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的穿越之旅

2015-09-02 18:14陈小玮
新西部 2015年8期
关键词:雷诺阿小剧场舞会

陈小玮

似乎我们从未曾想过今天的美术馆,晚上会有这番情形—

待夜幕降临,当一大群年轻人装扮成名画中的人物,以小剧场话剧的形式对名画进行全新的演绎,普通人与名画的距离便不再遥远。

2015年6月26日晚19时,西安美术馆二楼学术报告厅灯火通明。

身着各种洋装,甚至欧洲古代战袍的男男女女,他们都是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这里为观众呈现六场以世界名画为题材的小剧场话剧。

背景大屏幕显现出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画作—《红磨坊的舞会》。伴随着动听音乐,舞台上有人在翩翩起舞,坐在椅子上的人闲聊着。其中,一个穿着白衬衣的男子左手拿着画板,右手挥舞着笔在纸上涂抹,完全游离于这场热闹的舞会之外。这个画画的男子,就是雷诺阿。

演出开始前,西安美院老师单海澜已向观众介绍了画家雷诺阿的生平,包括他《红磨坊的舞会》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及过程。

红磨坊是法国巴黎两个著名的歌舞厅之一,位于城北蒙马特高地脚下的白色广场,是一个具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法国式歌舞厅。19世纪下半叶,很多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而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名作《红磨坊的舞会》,更使这个歌舞厅蜚声世界。

雷诺阿画笔下的《红磨坊的舞会》,展现的是一个露天舞会的场景。远景是跳舞的人,近景是坐着闲聊的人。树叶缝隙漏下点点阳光,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斑,投到画中人物的脸上、身上。凝视这幅画,你似乎能听到画中人爽朗的笑声,以及玻璃酒杯清脆的碰撞声。这幅画正是雷诺阿迷恋表现光影的代表之作。

与《红磨坊的舞会》一同上演的还有《荷拉斯兄弟之誓》《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马蒂斯与毕加索的初遇》以及《潘玉良》。

透过《潘玉良》自画像,向观众介绍了这位民国女画家由雏妓、小妾到画家的传奇人生。潘玉良先是赴法国留学学画,后又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是东方考入该院的第一人。她的作品同时具有东西方文化的影子,又极富个性色彩,她是六场演出中惟一被诠释的一位中国画家。

“截止到今年6月,‘美术馆之夜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进行了四季。”西安美术馆副馆长白茜向记者介绍道。

美术馆之夜是“ART@YOU”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2014年6月6日第一季正式面世。

第一季与现在的小剧场话剧完全不同,是一个令普通观众完全陌生的艺术形式—混合媒体艺术。当时西安美术馆正在筹办一个加拿大现代艺术展,其中一对艺术家夫妇的装置艺术展需提前进来。在前期商讨中,白茜发现他们有很多很好的理念,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主题与当时正在筹备的“美术馆之夜”项目一拍即合,于是,美术馆之夜第一季即从与加拿大艺术家的合作起步。

杰米莉·哈桑女士创作了大量使用诸如现存文本、寓言、现成文物以及私人物品等的混合媒体装置,她获得过加拿大总督视觉艺术奖等多种奖项,其作品被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等多家公立机构收藏。她还参与了多个艺术家运营中心,包括安大略伦敦的森林城美术馆。

丈夫罗恩·贝纳为这次展览提供的作品是花园装置艺术,是专为西安创作的,主题是关于文明的变迁和交流。花园里的所有作物都来自于南美,更多的是秘鲁。在西班牙、葡萄牙人航海大发现的殖民时代,通过海上传入中国。他的花园通过这些作物的传播途径来展现区域生活的景象,再现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历史。

这次活动,西安美术馆一方面力图打造一个开放、自由、新锐、学术的空间,通过艺术家及观众的良好互动,激发艺术灵感;另一方面让热爱艺术的大学生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走进美术馆,在美术馆这个艺术天地中,了解艺术、参与艺术,享受艺术、创造艺术,建立艺术与艺术、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纽带。也就是这次活动中,建起了“美术馆之夜”微信群,让喜欢艺术的小伙伴们找到了“组织”。

去年10月31日的万圣节前夜,美术馆之夜推出了第二季,那次尝试模仿了世界名画。“这是艺术教学的一种改革。”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老师吴娅妮如是说。她指着金灿灿的《黄金制作》说:“这就是十几位同学一起手绘完成的,扮演艾蒂儿的女孩从画面背后钻出的一刻,这幅作品就真正完成了。”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等精美背景,都是同学们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这对学生的绘画能力也是一个提高和展现。

《马拉之死》是雅克·路易·大卫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一幅名画,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马拉遇刺的情形。

时隔不到一月,第三季再次惊艳地在西安美术馆上演了,这次改址“世界名画小剧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话剧社的大学生,用话剧的方式,将《红磨坊的舞会》《不相称的婚姻》《不朽的梵高》等五张世界名画跨界“复活”。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同学们演绎的《梦的田野—不朽梵高》是一出搞笑剧。梵高说着陕西话,其不拘一格的后现代风格,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最后一幕情节陡变,梵高一段悲痛欲绝的内心独白后,割去了自己的耳朵,痛苦地倒地痉挛。同时,背景音乐《Vincent》响起,天才画家悲苦的人生经历不禁令观众泪眼朦胧。

话剧台本是学生们自己创作的,有搞笑成份,但却依托史实,不会乱来,毕竟这是艺术史的一种艺术表达。

著名批评家彭德看了表演后说:“同学们把空间艺术变成时间艺术,把平面艺术变成立体艺术,让历史穿越了现实。”

第四季在形式上依然延续了小剧场话剧,但在画作选择上做了调整。表演以西安美院史论系的师生为主,加上了该院服装系、影视动画系的通力配合,毕业季时,首先在美院校园内进行了预演,随后又在美术馆与公众见面。

“在艺术普及、艺术教育,包括公众的艺术教育方面,西安美术馆一直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曲江是文化产业基地,我们作为一种国有民营的美术馆,将引领一个城市艺术,发挥美术馆在城市中应该具有的公众文化普及功能,这是我们的—种责任,这也是曲江新模式的一种尝试罢。”白茜在采访结束时这样对记者说。

(图片由西安美术馆提供,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雷诺阿小剧场舞会
舞会
绘画大师雷诺阿画里的春天
长腿舞会
与雷诺阿一起画美好
痛苦逝去,唯美犹存
秋天的舞会
纪念梁耀教授逝世一周年专题展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