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Her)》

2015-08-15 04:44周华明
中学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西奥多助手电脑

周华明

About the Film

当你感到悲伤、失望乃至孤独时,你是否会希望有这样一个人:他(或她)理解你、支持你,并自始至终不离不弃,永远在你身边?科幻电影《她(Her)》就描绘了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只是这个人,是一个“人工智能”。

电影的主人公西奥多购买了一个搭载了新型人工智能的电脑操作系统。在与这个名为萨曼莎的人工智能相处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习惯了与这个声音迷人而又温柔体贴的“她”相处。他与萨曼莎相互认同,相互需要,乃至产生爱情。而人机之间的隔阂与差异,则让这段爱情以令人唏嘘不已的方式而告终。

和大多数描绘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不一样,《她(Her)》这部电影并没有讲述人和机器之间的大战,或者人工智能如何竖立叛旗,建立自己的文明,而是深切描绘了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不仅是对人类情感本身的反思,也是对人工智能的定义乃至作用的深入思考。

Real Story

“活”的语音助手

就在电影上映前不久,微软公布了其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Windows 10。其中令关注IT行业的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个名为 “Cortana”的语音助手。这个语音助手能够接受用户的口述命令,并执行对应的操作。这在桌面操作系统中还是头一遭。

而电影中的萨曼莎,在一开始正是与Cortana一样的语音助手。西奥多通过她直接对电脑口述文件,发布命令。她还能整理邮件、拟订日程安排,甚至加载在移动设备中,时时陪伴在西奥多左右。

其实使用语音助手来操作电子设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以前一般搭载在移动设备上。如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的“Siri”、Android系统中的“Google Now”。一是因为移动设备内建了麦克风和喇叭,满足了语音交互的硬件需求;二是因为移动设备无法像传统桌面电脑一样接入键盘和鼠标,只能通过更智能的语音工具来方便用户操作。

可是等一下,语音工具?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电影里的可是一个敏感而体贴的人工智能,不但帮你工作,还和你谈情说爱,简直就与真人无异。为什么一到现实中,就变成了干巴巴的工具?

False Tale

有“生命”的人工智能

如果你使用过这些语音工具,就会发现它们和电影中的萨曼莎还有很大距离,因而只能被定义为工具,而非人工智能。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句话:“如果明天我们能解就决人工智的能问题,人类文明或许向将前迈进一大步。”

你发现了吗?句子里有三个字(注意下划线)被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但这不会影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甚至可能根本没注意到错误。因为你在看这句话时,大脑会努力抓住句子的关键字,而语序的错误则被忽略了。电脑则只能根据事先定义的逻辑,逐字推敲这句话的含义。如果“逻辑”中并不包含对语序错误的甄别和纠正,电脑就只能告诉你,它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当我们不是把这句话写给电脑看,而是读给电脑听时。电脑还需要根据听到的声音,从所有可能符合的文字中找出最准确的一个。这需要极高的处理能力,强大的算法,以及丰富的语音语义库。而无数计算机开发人员,倾尽全力数十年,都未能让电脑对人类语言的辨识速度和准确率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

但这还并非最大的问题。即使我们有了超级强大的电脑、算法和庞大的语音语义库,也只是打造了一个语音输入系统或自动翻译机,而不是人工智能。电影中的萨曼莎在片头自白:“我能通过每日的经历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而这正是人类之为万物之灵的本质。萨曼莎逐步成长,从一个语音助手,变成可以自主判断的智能系统,甚至有了好恶乃至情感表现,进而与西奥多谈情说爱直至难舍难分。

这才是科学家们设想中的人工智能,即“一台在智力行为上表现得和人无法区分”的机器,而现实的科学进展远没有电影中描绘的那么顺利。

超 级 智 能

目前有科学家认为,使用大量计算机来模拟大脑的数十万个神经节点和其运行方式,就能获得一个达到大脑水平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能需要建立在能进行大量并行计算的量子计算机之上。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深怀忧虑,因为它可能会和任何生命形态都不一样。它没有肉体,没有同伴,没有对成长的记忆,甚至没有对未来的期许,而最令人担心的是,它不会死亡,甚至没有死亡的概念。借助互联网,它可能在诞生瞬间就扩散至全球,并借助强大的运算能力,获得远超人类想象的智能水平。那时,它将如何看待人类?而人类是否做好了迎接这样一个超级智能的准备?

猜你喜欢
西奥多助手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上帝的声音
抵达终点前,谁都可以争冠军
抵达终点前, 谁都可以争冠军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小助手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二)
灵感助手表彰大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