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机类专业学生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研究

2015-09-06 09:45赵聪张希洋梁峰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工程训练合作创新

赵聪?张希洋?梁峰

摘 要:本文针对大部分非机类专业学生对工程训练环节兴趣不浓厚、缺乏学习主动性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独特的工训流程模式,对新的工训流程进行了细致解读,对非机类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創新意识,并且通过让其与机类专业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来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结合图文分析,很好的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训练;非机械类;教学模式;创新;新流程;合作

一、现有体系存在的问题

1.工训现有连续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间隔时间过长,缺乏联动性

以我校为例,无论是机械类还是非机械类,工训时间都是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和大二的上半学期进行的,每次都是两周时间。大一下半学期的工训主要是针对理论的学习,目的是让同学熟悉流程,为实践打下基础。而大二的上半学期的工训主要是实践为主,通过分组完成作品来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看似不错的模式下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两次工训的时间间隔了一个学期,有绝大部分同学到了第二次工训时已经忘记了上学期的工训内容,导致第二次工训与第一次缺乏联动性。

2.应该提高学生对教学目的的认识

可能由于与非机类平时专业不相关的缘故,现非机类专业学生对工程训练环节兴趣不浓厚,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现阶段,让学生清楚不同专业对于金工实习的教学目的应该对学生今后培养有很大帮助。

3.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教学模式的传统化使得我们这一代的学生提不起兴趣,缺乏热情是非机械类同学对工训的普遍感觉,创新需要同学对教学内容有很好的把握,不过以目前非机械类的学生的情况,创新后的教学可能由于学生达不到相应水准而使得负担加重,最后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学校一直处于一种“想创新,但又不敢创新”的尴尬局面,而我们恰恰需要一种就算是非机械类同学也能接受的创新模式,来提高同学们积极性。

二、问题分析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工科类大学来讲,特别要加大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的力度,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用现代教育理念对工程训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培养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近几年来,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各教学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以便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工程的技术性人才。

教学模式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实践教学模式中仍占据主导位置。不过传统工程训练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教学发展了,需要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有效的改良。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1号文件中明确地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上升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上来。并强调要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因此有人提出,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金属工艺学的束缚,摒弃“金工实习”的传统观念,引进先进的制造技术内容,实现传统金工实习与现代工程训练的有机融合,建设能够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现代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和现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基地。不过实现这些内容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对于一些学校根本承担不起昂贵的教学机器与材料费用,所以工训改革也就仅仅停留在口头,没有足够雄厚的实力去实施。

先看看近些年来,对于机械类学生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一篇关于对机械类学生工程训练改革的文章提出,机械基础类实习分三个层次,如图1:

参考了《现代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优化及规范化》中提到的新编写的《实训报告》,其中分类教学大纲对机械类和非机械类的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说明。其中对机械类学生工训的流程改革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也许非机械类学生也同样需要一定上的改革。不过如果仅是针对非机械类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目的不能想机械类同学一样。对于非机械类的学生,可能将来更多的是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如果培养非机械类的学生只是为了简单了解车间的话,使用高昂的设备及材料也是完全用不到的。所以校方应该需要一种通过较少的资金投入就能解决现状的方法,比如通过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就可以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这样既简洁的解决了问题,又节省了引进设备、材料的资金,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金工实习流程,如图2:

这个流程分别针对机械与非机械类同学不同的心理,合理的解决两类学生的不同问题。首先,新流程需要在大一下就对机械类的同学进行机器的操作讲解,因为机械类的同学将来大部分应该都会选择从事这一行业,所以不用进行过多的兴趣的培养。不过非机械类的同学则不然,由于金工实习的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基础知识内容枯燥无味、任务繁重、环境条件差,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都导致了本来热情度就不高的非机械类学生对实习更加烦感。

笔者认为要根本上解决联动性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学校学生太多了,就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工训,想做到全校全部学生两次工训连续是不可能的。就算学校停课为工训提供时间,学校也没有那么多老师和机器分配给整整一届学生。所以笔者认为通过先让机类同学先学习操作,而到了第二学期时再让非机类同学学习操作,进而通过协助机类同学一同完成项目的方式来弥补联动性的不足,进而达到机类与非机类的优势互补,从而使学生达到最大收益,这也是笔者想到的比较有效且合理的方法了。

由于两类学生的合作,无论是创意还是机床的操作都可以由同学们讨论、合作得到成果,自然也降低了任课老师的负担,同学也获得自己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之前 “依葫芦画瓢”的状态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图3金工实习新流程图——解析

如图3,对笔者对新的流程图的图解,有效的利用了机械类与非机械类的优势,在时间上也有合理的调控,也提高了非机械类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上应该可以解决之前提到的那些问题。

四、结语

现非机类专业学生对工程训练环节兴趣不浓厚,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一种先提升非机械类学生的兴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课程,然后通过将机械类与非机械类分组,以共同合作的方式,让两类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达到金工实习最好的效果。该教学模式基于产品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符合文件精神,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培养出更多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正式施行,可以先在小范围内适用,如果效果显著,可以申请校方,对全校进行推广,成为大学生工训教学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思政[J].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

[2] 杨斌,王振玉[J].基于产品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13(11).

[3] 江旭.金工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10).

[4] 陈云罗,继相,赵章焰,尹光明[J].现代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的优化及规范化,2010(11).

[5] 丁光惠,陈凌云,简炜,雷钧[J].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2014.

[6] 李学华,梁慧斌[J].改革传统金工实习构建现代工程训练体系,2008(1).

[7]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金工实习大纲〔EB/OL〕. http://jpk.cust.edu.cn/ligong/news.asp?pageclass=10501&id=331.html.

获得沈阳航天航空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DCX141605

猜你喜欢
工程训练合作创新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