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

2015-08-25 14:53楊舒霞鄧麗雲
荣誉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恒生教授香港

楊舒霞+鄧麗雲

何顺文教授用“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形容他,或许最为妥帖。身为会计科的博士,原可“钱途”无忧,但他遊走商界之外,寄情於学术研究;身为公立大学的精英,原可“一梦到退休”,但他拒绝安逸,投身到私立大学的崛起之中。他有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心态,有一个不趋炎附势的理想;在他身上,你既看得到一位教育专家爱学生的“藏於心”,又看得到一位明星学者建名校的“敏於行”!

从公立大学到私立大学

—— 他行走三十年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学学士、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信息系统学硕士、英国百兰福特大学会计与财务学哲学博士——儘管何顺文教授吸收的知识、获得的学位足以令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商界精英,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转向了学术的海洋,並通过经年累月的积淀,成为了国际知名的企业管治专家。

2008年,他成为首位获颁美国亚斯平学院(Aspen Institute)“学界先锋奖”的华人,还被环球商业道德与反贪机构评选为商业伦理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人物之一;2013年,为了表扬他在研究中国家族企业上所作的傑出贡献,中国民营企业经济研究会亦向他授予了“中国家族企业研究先锋奖”。

不过,更令何顺文骄傲的,可能並不是光环闪耀的专家身份,而是他丰富多彩的教育经历!

在接任恒生管理学院校长之前,何顺文教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23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工作近6年,在澳门大学工作5年多,共为教育界奉献了30多年的青春岁月。他曾在接受採访时称,经商一定比教育赚钱,但他内心非常清楚,教育和研究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於何顺文教授而言,“兴趣是最大的源动力”,以此为前提,他在教育界同样开创了一片精彩的天地——仅在澳门大学就职的短短五年内,他便向校方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据报导,何顺文教授担任“澳大”副校长期间负责课程教学改革,在他的带领之下,“澳大”不仅创立了“专业”、“通识”、“研习”、“社群”四位一体的本科生教育模式,还建立了住宿式书院制度,进行了师资管理制度的改革,兴建了澳门第一所“荣誉”学院,以及启动了一系列益於学生、学校的资源项目,令“澳大”向世界一流校园迈了一大步。

按照常理,何顺文教授达到了一位“副校长”应有的高度,收获了来自各界的讚誉,可以“坐享其成”了,但令所有人都很惊讶的是,何顺文教授卻在“青云直上”之时,离开澳大,回到香港,担任起了恒生管理学院的校长之职。

理想高於一切

—— 打造香港一流年利私立大学

传统印象中,公立大学有政府支持、有历史底蕴、有社会声誉,相较於年轻的、民营的私立大学,更容易受到大众的信任和青睐。但何顺文教授为什麽反其道而行之、从公立的“澳门大学”转向私立的“恒生管理学院”?

对此,他自有想法: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私立大学的发展比公立大学要快;又如韩国,最好的10间大学中,有7间是私立大学。但在香港,这种状况刚好相反——政府一直以公立大学为主,私立大学则不管是在经费上,还是在政策上,都得不到足夠的重视和支持,直到最近几年,才从最初的“步履维艰”变为现在的“稍有起色”。

何顺文教授说,“本港每年参加联考的学生有五六万人,大约有两万五千人可以通过考试,但公立大学只有一万五千个学额,还有约一万二千人无法入学;很多人不得不另辟蹊径,到国外求学。实际上,这样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私立大学,无疑是解决升学矛盾、弥补学额不足的最佳途径之一。

身为一位兼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何顺文教授於是毅然决然地放棄了已有的成绩,来到恒生管理学院从零开始,也就不足为奇了。

具大学水平的恒生管理学院由恒生商学书院筹办於2009年,採用“博雅+专业”的教育模式,致力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懂人文关怀、不乏道德价值及重视社会责任的人才,是一家年轻而教育理念新颖的非牟利私立大学。仅仅加盟恒生管理学院一年多,何顺文教授已对它的当下和未来充满信心:“香港共有七所私立大学,其中,“恒管”虽然不是最早成立的,但经过数年的发展,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当下从校园发展、师资力量到课程设置,恒管与很多公立大学的差距正在缩小。将来,我们希望可以把它发展成为媲美国际且完全依靠民间资本与智慧发展的一流大学,从而改变香港当前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资源失衡的现状,以及人们对私立大学的一些偏见。”

返璞归真

—— 树立私立大学之榜样

在受访中,何顺文教授反复提到了一个概念,“返璞归真”,他说,这四个字不仅契合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是恒生管理学院的优势和特色。

“香港的公立大学讲究排名,不免把相当一部分人力和经费投入到科研上而削弱了本科生的教育,但我们不同,‘恒管主张回归到教育的本源,以学生为本,把本科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集中所有力量,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何顺文教授介绍道。

为了贯彻这一主张,恒生管理学院推出了小班教学,每个班控制在35人左右;又在课堂外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紧密师生关係;並为学生广泛提供工作实习、国际交流、独立研究等一系列校外活动的机会。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与其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知识全面、技能高超的人才,不如把学生培养成为诚实的人、快乐的人、能独立思考的人、有益於社会的人,可能是何顺文教授与其它公立大学校长的最大不同。“现代社会金钱至上,太过於注重身外之物,卻对真正应该保持的初心置之不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远,交流在减少,信任在降低,我希望我的学生不单能夠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也能夠品德高尚,扛起社会责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何顺文教授如是说。

关於这一点,恒生管理学院在招生上就有显著体现。据何顺文教授介绍,“恒管”大多院系不以分数为唯一标準进行招生。他们认为,念本科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应有的机会,所以在招生时,不会以‘分数论英雄。入学後,除了进行专业训练以外,亦加入了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的‘博雅教育,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已有超五千名学生在恒生管理学院接受这种高等教育模式。

进入恒生管理学院新校区,校区的绿化是满眼的竹子,大多建筑都是使用竹材,回归自然,校园环境也诠释了返璞归真的理念。

展望未来 —— 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间私立大学,恒生管理学院的发展平稳而迅速。据介绍,在课程设置上,该院已相继开办十个荣誉学士学位,包括工商管理、供应链管理、商务翻译、新闻及传播、英国语文,企业管治、数据科学及商业智能慧学、金融分析、及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未来,会陆续开办中文、亚洲研习、应用与人本电算、文化创意产业、风险管理等创新课程;在绿色校园基础设施上,康乐活动中心、多座教学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八月,新宿舍也将落成,届时会新增1200个床位,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

“香港租金较贵,学生住在校舍内不仅节约时间、成本,而且可以充分享受校园生活,与老师、同学加强交流和学习,一举两得。未来,我们还计划加强面向国际,扩大对外招生,让大家到香港感受香港式的博雅教育。”何顺文教授补充说。

对於恒生管理学院的现有成绩和发展蓝图,作为校长的何顺文教授是满意的,也是欣慰的,但“居安思危”的他仍感任重道远,“本港私立大学的审批比其它国家和地区都要严格,获得了办学资格只是第一步,如何提升与壮大是更值得探讨的问题。”言下之意,他和恒生管理学院不会因为眼前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未来,会更加努力与公立大学缩短距离。

有人说,何顺文教授是一位“另类”的校长,因为他不重排名,重人文教育,不偏重科研,重学生;还有人说,何顺文教授是一位热爱挑战的开拓者,因为他想要在公立大学主导的香港办一所完全依靠民间资本与智慧的私立大学。谈到恒生管理学院未来的发展,虽然任重而道远,但何顺文教授信心满满,就让时间去书写答案吧……

【何顺文教授,现任香港恒生管理学院校长,为英国澳洲与加拿大註册会计师。香港企业管治论坛主席、《亚洲商业伦理学报》主编、香港玉山科技协会理事、香港-东盟经济合作基金会理事、澳洲维多利亚大学策略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香港特区政府多个委员会委员。曾担任澳门大学副校长(学术),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与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恒生教授香港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李恒生论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