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改革 提升教育质量

2015-09-02 12:38康延良
新西部 2015年8期
关键词:全县办学新课程

康延良

近年来,宜川县教育局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始终把学校内涵发展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把“管理、质量、安全”作为学校工作的三大目标,以高中教育为龙头,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为基础,坚持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强化常规管理,夯实教学工作,规范办学行为, 逐步建立了一套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教育发展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穷县富教育的新路子,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坚持科学统筹 优先发展教育

宜川县在制定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问题。三年来,宜川县累计投入2.57亿元,平均每年安排7400多万元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解决了城乡师生的就餐、住宿、冬季取暖等一系列问题。2012年,启动实施了宜川中学整体迁建工程,在县城南丹州新区征地205.6亩,计划总投资1.89亿元,建成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省级示范中学,预计2016年完工投入使用。

2013年,宜川县又启动了“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规划投入2.2646亿元,新建校舍10250平方米、操场63421平方米、新建普室337个、添置设施设备1.1万台(件),确保2015年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宜川县委、县政府在教育发展的问题上给予了特殊的政策。三年来,全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223人,充实了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又从退伍军人、毕业学校聘用保安95人,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配齐专职保安。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教育管理

积极探索人本化、校本化管理,实施精细化教育服务,不断完善刚柔并济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学习借鉴、总结提炼全国各地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对宜川中学的校本化管理、自主管理进行了认真、全面、科学的总结梳理。

首先,出台了《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德育工作和文化培育为突破口,从实际出发,各学校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精神,形成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育人模式,提升了办学品位。目前,宜川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职业中学的就业引导教育,西郊中学的黄土、黄河文化教育,城关小学的养成教育,县幼儿园的启智教育都已初见成效,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次,坚持每学期对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常规教学开展一次检查,进行一次素质教育检测,全面通报,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校长履职和办学绩效考评,规范了教育教学,强化了学校管理,推动了全县中小学校本化管理的深入实施。

深化教育改革 铸就教育辉煌

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全县小学、初中从2005年开始,高中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为了提高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2010年延安市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和2011年全省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现场会召开后,宜川县按照“师生主体,一校一品,梯层推进,整体提升”工作思路,坚持定期召开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管理观摩研讨会,交流成果,总结经验,促进发展。目前,以宜川中学的“两个自主管理”模式、西郊中学的“阳光大课间”、城关小学的“愉快合作”为代表的“一校一品”工程成效显著,探索出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特色学校创建初具规模,亮点纷呈。宜川中学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列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绿色高考共同体,应邀加入西北课改共同体。2013年宜川中学的“三环节导学式”自主课堂被授予“全国高效课堂新九大范式”称号。2015年在宜川中学召开了全国首届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高峰论坛会和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现场观摩培训会,来自四川等地300余人观摩学习。今年,一本上线638人,二本上线1306人,三本上线2226人,本科上线率达99.6%,六项指标连续十年稳居全市各县区第一;教育已成为推动宜川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继黄河壶口瀑布对外宣传的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坚持均衡发展 提升教育质量

2004年“两基”验收后,全县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宜川县委、县政府经过科学研判,按照宜川县教育发展规划和县上城乡一体化布局,先后撤并了4所乡镇初中、5所中心小学和完小、68个教学点,使现有的中小学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采取每年投资60万元用于薄弱学校建设、聘用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子和教师交流机制等政策措施,统筹城乡,均衡资源,促进公平,形成了以云岩镇、集义镇为两翼的学校新格局。今年,结合城区教育发展,制定了《宜川县城区教育规划布局调整方案》,结合实际,加大学校的改建、扩建、新建项目,不断优化城区学校布局,着力化解择校、大班额等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县办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