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5-08-26 18:20王晓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环保教育物理教学教师

王晓华

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突出问题,各国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更有责任参与其中,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并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增强环保意识,这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就简单介绍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从哪些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环保教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90

一、课堂教学——实施目标的主战场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如噪声、光污染、温室效应、水污染等。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教师要牢固树立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观点,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

1. 噪声污染及防治

在《声现象》这一章中,如在讲“乐音、噪声”时,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泉水叮当响》《贝多芬交响乐》《莫斯科效外的晚上》等,把学生引入音乐的王国,再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课题:听了这首曲子,大家体会到乐音是丰富多彩的、令人愉快的,人们把欣赏音乐当作一种高雅的享受。然后再播放一段电锯工作时的声音和马路上此起彼伏的汽笛声,听了这种声音,学生个个皱眉头,甚至有学生用手堵耳朵。教师乘势引出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学生在体验中去比较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针对生活中的噪声,选择不同方法防治噪声。例如,给摩托车和汽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减弱气流噪声;在道路两旁多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课间不大声喧哗,课堂上不窃窃私语,尽量减少桌椅移动,要保持安静,提高课堂质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保护环境。

2. 光污染及防治

在教学光学实验中用到一些强光源,如:演示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定律时用的激光束,学生长时间注视后,会引起眼睛的不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汽车挡风玻璃反射的太阳光;汽车夜间行驶时前大灯的照射光,电焊时发出的强光,高楼大厦亮丽的装饰灯和现代化都市通宵达旦的霓虹灯光;歌厅剧院的灯光等等,都会造成光污染。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光污染可以分为:可见光污染、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可见光污染可能使人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衰弱,严重可导致白内障、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红外线污染和紫外线污染主要是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光污染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易造成交通事故,有时还有可能引起火灾,对天文观测、航海、航空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减少光污染已刻不容缓。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你身边有哪些光污染现象?你打算提出何种方案减少污染?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 大气污染及防治

近年来,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的内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但它们排放出的废气、烟尘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污染不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影响全球气候,使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经化学变化溶于水中,会产生酸雨。酸雨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流失,肥力降低,植被破坏,危害农作物、森林和湖泊中的生物,使大量的鸟类、鱼类正在消失,破坏生态平衡。由于空气污染,人们面临着呼吸紊乱和癌症的严重威胁。学生虽然不是直接导致大气污染的载体,但通过学习“温室效应”“内燃机”及“热值”的有关知识后,他们能够提出提高热机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不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控制废气与粉尘的排放;开发新能源,使用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的想法,并用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的实际行动起到减少大气污染的作用。

4. 水污染及防治

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经济的命脉,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在学习《物态变化》这章时,介绍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大约为1.4×109km3,但其中97.3%是海水,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淡水只有3.5×107km3。学生了解到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缺乏,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身边的水源污染日益加剧。如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水质的主要污染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同时出示被污染的河流图片。经过这样的拓展,学生对环保知识的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既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二、作业练习——强化目标的好地方

作业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对于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巩固和强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有关环保方面的习题种类很多,如调查、收集资料等。《水循环》这节课“WWW”中第2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考察学校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完成考查报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学生完成情况和建议给予肯定和支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中,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和拓展保护环境的知识及加深保护环境的意识。如:国际专门研究全球变暖现象的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人们不做任何决定性的改变,让环境就照过去几十年的速度恶化下去的话,十年之后,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挽回。现在努力还有救。我们拯救地球只剩下10年的时间!而你,正是可以阻止这灾难发生的其中一人,因此,现在就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两条保护地球环境的合理化建议。由于这道题是开发题,学生能从“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森林危机”“淡水危机”“土地沙化”“生物多样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文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保护环境、拯救地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另外,还可以选择以环保知识为背景,联系社会热点设计习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如:近几年来,由于受全球原油价格的影响,油价持续上涨,出租车司机们希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大家减负,某市出租车工会联合会收集其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后,经过专家分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燃油价格上涨的问题,必须使出租车使用天然气。出租车改用天燃气后,一辆车平均每天可节省30~50元燃料费。

1. 一台出租车每天需要的能量基本上是不变的,为什么改用天然气后可节省燃料费呢?

2. 使用天然气后,除了可省燃料费,还有哪些好处?

3. 随着社会的发展,请同学们设想一下,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的?

这道题从燃料热值、燃烧产物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几个方面来考察学生。要求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能考虑到环境问题。

三、课外活动——延伸目标的好去处

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相对于课内学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容易给人以新鲜刺激,使人身心得到享受;课外活动也能帮助学生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开展知识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每年农忙时节,农民焚烧秸秆,整个乡镇浓烟弥漫,很多行人在路上被熏得睁不开眼,甚至眼睛发红、眼泪直流。我们可以查找有关针对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的资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如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过腹还田、培育食用菌、制取沼气等,打印成宣传单,利用学生回家向家人和邻居进行宣传,达到推而广之的效果。

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如:组织学生参加“尚德电力杯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本次大赛主题是“保护地球环境为崇高理想,立志成为创新型人才,用创意和智慧创造出持续生存的绿色未来”。每位选手设计并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太阳能花车,参赛作品是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在这次创意大赛中,可以让同学们展示自己想象的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再次为环保事业做了贡献。另外,让学生走进菜场,走进超市,推行“菜篮子”工程,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

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225520)

猜你喜欢
环保教育物理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当前幼儿园环保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