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挖法隧道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2015-08-15 00:51葛方方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江西建材 2015年16期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单位基坑

■葛方方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建设越来越多的采用高架桥或隧道等方式,隧道具有不影响城市美观,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更多的采用,明挖法隧道施工中,深基坑支护作为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分项工程,在隧道主体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前海合作区听海路施工中的施工方法,探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特点

(1)基坑深度大。受到道路红线、地下交通系统规划、使用性能等因素影响,深基坑,基坑深度、宽度一般较大,本工程中深基坑宽度为50-70m,基坑深度为12.31m-22.5m,这增加基坑工程施工难度。

(2)地质条件差,施工环境复杂,很多沿海城市沿海道路地质主要以淤泥质土、人工杂填土为主,这种地质条件下的超大、超深基坑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3)支护方法多,工程影响大。明挖法隧明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众多,如地下连续墙、冲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咬合桩等,因此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法。同时,基坑支护工程的影响较大,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很容易导致地下管线、邻近建筑与道路等出现开裂,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2 深基坑支护施工组织的设计方案

(1)结合施工技术,合理选择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如果深基坑的工程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灌注桩,则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最好也选用此种桩形,只需要减少其直径即可,这样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进场费用。如果在设置深基坑围护桩时的位置允许,可以选择采用双排的支护桩,这样不但桩间土可以参与基坑支护,提高支护桩的力学性能,而且围护桩受力情况得到改善,减少了桩体配筋数量。

(2)注重影响因素,保持基坑整体结构稳定性。在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降排水条件、施工季节、基础类型、周边环境、基坑开挖的深度、基坑周边的荷载和支护结构的使用年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其关键是保持基坑坑沿稳定性、防止地面变形与基坑周边隆起、控制地下水、避免管涌和流砂等,所以需要注重地质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及时对深基坑支护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

(3)把握支护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组织设计方案。深基坑支护的主要要求为结构简单且技术先进,基坑周围受力均匀,围护体系可以发挥挡土功能,保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紧邻的建筑物、道路和管线造成破坏,基坑土体不会出现坍塌、沉陷与变形等问题,保证在实施降排水措施后可以在地下水位上进行基础施工。为了满足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要求,既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如环形支护结构、水泥搅拌柱、喷锚网支护和土钉墙等,又要结合基坑深度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各种支护方式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方案,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

3 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材料质量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①在采购施工材料时,既需要注重其性价比,又要从正规渠道和信誉厂家进行采购,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型号和数量等满足施工要求;②严格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对其质量进行分批次抽检,如果发现原材料质量不满足施工要求,则坚决对其进行清场;③依据施工材料的特性,做好施工材料的分类保管工作,对于特殊施工材料,需要安排专门存储的地方,以保证其性能不受到任何影响;④对施工材料的使用与库存数量进行仔细记录,对库存较少且使用频繁的施工材料及时进行补充,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提高其使用率。

(2)注重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很多环节,如挖土、围护、挡土和防水等,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酿成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依据施工规程、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对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例如在开挖土方前需要了解施工区域建筑物与管线分布,分析地质水文条件和地下设施的信息报告,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措施,如开挖需要避开雨季、控制开挖深度;控制挖高差与挖土进度,保持土体平衡状态与抗剪强度,以免因土体滑移而造成坍塌事故等。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碰撞工程桩、支护结构与原始土层,发现异常状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解决后,才能继续开始施工。

(3)做好深基坑支护监测工作。深基坑结构变形、沉降和移位,以及坑底不稳定与结构刚性差等都会其支护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施工单位需要认真分析资料数据,做好深基坑支护的监测工作,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支护结构的沉降及裂缝、基坑底的隆起、支护结构的位移、紧邻建筑及道路的沉降与倾斜等。施工单位需要每隔10m 左右设置一个监测点,在开始基坑开挖后,监测频率为3 次/d,如果位移较大,则需要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同时,施工单位对地质构造、周围环境、支护结构与地下管线等方面的监测数据,需要进行认真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动态发展,在深基坑支撑应力值为设计值90%时,需要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以保证支护结构稳定性。此外,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人员众多,可能会对监测仪器和监测设备造成损坏,所以在设置监测点时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并做好监测点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全面性。

(4)控制深基坑的止水效果。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中,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水体侵蚀所导致。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如果对土层滞水、承压水、裂隙水、地面排水、管道漏水和雨水等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很容易对深基坑的边坡支护,以及周围建筑、道路与管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依据水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控制深基坑的止水效果。例如在处理地下水时,需要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选择合适的降水、排水和防渗保水等措施,以免使地面出现沉降与塌陷;在处理地表水时,需要在深基坑的周围设置排水沟,将渗水和雨水等地表水引入排水沟,避免其进入深基坑中;在处理管道漏水时,需要及时采取管道加固、修补或者改道等措施,以免其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如果深基坑周围建筑物较多,则在处理水体时需要以堵为主,以排水或者抽水为辅,以免基坑因周围的土体和水体流失而使建筑物出现沉陷,或者发生管涌与流砂等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关系到隧道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施工单位只有依据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特点,做好施工方案的组织设计,并在施工材料的管理、深基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监测和控制深基坑的止水效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保障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1]靳永军,吴海洋,刘德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36:637-638.

[2]庞士煜.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1,01:94-95.

[3]宋福渊,崔淑凤.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2011,S2:43-45.

[4]吴晨军.探讨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要点[J].低碳世界,2015,01:239-240.

猜你喜欢
深基坑施工单位基坑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浅述
深基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