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在课堂外英语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2015-08-27 01:49杜秀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微电影

杜秀红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学时缩减和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课堂外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数字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微电影借助各种移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其三“微”特征、全民参与性和超强互动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的价值偏好。从微电影叙事特征和传播特点等方面分析其在提高大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微电影;叙事特征;传播特点;课堂外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159-02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自主学习概念是Holec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的,现在已经是国内外外语教育界研究的热点。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指的是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学习的重要问题作出决策,包括学习者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地点、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三十多年来,国内外语界学者在自主学习理论探讨分析;如何培养或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教师自主和自主学习能力内在或外在影响因素上成果颇丰。但更多的是关注多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模式等。纵观前人成果,对于课堂外自主学习研究不多。随着大学英语学时缩减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外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江晓丽(2014)也认为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者以及终身学习者成为学者和教育实践者一直关注的热点。

微电影是传统电影与新媒体技术发展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业界公认的定义: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一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系列成剧。

张海(2013)通过对海外诸国教育微电影发展经验之案例的考察,对微电影在教育学习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江晓丽(2014)在运用视频点播室促进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研究中提到:随着视频点播使用次数的增多,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呈增长趋势;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目前少有外语界学者把微电影的叙事特征、传播特点等与课堂外自主学习相结合,本文尝试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把微电影应用于课堂外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一、微电影

作为传统电影与网络的结合体,微电影是可以在新媒体播放的、在碎片时间观看的短小视频。微电影颠覆了传统电影的单向传播模式,激活了受众的参与性,是对传统电影的一种挑战。微电影有三个微特征: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微规模投资。微电影放映时间短,短则几分钟,长则不超过半个小时;制作周期短,短则数天,长则几周;投资规模小,几千至数万元不等。

1.微电影叙事特征

微电影叙事结构是在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这种首尾接续式结构中套进去几个重要故事情节。由于叙事时间有限,微电影用最大篇幅展现故事高潮,对事件高潮进行放大处理和深刻挖掘,所以叙事节奏快,情节紧凑,加之悬念设置,从而更能吸引受众;微电影采用放大细节呈现“点”的叙事方式,内容更加饱满丰富;微电影画幅小,更多使用近景和特写镜头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让观众感受的更贴切;微电影倾向于简单、表现力极强的色彩方案和用光方案,力求最简单、最单纯的美。

2.微电影传播特点

微电影基于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受众不仅能够实时播放,也可进行点播、分享、转发、评论、交流,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如果一位观看微电影的受众有100万粉丝,那么他分享的微电影会瞬间传播给这100万人。微电影传播媒介的特性决定了其内容必须以增强受众吸引力为出发点,受众能够通过网络互动反馈机制影响剧情设置甚至直接参与创作。所以,话语权也向受众转移,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

二、微电影与大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

据调查,微电影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更倾向于便捷的快餐式文化。微电影在几分钟内可以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微电影投资小,大学生也可以当导演,把自己的故事以微电影形式表现出来。老师可以鼓励大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和筹备拍摄英语微电影,激发英语学习乐趣,让大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英语。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张海(2013)总结欧美日诸国利用新媒体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策略具有以下特点:提供基于情景的学习可能性,着眼点从学校中发生的正式学习,向在家庭、社会等多种情景中发生的非正式学习转移。微电影作为一种影视资源,能将语言知识生动地融人情景中,使大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上升到对情景的记忆,提高学习者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表达能力。微电影主题涵盖婚姻爱情、青春回忆、时尚先锋、公益环保、商业定制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些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外社会生活,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外语言和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学习在某种特定语言环境中利用相应知识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微电影善于对事件高潮进行放大处理和深刻挖掘,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微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能够贴切地表达人物内心感受,让大学生感同身受,同时,这也是非言语交际学习的一部分。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

从自主学习概念最初被引入到外语教育领域,其内涵就是帮助成人语言学习者在技术设备的辅助下按照自己的时间和节奏主导自己的学习。微电影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进行传播。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上网工具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非常高,他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微电影,而且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其他人的评论和观影感受并发表自己的评论,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微电影分享、转发给其他同学。这种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微电影传播模式深深吸引着大学生。微电影制作完成即可上传至网站,然后被受众接收、播放、评论、分享等过程非常适合大学生生活和文化消费方式。在土豆、优酷等国内流行视频网站上,微电影点击率居高不下。总之,微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他们在技术设备辅助下按照自己的节奏主导自己的学习。结语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和传播特点等美学特征符合大学生的价值偏好,易于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建议大学英语学习中心创建者或学生平台搭建者可以考虑把一些好的微电影加进去供学生选择利用。本人会继续关注新科技发展为学习者带来的学习机会,希望做微电影的实证研究。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微电影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