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中的“折子戏”

2015-08-17 03:37胡越菲
音乐爱好者 2015年6期
关键词:全本折子戏张峰

胡越菲

2015年4月19日,上海音乐厅与上海歌剧院合作举办了一场名为“剧之华彩”的音乐会,以“折子戏”的形式,呈现了四部中外名歌剧中最精彩的部分。演出前,上海歌剧院歌剧团团长、男中音歌唱家张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填补歌剧市场的“空白”

如今,中国演出市场上的“歌剧”音乐会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本歌剧,把一部歌剧从头到尾演下来,一般至少要两个小时,多则三个小时;另一种是歌剧咏叹调音乐会,挑选出各部歌剧中最脍炙人口的咏叹调,比如《茶花女》中的《饮酒歌》、《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眠》、《艺术家的生涯》中的《我的名字叫咪咪》等,组成一场咏叹调集锦音乐会。

而歌剧中的“折子戏”,则是一种介于全本歌剧和歌剧咏叹调音乐会之间的演出形式,它将一部歌剧中最精彩的场景抽取出来,让观众欣赏到一段连续的剧情和完整的戏剧冲突。这样的演出形式在国外很常见,大家对其喜爱的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全本歌剧,然而在中国,它却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土地,最近十年似乎都没有出现过。

这次上海音乐厅“剧之华彩”的音乐会,就是一场歌剧中的“折子戏”,挑选了四部中外歌剧中的精华部分,包括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第一幕、奥地利作曲家雷哈尔的《风流寡妇》第二幕、中国作曲家金湘的《原野》第二幕、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弄臣》第四幕。在张峰看来,现在推出这种歌剧“折子戏”的形式正合时宜。“很多上海观众各种独唱、重唱的咏叹调听得多了,我觉得是时候上一个台阶了。但如果让他一下子去听全本歌剧,两个多小时不一定坐得住,那么就可以先听听这个歌剧‘折子戏’过渡一下。”相比于全本歌剧的起承转合,歌剧“折子戏”的音乐会只有高潮,没有过段,观众们会看得相当过瘾。

舞台精美、服装华丽,是歌剧给人们的一贯印象,但这次歌剧“折子戏”的演出舍弃了豪华的舞台布置,而且没有交响乐队,只采用钢琴伴奏,这样会不会丧失歌剧原本应有的味道呢?对此,张峰表示,这样做一方面当然是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如果服装、乐队都到位,八十个人的乐队,服装一做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当然好了,但现在没办法,我只能‘量体裁衣’”;但另一方面,张峰认为其实有利有弊,“舞台豪华、阵容庞大,观众可能会分心。你想呀,演员正在唱着,旁边出来一个人,你一看,‘咦,这个衣服不错嘛’‘那个灯光怎么歪了呢’,其实你已经跑神了,他在唱什么你就想不起来了,对不对?”而且,从歌剧演唱呈现的效果来看,钢琴伴奏可能比乐队伴奏更好。“因为演员在台上不是光唱啊,还要看指挥,指挥拍子下去了,你声音没出来,这就不行了。而钢琴伴奏的话,演员的负担相对比较轻,更容易投入剧情。”虽说“折子戏”是“轻装版”的歌剧,但又和完全没有道具、纯演唱的音乐会版歌剧不同,“我们的道具尽管不多,但也不会缺位,会根据剧情而来,起码给观众一个场景,让他们看得明白”。

这次歌剧“折子戏”的演出,歌剧院派出了一个全明星阵容,不但张峰自己亲自上阵,还有杨小勇、迟立明、韩蓬、熊郁菲、徐晓英等,一场歌剧音乐会中集结如此多的一线歌唱家,在上海尚属首次。除此之外,这次演出很“超值”的一点,还在于演员不会留着嗓子,而会放开了唱。“一般的歌剧演出,在唱第一幕、第二幕时,演员都是要留着嗓子、保存体力的,高音不敢唱得太长、太足、太到位,不然到了后面第三幕、第四幕就唱不下来了。”而现在,四部歌剧的“折子戏”一共有四套主角,“所有的演员一上去,就毫无顾虑地放开了唱,高音能延多长延多长,这样观众听了就会很过瘾”。

希望在国外演唱中国歌剧

看了“剧之华彩”的节目单,在几部西洋歌剧中,中国歌剧《原野》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张峰特别挑选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唱外国歌剧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就说意大利歌剧吧,我们一开始不懂意大利语,对意大利歌剧里的文化、角色也不是很清楚,‘依葫芦画瓢’,经常画不对。”作为一名中国歌剧演唱家,张峰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在国外最好的歌剧舞台上,除了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的歌剧之外,还能够演中国的歌剧。

“中国歌剧现在不是没有好作品,只是缺少大家的看和听。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不一样,不是买本书回去看看就行了,你必须在台上唱了,大家才知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所以我们必须要唱,如果我们不唱,观众怎么会知道呢?”张峰认为,虽然从数量上说,中国歌剧没法跟西洋歌剧相比,“我们所谓的西洋歌剧不是一个国家的,那么多国家的歌剧放在一起叫西洋歌剧”。但是在质量上,中国歌剧只能说是越来越好。“中国接触歌剧、创作歌剧、表演歌剧的历史,和西方比起来还是短得很,很多都是在摸索当中,这样写写、演演,那样写写、演演。好在摸索期已经差不多过去了,大家大概知道中国歌剧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创作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是出精品的时候了。”

前阵子,张峰刚在韩国首尔的世宗音乐厅参加了韩国光复七十周年的音乐会,演唱了《原野》的选段,观众的反响非常好。“他们的艺术总监、导演,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地位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周小燕先生,听了《原野》的片段后说,与韩国歌剧相比,中国歌剧更加深沉,更加浪漫。”老太太还希望明年可以去韩国演出整部《原野》歌剧,张峰听了很高兴,还借此机会提出,《原野》全本歌剧可否配一组中国演员,另外再配一组韩国演员。“因为对于文化来讲,其实最好的扩展、影响、宏扬文化的方式就是参与。如果意大利歌剧全世界人都不唱,只有意大利人自己唱,现在就不是这番景象了。所以,如果中国歌剧不但中国人在唱,亚洲人也在唱,慢慢地,全世界其他国家唱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中国歌剧和意大利歌剧起码可以在一个平台上了。”

在张峰看来,中国的歌剧演员一定要多演唱中国歌剧。“中国歌唱家对中国歌剧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凭我在国外看到中国歌唱家的表现,他们演唱的实力不差,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师的不多呢?这跟语言有很大关系,你唱的都是人家的东西,你的人物形象、文化、举手投足等各个方面,要填补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到世界上最好的歌剧院去唱中国歌剧,我们这些歌唱家就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之一。”

猜你喜欢
全本折子戏张峰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Tensile-strain induced phonon sp litting in diamond*
从全本《牡丹亭》到全本《长生殿》
DualSPHysics: A numerical tool to simulate real breakwaters *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
折子戏
班长欧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