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

2015-08-26 19:39王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

王娟

摘要:职业倦怠已经给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职业倦怠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引发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尖锐且难以处理。本文仅以一名多年从事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浅议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调控的措施。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农村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8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情绪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的压力而产生的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与冷淡。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作节奏的逐步加快,各行各业竞争不断涌现,人们的压力也随之开始加大,尤其作为教师,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倦怠问题愈来愈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目前职业倦怠现象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周围,作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了给学生上好课,白天翻阅资料,有时夜里躺在床上,还要斟酌着第二天如何上好课,怎样使学生易懂易接受,哪些知识还需强调,究竟该提问哪些学生,每天早自习还要督促学生记忆单词。课堂上更要争分夺秒地加大容量,生怕一些知识点未讲到,还得保证质量,课余又需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如果学生没记住没消化,课堂上肯定吃力,因此,日复一日,只得这样。这是英语教师比其他人超出的工作量,也是自己加给自己的,实质上没有人强迫你,但不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英语课对于中国孩子来说,毕竟很难,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就更难。学校每学年要拿学生的成绩考核教师,落在后面的要扣绩效工资,甚至落聘,到了初中毕业会考时,教育局还要给学校和教师排名次,因此英语教师不得不这样,长此以往,身心疲惫,心情烦躁,经常发脾气于学生或家人,有时甚至还要和学生发生摩擦,肯定心情郁闷,悲观失望,倦怠不堪。

二、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

1. 教师的地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历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地位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不同的国家中差异很大。在发达国家,随着教师待遇的提高,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师成为一个吸引人的职业。就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状况来看,社会地位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许多人还没有真正重视教育,没有真正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并且教师待遇偏低。

2. 社会的期望值和现实社会发展环境的不平衡加大了职业压力

人们对教育都有过高的期待,尤其现代化的社会,职业竞争的激烈化让家长望子成龙的心也转化为对学校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尤其是英语学科,社会和家长对英语都很重视,但社会又缺乏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环境,使得社会、家长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期望都寄托在英语教师身上。这无形之中加大了我们的职业压力,除了整日奔忙于教室、讲台、办公室之间,无暇顾及其他。为了超前于学生,我们不得不挤用本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来进修。同时应试教育仍存在和流行,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都使我们身心疲惫。所有这些都使我们不堪重负。

3. 教师管理机制原因

现在学校管理往往强调科学决策、从严管理,有的强化“量化管理”,过细的量化考核不仅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而造成了教师沉重的心理负担,有的学校仍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班级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标准,将其作为重要的评价分值给教师排队,这种考评办法往往使任教基础较差班级的教师得不到认可,而这些教师往往比任教基础较好班级的教师付出得更多。再者,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也不是教师能完全左右的,而是由学生的个人素质、努力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职业道德、学校的校风、班级组成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4. 英语学科的原因

中学学科增多,学生难以各科兼顾。英语教材内容偏多,无法实施超越课本教学;大班上课,语言实践活动难以开展,语言交流能力难以培养;缺乏语境,课外学习效率低下,自学能力难以培养。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基础本来就差,在有些观点“学得好,不如干得好”的影响下,对于不常用到的语言文学,学生更加不屑于努力学习。中学英语教师投入大量精力于教学,工作的投入与所得不相匹配,我们似乎与学生一道体验着外语学习的挫折,职业倦怠就可能产生。

综上所述,导致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社会、管理体制、学科以及教师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它对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困境的策略

1. 获得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或者对工作抱怨,作为校长,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是批评,而是换个角度,站在我们的立场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笔者认为我们的内心可能不是悲观的,而是强大的、积极进取的。

2. 改变考试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在我国评价教师和学生唯一的方式主要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虽然天天喊着,强调着,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现在还没有积极地用在工作中,如果现在根除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再以此考核教师,教师就不再那么重视分数了,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不再那么悲观失望,不再倦怠了。

3. 改变以往情感态度

教师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十分辛苦的,时间长,工作累,心中时刻牵挂的是学生,因此现在好多人抱怨自己当了教师,有的甚至跳了槽干了别的工作,作为现在还在工作的同行们,笔者想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不要再抱怨了,既然我们干了这一行,这也许是我们的缘分,既然是命中注定的,光抱怨是没有用的,不如我们索性积极行动起来,干好它,干出成绩来,那么就不再感到倦怠了。

参考文献:

[1] 梁燕玲.教师职业倦怠与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J].教师之友,2005(2).

[2] 耿文霞,陈 震.需求关怀: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3] 徐富民,朱从书,黄文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和控制点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1).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6000)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浅谈温州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现状
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