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秋韵壶”的筋纹之美

2015-08-29 09:52邢洪林
江苏陶瓷 2015年6期
关键词:壶器口盖筋纹器

邢洪林

(宜兴 214221)

紫砂陶有得天独厚之优,其原料细腻,可塑性强,器皿表面无釉,胎骨裸露。这些都为造型时线面明暗、转折、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筋纹效果在砂器中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于是,历代艺人就顺乎自然地利用这美妙的线条及和谐的切割手法把砂器整体的俯视面对称、均匀地分成若干等分,做到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准缝严密且四周“通转”,这样一来,筋纹器从开始就以它那不同凡响的表现形式独立于紫砂艺海之中。从明代董翰的“菱花式壶”、时大彬制的“十八瓣瓜棱壶”、清代陈鸣远的“南瓜壶”,到近代王寅春的“半菊壶”、“圆条壶”,乃至当代艺人通过孜孜不倦的追求所创造出来的一件件丰富而精美的筋纹器,无不体现出其艺术魅力。正如这款紫砂“秋韵壶”(见图 1),由于此筋纹器在处理线角和锐钝时产生出了独特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韵律和节奏感,可使欣赏者在触觉上得出一种有节有序、有缓有急的独特手感,必然导致欣赏者精神愉快,从而得到一种虽难言传、实能意会的享受。

1 紫砂“秋韵壶”的形式美

此款“秋韵壶”的筋纹气韵浑然天成,光洁细腻的壶身绽放出不媚不俗的气质,肤质如玉,触手生温。如秋菊绽放的壶身、半圆的壶盖、圆润的壶钮,线条流畅、比例得当。壶盖浑圆,筋纹变化的点、线之间尽显魅力;口盖温和严密,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壶嘴弯流胥出,柔美之姿明显;壶柄略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条弯曲有致的弧线,朴雅大方;壶底有圆座,使整器亭亭玉立。

2 紫砂“秋韵壶”的筋纹美

图1 秋韵壶

筋纹器好比紫砂艺术长河中的一泓清泉,广泛地出现在紫砂陶器的设计之中。就紫砂壶而言,它也出现在圆器、方器、塑器之中。若圆器、方器的筋纹可以是变化万端的几何曲线,它的存在有利于几何形态的有机结合,即方、圆、梯形、三角形的形体变换、过渡、切割与堆砌,避免僵化、呆板。筋纹与紫砂壶相结合,表现成为一种自由的曲线,个性相对强烈,线条伸曲起伏、抑扬婉转、松驰急缓,富有韵律,就像此款紫砂“秋韵壶”,从壶器底部到口盖部的宽窄过渡,处理得十分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其神工源于筋纹装饰的合理应用。

3 紫砂“秋韵壶”的韵味

紫砂“秋韵壶”取材秋菊,蕴含着独特的秋韵之美。它仿佛蕴含着秋菊的香气,秋的韵味。可以说是一种意境,你可以这样想象:秋,叶落了,风正凉,你一个人在小居里显得更为安闲,这正是一个读书的最好时节。你提着这把紫砂“秋韵壶”泡茶,闻着茶香,渐渐地将心情融合在壶器里,不知不觉间,你的心情和紫砂“秋韵壶”,还有整个秋天融为一体,那么淡然、那么悠远,充满了秋天的韵味。

4 紫砂筋纹器的制作要求

紫砂“秋韵壶”的筋纹之所以如此美,如此韵味十足,与紫砂筋纹器独特的制作要求密不可分。筋纹器的整体设计要求线条宽窄得体,线面转折明确,动态形象生动;制作时对角、线的处理要清晰,凹凸要相称,才会起到一种实体与空间互补的作用。如作壶盖,则要求口盖准缝,既严密又通转,筋纹器的通转是指按外型的等分,任意转换方向都能合缝,且与整体协调。如“秋韵壶”,壶的体、盖、唇、口都是十八瓣,都要制成如一瓢般有节奏、有转折,方显工艺质量。为“饰”者则要求服从作品的主调,线角处理的明、暗、宽、窄、凹、凸、收、放、动、静无不为衬托主题、表现主题服务。通过严谨合理的装饰,使作品饱满,显得丰腴、挺拔中又露雄健,“光而不保”、“花而不俗”,使艺术的感染效果更为强烈。

5 结语

自幼酷爱紫砂艺术,作品主要以筋纹器为主,经过多年的辛勤创作和耕耘,壶艺得到突飞猛进。作品造型齐整、秀美、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带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兼美观与实用性于一体,就像此款紫砂“秋韵壶”,它不但是实用壶器,更是一款具有秋韵和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1]丁旭升.浅谈紫砂壶筋纹器的发展[J].佛山陶瓷.2012(10):61.

[2]袁国强.从时大彬“玉兰花瓣壶”解读筋纹器[J].山东陶瓷.2015(02):41.

猜你喜欢
壶器口盖筋纹器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浅谈紫砂《劲松壶》的造型风格和文化内涵
春意复苏人长寿,连年有余吉祥来
——浅谈紫砂“莲年有余壶”的设计风格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香雾空蒙高海棠——浅析“高海棠壶”的筋纹器之美与花之韵
浅析紫砂“伙伴壶”的艺术创意
浅谈紫砂“俏青松壶”的艺术特征
实验室加速腐蚀环境中A286口盖锁的腐蚀行为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浅谈筋纹器的发展
某型飞机充气口盖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