹声再次响起。睡着的孩子被吵醒,没睡的孩子也没有了睡意。隔壁班的教师、保健教师、园长纷纷跑来,看看出了什么事情。希希仍然拒绝大家的安抚、拥抱。

(二)社会交往方面

案例A:

自由活动的时间,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游戏,阿哲一个人坐在小椅子上,不停地拍打着双手,跟其他小朋友没有任何交流。“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我蹲下来问他。“你叫阿哲。”他用不太流利的语言回答我,眼睛一直转向其他的地方。“不,应该说我叫阿哲。”我纠正他。“你为什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呀?”我又问他。“为什么呀?”希希头也不抬,重复着我的问话,眼睛一直在看自己的手。

案例B:

午餐时间,教师帮希希打开酸奶,不小心滴了几滴在希希的裤子上,这成了希希情绪突变的导火索。教师用纸巾帮希希擦干净了裤子,可希希仍然大哭不止,情绪失控,不听劝说地将裤子脱了。教师想给他换上干净的备用裤子,希希并不配合,奋力抵抗,甚至不肯用干净的裤子盖住双腿,他直接将衣服扔了出去。无奈,教师只好抱着他,等他情绪稍微安静后,帮他穿上原来的裤子。

(三)情绪情感方面

案例A:

阿哲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大笑,也经常大哭,别人怎么安慰也没用,通常,过一会儿他会自己逐渐恢复。“当老板,当老板……”大班的一次活动课上,阿哲突然情绪激动地大叫起来。由于他发音吐字不清楚,我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全班小朋友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我们赶紧把他带到了旁边,问他渴吗,饿了吗,身上疼吗?一系列问题都被否定了之后,看着涨红了脸急得大哭的他,我们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听了我们的描述,妈妈说:“他是在讲当老板。”原来前几天外婆和他说,“我们长大要做什么呀?要当老板。”所以,他这几天经常重复这句话,如果没有得到回应,他的情绪就很激动,如果旁边有人跟着他说:“对,我们当老板。”就好了。挂上电话,我们赶紧对他说:“对,我们当老板。”他听到后立马止住了哭声,过一会儿情绪就逐渐平复了。

案例B:

幼儿园图书架上的《我妈妈》是希希的最爱。区域游戏时间,希希便会抱着这本书,一个人坐在座位上,一遍遍地读这本书。当教师建议他换一本书时,希希表现出焦虑、拒绝的情绪。一天,因柠檬在阅读区看这本《我妈妈》,希希找不到书了,就大哭、尖叫起来,嘴里不停地喊着:“我妈妈,我妈妈,我妈妈没了!我妈妈到哪里去啦!”然后突然冲到教室外,在一楼的大厅不停地绕着沙发跑,嘴里还不停地喊着:“我妈妈到哪里去了……”教师赶紧追出去,抱着希希回到教室。在教师怀里的希希仍奋力想挣脱,哭得愈发不可收拾。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在柠檬手上的《我妈妈》。希希一看到书,就用力推开柠檬,一把将书抱在怀里,哭声在这一瞬间停止。希希又自顾自地抱着书坐回自己的座位,脸上的表情变成了微笑,好像刚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又和往常一样一遍遍地读着《我妈妈》,周围的一切与他无关了。

这次行为后,希希妈妈带着他到脑科医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同时将教师提供的希希在学校的情况也告诉了专家,专家为希希做了系统的测试,得出希希有轻度自闭症和社交障碍的结论。

三、自闭症儿童情况分析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幼儿二岁半以前被发现,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研究中,我们发现阿哲和希希存在着明显的社会性交往障碍。他们在行为上不懂得社会常规,不能遵守社会规范,集体活动时游离在同伴之外。阿哲知道钢琴不用了要收拾好,却不会分场合,他的眼睛从来不会盯着你看。希希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寻求帮助,只会暴跳如雷。阿哲的发音不清楚,不会说长句子,发音吐字音调也很奇怪,而且没有间歇重音。希希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提问,他们只会回答判断性的语句,不能与同伴互动。阿哲对于外界环境特别不敏感,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永远记不住班上小朋友的名字,记不住自己的位置,时刻需要别的小朋友提醒。希希则是对外界环境一点点的变化都能察觉出来,且反应激烈。

四、影响家园沟通和家园合作效果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

每个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可爱的天使,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是特殊儿童。

阿哲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他的父母肯定了解过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知识,并针对阿哲的情况进行过研究。阿哲父母希望阿哲能够在普通幼儿园环境中生活,又担心教师和小朋友会嘲笑阿哲,因而初到幼儿园时总是躲闪回避问题,不愿意与教师有太多的交流。在我们的真诚关心下,阿哲妈妈渐渐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交流孩子的情况,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

希希对文字、数字的超强记忆能力,导致其父母最初没有察觉他的特殊。希希入园后,希希妈妈能够重视教师反映的情况,并根据建议多方寻求帮助。

(二)个人在集体环境中的表现不同

阿哲平时基本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一般影响不到他,就算是玩具被抢了也只是象征性地去抓一下,因此除了需要特殊照顾以外,没有太多影响到集体环境。

希希基本游离在幼儿园集体之外,与同伴、教师零交流,更喜欢与各种有文字、有数字的物体说话。周边环境稍有变化,或者来到新环境,希希便会情绪激动。不管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稍有不称心,他便会极度焦躁、发脾气,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平复。

(三)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

阿哲的妈妈咨询过专业的医生朋友,得知在集体环境中,这类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集体。因姥姥曾经是小学教师,能够在家里教他一些儿歌、画画等,而没有去专业机构进行训练,也没有把其他方面的不足放在心上。他们觉得能在幼儿园里生活,不特别影响其他人就可以了。

希希妈妈非常信任教师,逐渐能够坦然面对希希的特殊。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从2014 年5 月中旬开始,每天到医院进行全天的系统干预治疗,时间为3 个月。新学期开始后,希希每天到医院进行半天的治疗,下午在幼儿园和教师、小朋友一起游戏。

五、特殊儿童家园共育的有效性措施

(一)科学、客观的态度,正确认识自闭症

借助电子设备对孩子进行观察记录,或者请家长来园观察,向家长如实反应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并根据其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阿哲的父母总是寄希望于集体生活的影响,期望阿哲在集体生活中能够有所改变。通过教师的描述,以及自己到幼儿园的观察,阿哲的父母了解到阿哲在幼儿园的情况,并逐渐意识到孩子的“与众不同”不会自动消失,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

小班上学期,我们就希希每日的情况与希希妈妈进行了沟通,但希希妈妈一直认为这是孩子适应能力差的表现,咨询专家也不会得到有效的帮助。下学期,我们通过拍照、视频记录下希希的刻板行为,以及情绪爆发时的状态,让希希妈妈以及专业机构的医生对希希的情况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出于对希希的保护,在与希希妈妈沟通后,我们删掉了相关的视频、照片。)

(二)接纳的态度,给特殊儿童和家庭以人文关怀

1.针对儿童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化教学,降低活动目标和要求

鉴于阿哲的情况,我们给予其适宜的教育和训练。如,1 节语言课,普通小朋友需能念出完整的儿歌,我们只要求他在教师的提示下能够说出即可。学习1 首新的律动,普通小朋友能够跟着节拍愉快地练习,阿哲只要愿意参与,能够跟着小朋友一起做就好。希希的自理能力较弱,不会开水龙头,不会脱衣服、脱鞋子,我们就陪着他一点点地尝试,只要他能心平气和地去尝试,我们就感到很开心……

2.重视同伴的作用,通过与同伴的相处互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和心智的发展。学会跟随别人一起做事,对于阿哲来说并不容易。一开始,当小朋友都去拿茶杯喝水时,阿哲总是坐在小椅子上不动,需要教师专门提醒。后来我们在他旁边安排了两个能干的小朋友帮助他,喝水时,带着他去喝水。这样次数多了,渐渐地,当有小朋友起身去喝水时,阿哲也能跟着小朋友一起去,虽然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但是已经能够主动跟随。希希总喜欢盯着班上一个能干的小姑娘。在户外游戏时,我们就请这个小朋友帮助他,和他一起玩,时间久了,我们总能看到这个小朋友帮助他、和他在一起的身影。我们还经常告诉小朋友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不一样的,都有闪光点和不足,我们要互相帮助。当看到希希跟小朋友在一起情绪稳定而且开心时,我们感到很欣慰。

3.接纳家长,建立真诚、信任的关系

特殊儿童的家长,承受着社会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帮助。在家长开放日,为了避免尴尬,集体活动课上,阿哲的姥姥总是坐在离孩子很远的地方。为此,我们特意调整了活动课上教师的提问,争取让每个小朋友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当阿哲头也不抬,响亮地回答出一个问题时,全班小朋友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二天,阿哲的姥姥握着我的手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考虑到希希在熟悉的环境里更有安全感,我们特意选择了他喜欢的数学活动,尽量避免出现一些刺激他情绪的因素,解除了希希妈妈的担忧。孩子在幼儿园的点滴进步,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跟他们分享快乐,这些快乐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三)学习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帮助家长选择更适宜的教育方式

人们常说,教师应该充满着爱心。但是,什么是爱?爱这些孩子,不是他流泪我也流泪,他干不了的我替他干……爱,是用专业的技能为这群特殊的孩子赢得有尊严、快乐的生活。作为一名普通幼儿园的教师,需要努力多学习特殊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因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面对特殊的儿童时,我们才能够敏锐地发现孩子的不同,才能够给予孩子和家长科学、合理、有效的帮助。

[1]李弈.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之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1.

[2]刘春玲,江琴娣.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于文.自闭症儿童教育实践与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希希自闭症小朋友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杨杨和希希
不想要,就礼貌拒绝
女儿用生病挽留父爱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