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洒水利心系民生——记漯河市召陵区水利推广站站长王兰峰

2015-08-15 00:47杨惠淑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年21期
关键词:陵区漯河市汾河

□杨惠淑(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

一位敬岗爱业的女性,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工程师,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她致力于基层水利建设,二十年如一日,她的青春和汗水洒在了每一个工程现场。她就是漯河市召陵区水利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兰峰。

项目规划谋划水利未来

2005年召陵新区成立,新区要发展,项目是关键,为早日使全区所有农民用上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推动新农村建设,她走村串户,足迹遍及召陵区的每一个村庄。每到一处,她都尽力了解村民们的饮水情况,谋划工作的着力点和创新点,着力解决群众迫切急需解决的吃水问题。

她先后主持完成了《漯河市召陵区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现状调查及复核报告》、《漯河市召陵区2010-2020年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漯河市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实施方案》等多项规划,还及时对所批复的小型水利工程资料进行了归档整理,为下一步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召陵区水利的未来做到了超前谋划。

饮水工程解决百姓吃水难题

一个对工作有事业心的人,努力不会止步。为让全区百姓早日吃上放心安全饮用水,从工程的外业堪测,内业设计、项目申报到项目审批后的实施,为此,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12年,为完成第一批、第二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她一年12个月,几乎8个月时间都在工地,经常连续工作长达12小时以上,从不叫一声累,她积极协调施工,施工中积极推行“基建四制”建设程序,严格按照有关国家规范、规程、标准施工。譬如,在大徐村,检查施工质量时,发现施工班组存在有不按品牌要求采购施工材料现象,当场责令把不合乎要求的材料撤出现场,之后对已安装的6户进行严重处罚,类似这样处罚通知下了3次,她不离现场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由于措施得力,管理到位,所建工程群众放心,领导满意。

截至目前,召陵区共计完成了23处供水厂,其中16处为联村或集中供水,7处为单村供水,全区共有151个行政村33.8万人(含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解决14.33万人)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村容整洁,环境卫生,畜牧养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009年6月7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专程调研召陵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召陵区先后被确定为“河南省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区”和“全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的新模式、新经验。

农水建设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在改善群众吃水的同时,王兰峰积极投身水利基本建设中,她主持完成的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新打机井10眼,铺设供水管道6431米,完成低压管道节水灌溉89.33公顷,发展喷灌面积14公顷,本工程的实施,每公顷均节约灌溉渠道用地0.03公顷,防止因大水漫灌造成用水量漏失,每年每公顷节油、节电折合资金300元,减少用工折合资金450元,公顷增效4500元。项目实施后,每年新增效益53.2万元。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全区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在每年的冬春季节,王兰峰同志都会对全区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面踏查,制定科学的年度冬修水利实施方案,2013年,由于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牵涉面大,为保证按时交工,她付出了辛勤汗水,通过调查摸底,依据各乡镇实际,细化量化了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组织人力物力,如期完成了建设任务。这一年,全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0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000公顷,重点治理除涝面积2333公顷。全区新打配机井198眼,维修机井1100眼,维修桥涵30座,涉及7个乡(镇、街道)清淤沟渠294条13.97万米,确保了召陵区农田水利建设快速、扎实、有效推进。

提沙入汾建设美丽家园

汾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区委、区政府关注的大型水利工程,已在省水利厅立项。总体设想是通过提沙河水入注汾河,把汾河变成一条流经召陵新区的城中河、风景河。既能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漯东开发战略,又可补充灌溉汾河沿岸7866公顷耕地,使每公顷每年增效2400元,整体增效近200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为尽快实现区委区政府绘制的这一蓝图,她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在沙河堤上,基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干劲,于2006年7月建成了汾河治理一期工程暨沙河提水灌站,对多年淤积的汾河进行了初步开挖治理。2011年她又参加了汾河治理工程项目建设,通过这次汾河治理,不仅提高了汾河防洪除涝及度汛能力,还解决了多年以来汾河两岸逢涝必灾的突出问题,如今的汾河已成为召陵区的景观河、补源河和排涝河。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由于王兰峰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和上级认可。她先后获得:市水利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召陵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红旗渠精神杯”先进个人、召陵区劳动模范、召陵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市、召陵区团区委“青年岗位能手”;召陵区妇女联合会“三八红旗手”等诸多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区水利技术推广站也多次被评为区水利局先进单位及区“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

猜你喜欢
陵区漯河市汾河
陪汾河走一走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漯河市
召陵区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汾河水韵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漯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夏陵区帝陵陵主新探
召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