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

2015-08-17 08:27朱樵
中华手工 2015年8期
关键词:舅公麻油袁枚

朱樵

文人好吃,尤其是以前的文人,走到哪吃到哪。被称之为美食家的清代诗人袁枚,就是一个地道的吃货,茄子就吃了两家。他在《随园食单》里说,吴小谷教官家烧茄子是剥皮的,然后用猪油煎炸,而卢八太爷家则不剥皮,酱油爆炒,两家做的茄子都非常好吃,却学不到其中的奥妙。袁枚说他只能做蒸茄子,用麻油、米醋拌食,在夏天也算是一道美食。

袁才子的做法我也喜欢,且比他略胜一筹。我是在煮饭时,等米饭水滚后,直接把茄子放在米饭上焐,然后用蒜泥、麻油、盐拌食,味道极好,嘉兴人称之为“饭焐茄子”。如果茄子不去柄,拌时再放点糟油,那就变成了另一个名字,叫“醉鸡腿”。好像全国各大菜系里都有茄子的名菜,比如陕西的“茄条羊肉丝”、四川的“鱼香茄子”等。

最奢侈的做法,应该是《红楼梦》里的“茄鲞”:你把才下来的茄子皮剥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再用鸡脯子肉并着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是。吓得刘姥姥直呼:我的佛祖!

其实,茄子很普通,不知道为何特别受文人雅士的喜爱,爱美食的名人几乎都写过它,就连不怎么爱美食的嘉兴名人朱彝尊,也会来一句“陇上紫瓜好”。

画家也特别爱画茄子,弯弯的一笔下去,再加上个柄,就成了。如果是齐白石,还会添个纺织娘之类的小虫子。我小舅公也是个画家,有一次,他有了一种紫颜色,很兴奋,就天天画茄子。他画的茄子,颜色深的地方会发亮,和真的茄子一模一样。朋友看到十分惊讶,问他用的是什么颜料?小舅公笑而不答。没办法,朋友只好要了一幅寄给一个上海画家。不料,上海画家赶来嘉兴,还带了点松江兰花酱茄子。这下,小舅公不好意思了,弯腰从一个旧柜子下面,摸出了一瓶小孩治疔疮的紫药水。大家哈哈大笑,上海画家笑,不给沈先生吃“酱落苏”,他是绝对不肯说的。

“酱落苏”也就是酱茄子。相传吴越王钱镠的儿子是瘸子,人们怕犯忌,就把茄子改称“落苏”。“落苏”就是表扬或给点好处的意思。至于为什么要把表扬、奖励说成是吃“酱落苏”而不是吃“酱黄瓜”,这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猜你喜欢
舅公麻油袁枚
做石匠活
了不起的舅公
朱德庸漫画
哑巴舅公
天然抗氧化剂对冷榨火麻油保质期的影响
麻油拌菠菜治疗便秘
神奇的火麻油
袁枚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才子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