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5-08-15 00:51许建锋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0
江西建材 2015年16期
关键词:工地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许建锋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

建筑施工管理贯穿了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对整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收益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需要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初具规模,也出现了符合当代建筑施工管理的模式,但是想要更好地进行建筑施工管理的方式,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施工管理工作,就是一种服务于具有专门目标和在特定限制的资源、时间,完成一项复杂的专业工程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严谨的质量工程管理、监督以及资源调用和指挥的全部过程的先进管理活动。

1 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

施工现场是整个工程建筑过程中最重要也是出现未知因素最多的一部分,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进度,降低未知因素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操作流程应科学、合理,对每一项的施工过程都能做到有效控制和把握,坚决杜绝出现随意更改和不规范操作。这样才会提高整个工程管理的效率,最大化的提高各类施工建材的利用率,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

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做到专人管理,遇到事情不推诿,不相互推卸责任,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警惕性才会提高。

在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工程进度是一方面,工程的质量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工程管理中一定要有科学合理的预算,要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将工程费用花在最重要的地方。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

2.1 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种:

(1)安全帽佩戴不规范问题。有些人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认为佩戴安全帽特别麻烦,尤其是夏天觉得特别热,因此,在工地经常出现安全帽象征性戴戴,或者干脆不带,非常的危险。

(2)安全带佩戴不规范。在进行一些高空作业时,需要佩戴高空安全带,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些工人觉得麻烦或者太过相信自己,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因此,有时就会出现意外事故。

(3)安全标语不明显。用于安全警示的标语或者安全警示牌摆放的位置不正确或者不明显,有时安全警示牌的数量也不够,这就经常因为没有及时达到提醒的目的而导致安全事故。

(4)施工单位的用电设施安全措施不到位。每个施工单位都会需要电力供应,但是有的施工单位的电箱保护措施不好,如果在施工期间遇到变天,一些较大的自然现象都会引起危险导致电箱漏电,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5)通讯工作不到位。有的工地施工地点较为偏僻,通讯设施也不好,无法及时有效的联系上施工的工人,这就等于将施工人员置身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6)安全网不安全。安全网本来是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的,然而有的工地的安全网不是完整的,有的安全网上有钢筋或者木头块等剩余的建筑材料,这就很难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保证不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那么对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就很难保证了,这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 对工地施工人员的管理问题

建筑行业目前还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才能将其顺利完成。建筑工人中部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个人修养有待提高,对工程建筑中的图纸不能正确的解读和分析,可能会在工作过程中犯下错误,比如,搭建脚手架时不按规范进行,导致安装的脚手架出现松动现象,就会导致出现问题。工地施工人员来源广、数量多,因此对于工地施工人员的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突出难点。

2.3 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足

很多情况下工地都会存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大型的工地施工机械。那么如何将上述的材料和机械进行管理是我国目前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得知,我国大部分工地普遍存在材料乱堆乱放的现象,有的材料甚至长时间暴晒在太阳底下,风吹雨打,时间长了可能会对材料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管理人员对此现象也不重视,长年累月造成浪费,也为以后的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4 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建筑施工工地由于制度不完善,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没有底气,导致不能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当前阶段,施工单位已经对施工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去规范施工,但是通常制定好后就会用于每一个施工现场,忽略了每一个不同的施工现场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因此没有好的效果。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现场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态度懒散,管理意识不强烈,不能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不能有效的确定责任人,因此很多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3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推动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要在具体工作中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首先就要施工单位管理部门进行制度的确立,与施工的相关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与相关责任人也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与全年的考核挂钩,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在年底进行奖励,对于安全事故多发的人,进行少发或不发奖金,已达到促进和落实安全责任意识的作用。其次施工单位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保证施工单位工作的有序、正常的运行,对于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最后施工单位内部要有很强的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尽量减小人员和财产损失,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待问题要重预防,还要有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3.2 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也是一样,加强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施工质量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的技术程度、施工工艺的适用性等。想让工程质量上升,就要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同时施工管理工作也为工程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施工开始,施工单位可负责与各施工部门进行沟通,落实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管理部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情况予以监督,对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帮助协调解决,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质量的要求规定自己的质量目标,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根据工期的长短,制定每个阶段的细化目标,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保证工程完工后的整体质量,最后实现早期制定出的工程质量目标。

3.3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单位开展施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利益,而利益是一切活动的动力,因此建筑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方向。所以加强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使施工企业获得丰厚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想要使工程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在平时的管理中注意,多方面、多角度地开展成本控制工作。首先要不断地改善现有的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明确自己在工程当中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利润最大化。其次,完善对机器设备的管理,使得机器得到最充分地利用,尽量减少由于机器设备长时间不用而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最后,加强材料使用的管理力度,在施工过程中完善材料进出工地的管理制度,确保材料在施工中被充分利用,在购买材料时使用招标的形式,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减少材料费用的支出,以确保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4 结束语

总之,近几年内我国建筑施工方面的事故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强化建筑施工管理的任务势在必行。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施工管理,这就需要对施工的相关单位、个人、工程自身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外还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综合水平的运用,明确施工人员水平的提高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好处。总而言之,要不断完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实现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发展和壮大。

[1]黄雪龙.关于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2,05:218 -219.

猜你喜欢
工地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波比的小工地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热闹的工地
工地上的女人们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