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5-09-06 09:45李根良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格素质教育美的

李根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愿景和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都要求我们要提高民族素质,凝聚民族力量。“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师者共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正确的竞争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于知识传授,而往往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事实上,素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而是通过知识渗透人格素质教育诸因素,传道,授业,解惑,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教育提高素质,素质完善人格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它是先天的,但可在教育的条件下和劳动过程中得到改造和发展。素质是形成和发展人格的生理,心理基本条件,这说明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但是后天的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巩固和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所谓人格是指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兴趣,习惯和倾向性等多种因素,人格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不难看出,一个人的素质除了他先天的因素而外,后天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尤其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其重要性显得格外突出。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单纯传授知识已远远不够了,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吸引先进的教学思想,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智力素质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健康的人格素质的培养。就此而言,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将语文教学与人格素质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二、语文课文是培养中学生人格素质,思想品德优秀案例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内容,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例如学习《梁生宝买稻种》一文时,学生对解放初期农村生活不甚了解,对梁生宝舍不得花钱住店,吃饭感到难以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小说所反映的农村生活的时代背景,不要用今天的生活标准去衡量小说所反映的农村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联系当时农村生活的实际,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全体,由浅入深地理解主人公的思想境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分析,梁生宝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其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忘我的精神品质,对学生的人格品质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此外,教材中礼赞爱国主义及英雄人物的内容也不少,它们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如《冯婉贞》,《挺进报》,《坚强的战士》,《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课》……这些古今中外的作品,或塑造爱国英雄形象,或抒发爱国豪情,或表现民族气节和伟大人格,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只要教学中有效利用,都会获得满意的效果。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素质教育的途径

1.利用课前五分钟讲话,让每个学生说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给学生一次”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不少流传千古的警句,名言,它们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细读这些警句名言,令人回味无穷,既能启迪智能,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人格的教育。

2.抓住教材中的关键句段,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学习《荔枝蜜》一文时,抓住”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一句,使学生仔细体会作者对蜜蜂,对无私奉献者由衷的喜爱和赞美,同时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创设氛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在讲授《周总理,您在哪里》一诗时,首先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周总理的电影,课堂上让学生们讲总理的故事,收集有关总理的资料。上课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诗歌的情感性,给学生放课文录音,创设课堂庄严,肃穆的气氛,使学生对周总理伟大的人格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使其感情完全融在诗里,受到深刻的熏陶和感染。

四、审美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中学语文教材的美育内容是很丰富的,大致可概述为下述两方面:

1.关涉自然美的内容。描绘祖国的名胜风光,壮丽山河,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如《小石潭记》,《绿》,《荷塘月色》,《长江三峡》等文中那潺潺的流水,朦胧的月色,淡淡的荷香,气势磅礴的长江……都足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往自然美的境界,鉴赏和感受自然美,产生身在自然中的美感。这些美的感受,既可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可以诱发真情,使他们产生对祖国的爱,对人类的爱。这对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其健康情趣,美好的人格气质是十分有益的。

2.关涉社会,历史美的内容。人类社会历史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内涵。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少篇幅都具有社会历史美的价值。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中,在阶级与阶级的残酷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刚烈,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和伟大人格,都是社会历史美的内容。同时作家在描述和表达它们的过程中,使作品本身又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美。如果教师具备这些必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并了解其教育功能,就会使学生心智得到开发,增强他们的人格素质,塑造他们美的心态。

猜你喜欢
人格素质教育美的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