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物资铁路投送不确定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08-15 00:48
物流技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备品不确定性调度

饶 炜

(驻南昌铁路局军事代表办事处,江西 南昌 330002)

1 引言

铁路军事运输快速投送涉及到各环节的密切衔接与相互配合,投送过程中各环节的不确定因素极有可能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快速投送任务的圆满完成。加强对铁路军事运输全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定性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不仅可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投送效益,减少资源消耗[1]。本文根据现行铁路军事运输组织模式,将投送过程分为投送准备、投送实施和投送控制三个环节[2]。

在投送准备阶段,主要面对的是铁路机车车辆、军运备品、铁路站场装卸载条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投送实施阶段,主要面对的是部队装卸载水平、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投送控制阶段,主要面对的是投送计划变更、调度指挥、外部环境等不确定性影响。准确识别各环节中的不确定因素,分析其来源和影响,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投送目的顺利达成。

2 投送各阶段主要不确定因素来源分析

2.1 投送计划变更的不确定性

战略投送分为平时和战时。战时战略投送需求瞬息万变,投送对象和投送期限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铁路输送进度、输送序列、输送径路等状态的变化。同时投送计划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输送准备内容的变化,影响输送准备效率甚至铁路投送的整体效率。其不确定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更车种车数,是指在装载前临时增加或减少装载车数,调整装载所需铁路车种;二是变更人员装备物资数量,是指不按照装载计划进行装载,临时调整人员和物资数量;三是变更发站,是指不按照军事运输计划明确的装载站进行装载;四是变更到站,是指不按照军事运输计划明确的卸载站进行卸载;五是变更运输要求,是指调整运输要求,例如是否禁止溜放、危险品组级代号、是否超限等;六是变更超限装备指定径路,是指超限装备不按照超限电报的要求在指定径路运行和在车站指定线路接车。

2.2 铁路机车车辆保障的不确定性

铁路车辆保障是铁路投送实施的主要保障制约因素,其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可用车辆车种和数量的不确定性、车辆技术状态的不确定性以及车底回空和循环套用组织时间的不确定性。车辆保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铁路投送可用的车辆数量,直接影响铁路投送能力。机车是铁路投送的动力来源,主要存在铁路机务段配属机车数量的不确定性、机车技术状态的不确定性、机车交路的不确定性和牵引区段的不确定性。机车保障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铁路投送可用动力情况,也直接影响铁路投送能力。铁路机车车辆保障中的不确定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车合格率水平,是指集结的铁路车辆经选扣整备后的合格水平;二是车辆集结时间,是指集结所需的铁路车辆需要的时间;三是车辆整备时间,是指铁路车辆选扣和整修的时间;四是特殊车型要求,是指部分长大装备对铁路车辆的要求,例如平板车的换长等;五是车辆回送时间,是指铁路车辆从整备站(一般是编组站或者区段站)回送到装载站所需要的时间;六是调机作业能力,是指担负装卸载调车作业任务的机车作业能力;七是补机配备能力,是指部分需要双机牵引的区段能够提供的补机数量。

2.3 军用备品保障的不确定性

军用备品主要是指制式装卸保障设备、加固器材等。目前军事运输备品由铁路无偿提供,存在样式和型号不统一、回收和检测困难、无法重复利用等问题,因此是一次性消耗品。随着近年来部队演训活动的日益频繁,备品所需数量逐年大幅增加,日常备品保有量已不能满足重大任务的需要,一年内需多次添置,已成为制约部队铁路投送的关键因素。其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品数量,是指军运备品的保有数量;二是备品回送时间,是指从备品库调拨回送至装载站的时间;三是备品准备时间,是指备品库所在车站选扣备品回送车辆,装卸载备品所需要的时间;四是备品规格,是指装载所需要的备品种类和规格;五是备品补足时间,是指备品数量不足时购买添置配品所需要的时间。

2.4 装卸载能力的不确定性

装卸载站场是铁路投送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设备基础。装卸载能力主要分为铁路站场设施设备的保障能力和部队装载水平两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军运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和部队装卸载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装卸载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但装卸载能力受环境制约大,可调整的范围小,仍是制约军事投送的关键因素。其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使用的股道数,是指能够满足军事运输装载需要的调车和存车股道;二是装卸载站台数量,主要包括顶端站台、侧面站台及坡度和转弯半径等;三是股道有效长,是指股道能够存放铁路车辆的长度;四是集结场地大小,是指供部队和物资集结堆放的场地大小;五是调车作业时间,是指调车机车将铁路车辆送至装载股道或货位的时间;六是列车编组时间,是指装载完毕后编组形成列车的时间;七是部队装卸载能力,是指任务部队进行铁路装卸载的熟练程度;八是外部环境影响,是指雨雪冰冻等自然条件恶劣、敌特破坏等导致装载能力受损[3]。

2.5 线路通过能力的不确定性

铁路线路是铁路投送运行组织的物质基础。其不确定性主要有:线路技术状态的不确定性、区间信号设备技术状态的不确定性、自然灾害或遭敌破坏的不确定性等。线路设施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铁路投送运行环节的物质基础,影响铁路投送的通过能力。线路通过能力直接影响到军事投送的进度,甚至制约着装卸载能力。线路通过能力不足会延缓和制约整个投送过程,其受自然灾害、天窗施工、车流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大,是军事投送的关键因素。其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段通过能力,是指铁路线路区段能够通行列车的对数;二是限制区段能力,是指一条线路上能力最小的区段的通过能力;三是民生运输需求,是指国民生活和经济必保运输所需的通过能力;四是最大限制坡度,是指铁路线路上最大的坡度;五是技术站作业时间,是指列车在技术站进行各项技术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六是超限列车交会限制,是指超限列车与客车、动车等列车的交会条件;七是外部环境影响,是指雨雪冰冻等自然条件恶劣、敌特破坏等导致线路通过能力降低或者线路中断[4]。

2.6 调度指挥能力的不确定性

调度指挥能力的不确定性主要有:调度系统自身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不确定性、调度人员技术水平的不确定性、应急调度指挥设施设备能力的不确定性等。调度指挥的不确定性影响铁路投送的组织效率和运输安全,对铁路投送产生重要影响。调度指挥能力是对铁路整个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调整的能力,随着铁路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生产运营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投入运行,铁路调度指挥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但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大,指挥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大,是军事投送的关键因素。其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输信息的获取,是指运输信息获取的速度与准确度;二是通信网络,是指铁路生产运营系统的网络强健程度;三是各类系统故障,是指直接影响调度指挥的信息系统的强健程度;四是应急情况处置,是指调度指挥人员对应急情况的反应和处置能力;五是调度人员素质,是指担负调度指挥的铁路和军代处值班人员日常业务的熟练程度。

3 应对投送各阶段的不确定性的策略

3.1 投送准备阶段柔性处置策略

铁路车辆集结选扣能力不足时,可以采取向上级申请支援、向邻局申请回送空车、停装管内商运、协调组织车底套用、抢修定检到期车辆等策略;车辆合格率不足时,可以采取放宽定检时间、放宽检车标准、合理组织节约、抢卸特种重车等策略;特殊车辆(长平板等)不足时,可采取合理调整装载计划、合理调整梯队编成、降低装备运输条件等策略。

铁路本务机车能力不足时,可以采取协调邻局租用、内燃机车替代电力机车、调整机车运用交路、配备多人值机避免超劳、调机替代本务机作业等策略;铁路调车机车能力不足时,可以采取安排区域内调机支援、本务机替代调机作业、调整调车作业计划、前方站提前编组等策略。

军用装载加固器材不足时,可以采取提前购置补充、组织邻近备品库回送、利用状态良好的旧备品、生产厂家直接送货、调整备品使用种类、调整装载方案、利用部队配发制式加固器材等策略;军用装卸载用具不足时,可以采取提前购置补充、部队自身携带、租用地方单位设备等策略。

装卸载货场能力不足时,可采取搭设临时站台(移动站台车、轻型组合站台、58 根枕木站台、平板车搭设站台)、利用地方专用线装卸载、紧急兴建军运设施设备、清空货场扩大集结地域、组织区间装卸载、利用货场设备进行吊装作业、利用预备装卸载站组织装卸载等策略。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不足时,可采用启用战备运行图、停开旅客列车和行包专列、暂停施工和天窗修、组织超长列车运行、组织限制区段迂回绕行、组织客运列车迂回等策略。

3.2 投送实施阶段柔性处置策略

装载环节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一是装载能力不足,可采取组织压岔运输、提前组织部队训练、暂停货场其他作业、利用铁路装载力量实施装载等;二是装载时间不足,可采取装好调车后再加固、边装载边联合检查、顶端侧面站台同时装载等策略。

运行环节遇到的突发情况一是装备捆绑松动影响行车安全,可采取部队自带备品沿途检查、各主要站商检备用部分备品、利用铁路监控设备实时监控等策略;二是线路自然灾害或受敌破坏中断,可采取组织迂回倒运、组织就地卸载公路机动、组织应急抢修等策略;三是指挥通信失灵,可以采取人工引导接车、启用路牌组织运行等策略。

卸载环节遇到的突发情况一是卸载能力不足,可采取启用预备卸载站、搭设临时站台、合理制定卸载计划、组织均衡运输等策略;二是卸载时间不足,可采取利用铁路卸载力量实施卸载、租用地方卸载设备、多货位同时卸载等策略。

空车回空环节遇到的突发情况主要是车辆积压,可采取多车站编组存车、开行超长回空列车,排定固定回空运行时刻、加快卸载进度、组织回空列车绕行等策略。

重点目标防护的突发情况包括遭敌或自然灾害破坏,可采取专业保障队伍提前待命、战备抢修器材提前部署、加强救援列车配属、预修迂回联络便道等策略。

3.3 投送控制阶段柔性处置策略

提高调度指挥柔性度的策略有:增加调度指挥人员以提高调度指挥效率;减少调度指挥层级以减少调度指挥时间;备份调度通信、信息化设备及数据库以提高稳定性增加抗毁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以提高信息获取速度和反应能力。

提高军运计划柔性的策略有:预留部分铁路车辆、军运备品数量以应对军运计划车数增加;合理调整装载计划以应对军运计划车数减少;设立预备装卸载站以应对军运计划发到站变更;建立应急超限电报审批机制来应对运输条件变化。

提高自然环境柔性的策略有:加强军运设施建设提高货场装卸载能力,加强设施设备数量来应对恶劣天气的影响,及时掌控天气变化幅度,易毁区段提前预置抢修机械和工程片石,安排应急救援列车在指定地域待命。

提高组织协同柔性的策略有:建立完善的组织协同关系,减少组织协同流程提高协调效率,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对军交运输人员进行扩编和征召,进行应急军事运输演练等。

4 结语

军用物资铁路投送保障链是一个大系统,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多且复杂。尽管本文识别了投送保障链可能面对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并给出了应对措施,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地编制体制的调整,作战样式、运输模式、保障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不确定因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不间断地识别和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符合实际。

[1]焦红,刘洋,王开勇,等.战时物资投送保障链柔性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6).

[2]任聪,王凤忠,张学锋.军队战储物资应急投送保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4, (3).

[3]郑旭,吴东广,陈兆仁,等.部队铁路投送运行保障能力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8,(5).

[4]赵纪伟,韩宏.铁路货场作业能力补偿的探讨[J].铁道货运,2015,(3).

猜你喜欢
备品不确定性调度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加强化工企业备品配件管理方法的探讨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智能备品管理子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库存备品配件利用“互联网+”再商品化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