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横断面设计优化理论研究

2015-08-15 00:51崔云玲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400074
江西建材 2015年16期
关键词:横断面山地城市道路

崔云玲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开发和利用程度的迅速提高,我们不得不完善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使城市路网发展达到最优化。因此如何在山地复杂地形条件下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以及结合地形、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成为我们不断完善、探讨的一个问题。

1 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分析

(1)充分考虑道路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尽可能多的扩大绿化面积;(2)在建筑群相对密集区,合理布置断面形式,减少道路用地,尽量避免拆迁;(3)在穿越城市已建成区的路段,充分考虑道路两侧居民以及工作人员的通行要求[2];(4)根据道路所处的区域特点,布置横断面形式,使其不但满足交通服务功能,并与区域的路网结构相协调;(5)横断面设计必须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城市规划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必要的时候需要改造地形时,首先解决路网布局、建筑物的布置与空间协调的效果问题,同时要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各种工程构筑物的工程量,本着挖、填方就近,运距最短的平衡原则,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保持源自然地形不至于被破坏[3]。

竖向规划还应满足规划需求与使用的地质、水文等要求,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影响,因为道路空间有限,所以应协调好交通、市政、公共服务、绿化等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特别注意地下市政管线是生命线,应予以重视,协调好地上地下设施之间的关系以及竖向规划线型上要避免道路长下坡、长陡坡及急下坡。

3 横断面设计理念分析

(1)符合区域路网规划意图;(2)合理利用区域地形、地貌整合道路系统及管网系统;(3)创建城市美好空间,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及城市形象;(4)合理考虑城市建设时序,节约工程投资;(5)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力争与自然进行融合。

4 “乐行”优化设计理念研究

“乐行”的设计理念,源于对道路周围环境与道路和谐统一的衍生,提出道路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过对道路周边及道路本身的交通设施设计,降低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诱导过境交通从快速路通过,增强道路本身的服务性质,做好景观设计,做到与自然相融合,通过道路本身舒适的形象提升片区整体优美的形象。

具体措施如下:

(1)对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进行合理设计,减少大填大挖,做到与自然相协调;(2)通过标志标牌等交通设施设计,诱导车辆通过,以减少道路上的交通压力,增强道路对周边的服务性;(3)采用生态边沟、生态边坡、生态挡墙等措施使道路及附属工程与自然统一;(4)采用短周期的信号控制,减少车流等待时间。“乐行”交通,作为构建高品质生态居住区和生态景观控制区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一大亮点。

5 一体化优化设计理念

5.1 道路交通一体化设计

道路交通设计是城市道路的龙头专业,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量也急剧增长,导致城市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道路资源日趋紧张。为此道路交通设计要充分利用交通调查和交通信息数据库的成果,利用城市交通需求分析和预测技术,结合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案设计,以及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方案设计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保障体系设计等城市交通规划最新成果,运用全新的交通设计理念,指导城市道路及相关专业设计。

5.2 道路竖向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设计

道路竖向设计是合理确定城市道路的坡度、控制高程、土石方和防护工程,而对自然地形,道路现状,河流水域进行利用、改造的专项设计。

竖向设计要综合道路接线、地块利用考虑,充分结合现状地形、排水流向、用地性质、开发时序等因素,对规划道路的竖向标高设计进行优化,做到道路设计、场地整治同步考虑,节省片区开发成本[4]。达到既适应交通要求,又体现工程经济、合理的目的,做到近远期相结合,确保路网规划的可操作性。

5.3 道路与生态、景观一体化设计

以往土地的开发常常伴随着生态的恶化,而没有生命的土地无论多美的景观也缺乏灵性,不仅影响生活品质也降低了土地的价值。通常认为道路仅仅是一个工程作品,是没有生命特征的。其实交通特性只是道路的功能之一,如何与周围地形、建筑、自然风貌等有机融为一体,进行道路生态景观一体化才是道路设计的灵魂所在。

6 基于空间协调的优化设计理念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城市道路景观对城市的形象有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占据着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城市道路联系着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同时城市道路空间组织也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因此基于人与空间协调的优化设计理念需要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维护自然的“势”。自然界存在不同的“势”的走向和延续。因此要维护自然环境“势”的延续,就要求道路线形和结构物的布设应该尽可能避免切割这种势的走向和延续,在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地形地貌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营造“动”感氛围。因为道路的功能特点道路景观常以动态景观为主,要营造道路“动”感行驶氛围,这就要求道路自身线形变化、色彩变化、绿化方式的选择等都应充分配合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以自然循序渐进的手法来实现动的目的[5]。

第三,道路线形要圆顺优美,并与周围环境景色相协调;线型设计在满足技术标准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道路应具有优美的外观,线形应顺畅连续并且可以预知;尽量利用最佳的景观特征引人入胜,使驾驶员以及乘客不会感觉疲倦,并且能欣赏到风景。道路宽度与周围建筑物高度也应保持适当的比例,从而使道路形态尽显柔和优美,使线形的柔丽得以显露。

7 横断面非对称优化设计理念

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不仅要考虑与山地地形起伏一致,更要考虑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配置要紧凑,那么因地制宜在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就至关重要。在地理条件受到限制时适当调整断面型式,既能美化环境,又能降低造价[6]。

下面简述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非对称设计理念的优点:(1)设计理念较新颖,灵活运用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是目前我国山地城市道路设计倡导的一种创新理念;(2)能较好地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平纵面以及横断面布线;(3)在道路用地红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整一般土地利用模式,增加其他附属设施;(4)能比较好地控制工程建设规模,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量。

8 结语

基于以上对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优化理念的分析研究,我们不能否认在城市道路网规划、横断面设计中,地形特点对其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它关系到整个城市规划的好与坏,影响着城市未来发展的经济性和舒适性。所以,在城市路网规划、道路横断面设计的时候需要认真仔细地考虑好山地地形、景观等特点,不断地进行完善来保证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1]龙拥军.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重庆市区域统筹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王华胜.关于城市带路网规划与地形结合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4(02).

[3]刘小连.山地城市道路与场地竖向规划研究一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交通大学,2009.

[4]何友军.山地城市竖向设计初探[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5]陈欣斗.山地城市道路规划刍议[J].规划师,2004(05).

[6]杨学辉,罗高贵.山地城市道路横断面非对称设计与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18).

猜你喜欢
横断面山地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山地草甸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种植修复情况的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