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围堰结构形式的改进及工艺特点

2015-08-15 00:51徐文杰吴志强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8000中交二航局重庆40006
江西建材 2015年3期
关键词:锁口板桩管桩

■潘 莉,徐文杰,吴志强 ■.重庆单轨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8000;.中交二航局,重庆 40006

1 工程背景

1.1 工程概况

承台平面尺寸为 33.5 ×17.2m,厚 4.5m,顶面标高为 +68.605m,底面标高为+64.105m,泥面标高约为 +60.0-64.0m,封底砼厚度为2.5m,部分封底混凝土嵌入泥面,需要吸泥找平原地面。

1.2 水文地质条件

(1)桥位处秋季最低水位68.67m,春节最高水位75.70m,平均水流速度0.5~1.2m/s,最大流速 3 ~4m/s。(2)桥位处水深为 9m ~13m,局部位置深度超过13m。(3)该项目位于多瑙河冲积沉积层,6-10m范围含有粉沙、细沙、粉土、和粘土等地层,地质松软,地层复杂,层间夹变质砂岩,分布无规律。(4)河床易冲刷,泥面高低不平,起伏变化较大。

2 深水围堰方案概述

深水区域一般以传统的钢套箱、钢吊箱、钢板桩围堰及钢管桩围堰工艺为主;在水深超过10m的工程项目,钢板桩围堰由于其自身刚度较小而很少采用;而钢吊箱围堰无法在入泥深基础中直接使用,针对本项目的特点,现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双壁钢围堰。优点:为常规工艺,可分块加工拼装,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掌握;整体性好,封水效果好;刚度大,围堰支撑结构少,安全性能高。缺点:钢材投入多,水下拆除费用大,回收率低,成本高;需要水上大型起重设备;分节钢套箱制安、下沉耗时多,工期长;吸泥下沉偏位控制要求高。可行性分析:投入多,施工周期长,无大型水上起重设备,可行性差。

(2)钢板桩围堰。优点:能够迅速展开施工,速度快,周期短;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投入材料相对较少,拆除方便,回收率高,经济性好;对地层适应性强,易于施打;对原河床高差无要求;不需要大型水上设备。缺点:刚度小,施工期间稳定性差;围囹层数多,安装难度大;围堰封水效果差;围堰结构尺寸大,累计误差不易纠正,合拢困难;钢板桩相对数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可行性分析:投入较少,施工较快,施工期在大流速及深水条件下稳定性差,基本可行,可控性不高。

(3)钢管桩围堰。优点:自身刚度大,抗水头能力强;围囹支撑少,安全性能较好;不需要大型水上起重设备;对原河床高差无要求,可在围堰后吸泥找平。缺点:钢材投入较多,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误差不易纠正,累计误差不易消除;刚性组合,封水效果较差;管桩拔除对设备起重性能有一定要求;合拢需要加工特殊管片,耽误工期。可行性分析:投入较多,施工精度要求较高,封水效果可控性不强,基本可行。

(4)钢管桩和钢板桩组合围堰.。优点:自身刚度大,抗水头能力强,围囹支撑少,安全性能较好;琐口较少,封水效果较好;钢管桩作主要承力结构,抗水流能力强,施工期稳定性好;不需要大型水上起重设备;板桩少,累计误差小,合拢误差易于控制;施工速度快,周期短,拆除比较方便,经性好;对原河床高差无要求、可在围堰后吸泥找平。缺点:锁口管桩施工精度要求高,需要设置大刚度定位架进行钢管桩插打;管桩拔除对设备起重性能有一定要求;管桩加工精度要求高,锁口管桩整根成型,运输难度较大。可行性分析: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适应当前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可行性好。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知,在本项目的环境条件下,将钢管桩围堰及钢板桩围堰各自优点进行组合得到的围堰结构,利用了钢管桩的刚度来承受水头压力,利用板桩的柔性来适应刚性管桩的施工偏差,同时还可减少材料投入。此结构允许先插打管桩,再填补其间板桩,无需顺序插打,可完全消除累计误差,方便合拢,使结构充分发挥了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封水效果并方便施工操作。

3 围堰施工

3.1 导向定位架设计

锁口钢管桩精度要求较高,每跨均相当于一次小合拢,偏差过大会直接影响板桩插打,故定位架设计主要考虑管桩垂直度和相对位置的控制,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定位架孔位应根据围堰结构布置形式确定,孔数尽量偏大,但同时必须考虑起吊性能,本项目考虑为4孔。

3.2 施工顺序

起始及终点位置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两个影响因素:(1)起始点选择上游区域,待上游围堰插打完成后,可大大减小水流对后期围堰插打定位的影响,利于管桩垂直度的控制。(2)合拢位置选择拐角位置,由于拐角处角度的可调整性,转角合拢不用考虑前期误差,只考虑锁口管桩相对间距,利于合拢。

3.3 管桩及板桩插打

锁口钢管桩刚度较大,先施打锁口钢管桩,再插打锁口钢管桩之间的板桩。锁口钢管桩从上游拐角开始施打,两个方向推进,合拢于下游拐角。定位架为4孔,每跨可插打3根管桩,利用前一跨最后一根桩为基础进行下一跨定位,减小管桩间相对误差。先插打第2根,再分别插打第1、3根管桩,以减小管桩振沉时的挤土效应对已沉放管桩的影响。

每次插打完成2跨管桩后,插打其间相应钢板桩,减小钢板桩插打过程带动管桩偏位而引起的二次误差。而且,每次应将全部的板桩插入管桩锁口后,再交替施打,避免前期施打板桩时带动和咬合管桩而导致后期板桩难以插入。管桩顶口存在一定偏位时,可利用手拉葫芦调整间距以实现板桩顺利插入。

4 组合围堰技术运用效果

单个围堰历时15天完成単墩36根锁口管桩及其钢板桩插打,施工速度较快,封底并安装止水橡胶条后,顺利抽水并迅速进入承台施工,其主要运用效果如下:(1)消除累计误差——组合围堰施工顺序为先管桩后板桩,每跨施工基本为单独的个体,前期成桩不对后期施工产生影响,有效消除传统钢板桩或钢管桩围堰存在的累计误差。(2)简单易行,适用性强——无需大型水上起重设备,采用一般吊车即可实现,抗水头能力强,适用于无水上设备而流速大、水头高的砂粘土层。(3)施工速度快——总体数量少,插打快,合拢仅取决施工相对误差,易于控制。且围囹层数少,对后期墩身施工影响小。(4)经济性好——钢管桩截面特性好,刚度大,抗水头能力强。与双壁钢围堰比较,用材少,不需要使用大型船机设备,可周转重复使用。(5)封水效果好——自身刚度大,接缝少,封水情况良好,只需做好周边排水系统,配合使用一台小水泵便可满足承台区域干施工坏境

5 结束语

在现有成熟的施工工艺基础上加以完善和组合,充分发挥各工艺的优点,强强组合,或许比开发一种新型的结构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竞争力。钢管桩加钢板桩组合围堰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此新型的围堰结构形式,利用钢管桩和板桩自身的优点组合,将组合围堰引入深水区域,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过程控制,保证了锁口管桩垂直度沉放目标并顺利合拢,并优质高效的完成了承台施工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经验,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也为桥梁施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猜你喜欢
锁口板桩管桩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板桩结构分析
角接触球轴承外圈锁口高度自动检测规改进
滨海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的应用与问题处理
角接触球轴承锁口高度工艺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预制混凝土板桩在岸坡支护中的应用研究
角接触球轴承锁口的设计改进及工艺实现
遮帘式板桩码头的遮帘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