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自以为是的慷慨

2015-08-24 19:47佚名
文理导航·阅读与作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天津日报小苹果老伴儿

佚名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慷慨的人,因为我喜欢送东西给别人。

买了新衣服,穿过几次或根本没穿,不喜欢了就送给表妹。圣诞节、生日聚会收到许多玩具、饰品,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剩下的就随手送人。我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接受过我的小礼物,他们一定喜欢并感谢我,我以为。

父亲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这表面上看的是慷慨,其实是吝啬。

对此,我不以为然。

有一天,父亲带我去拜访他的上司,过去他们曾是朋友。

上司热情中又多了几分矜持。父亲和他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他转身对老伴儿说:“把家里的苹果给他们带点儿。”父亲客气地谢绝,但他们执意要给。回到家,我和父亲把箱子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些皱皱巴巴、比鸭蛋大一圈的小苹果。我忍不住大叫:“什么破玩意儿!扔了都没人要!”

“你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当你把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时,你得到的就是这句话!”我想起以前送给别人的那些穿过的衣服、挑剩的玩具和饰物,当他们回到家打开时,他们也一定说过相同的话。

父亲说:“这些苹果至少告诉我们两个信息:第一,这是别人送的,如果自己买的就不会放这么久。第二,这是他们吃不了挑剩的,扔了又觉得可惜,就顺便送给我们,想让我们感谢他们,结果却正相反。”

父亲看着我,继续说:“记住,不要把别人当傻瓜。他会和你一样,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要么不送,要送就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喜欢、最舍不得的东西送给别人。”

父亲当年说的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现在,我再也不随便送东西给别人了。

摘自《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天津日报小苹果老伴儿
主题报道如何出新出彩
——以《天津日报》“见证天津”系列报道为例
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党报理论宣传理念
西游新记4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天津自贸区媒体形象建构——以《天津日报》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为例*
老伴儿学艺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
神曲“小苹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铵貌似“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