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

2015-09-06 10:12肖秀娟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肖秀娟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着重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用语文课程的视角审视当前的小语课堂,仍普遍存在“重教轻学,重文轻言,重形轻质”的课堂形态,教师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的活动;以理解内容为中心的研读模式遮蔽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追求课堂环节设计的新颖有趣而忽略了文本自身的意义解读,致使课堂质量提效甚微。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促进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用交际能力;培养

人类所有形式的交往活动,都无法完全脱离言语,作为符号文化的动物,人正是依托言语而存在和生活的,而语文教学则更是具有内在规定性和特定情境性的言语交际。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必须将大量的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以此来丰富词汇、培养语感、规范语言习惯。

一、先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再者倾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口语表达的基础,倾听是为更好地表达做必要的准备,只有能够听懂对方所要表达的意义,明白对方说话的意思,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只有弄清楚了,才能进行口语上的交流,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要学会倾听,不抢话,如果你不学会倾听,又是抢话,又是插话,总是打断别人的话, 或者情绪上表现不耐烦、不注意、眼神游离等等这些都会产生口语交际上的障碍,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一要有诚恳的态度,倾听对方讲话时,态度要谦和,眼睛始终注视着对方,要认真,注意力集中。二要积极回应,在对方表达时,要用点头、嗯、等方式回应对方,表示你在听讲并认真回应。三要不抢话、不打断对方的讲话。

二、积极营造自由的语用交际场景

语文课堂要向富于人性、人情的生命世界升华,这是一个最基本而又关键性的命题。教师无论是作为组织者还是作为促进者,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和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经历自然的、真实的学习过程,获得对文字、情感、生活的体验,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主动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

1.以悦纳的姿态,为每一个言语主体提供安全的言说语境

首先,教师的心灵要开放,随时保持倾听的姿态,随时准备做学生的学生。教师应常常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每一个孩子都学会了认识自己,都找到自己是一个好学生的感觉,都有了自信和创造的尊严,他们获得的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教师无拘无束地交流、平等真诚地对话。

其次,教师的话语要诚挚,随时流露关注的态度,随时展现悦纳的热情。基于“有缺陷的发言胜于缄默”这个准则,欢迎学生对教师、对文本、对同学做出合理的思想“反叛”,让生命个体切实感受“展览”思想的乐趣和荣耀,在“舌战”中闪耀智慧的光芒。还可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评学和评教。

2.关注个体,为每一个言语主体提供体面的实践机会

言语行为从来不是人的感官的简单技术行为,而是一种智慧生命的心灵闪光。怎样保证每位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表达?教师又怎样从中协调,及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个性做出到位的发现、评价、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讲,小组合作中,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均等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言语实践的频率增加了,有利于学生表达的精细化;言语实践的方式多样了,有利于形成合作交流的浓郁氛围。然而,这不会必然导致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它只是为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能性。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小组的构建形式,小组内具体的操作措施,比如应该有主持人,主持人掌握小组里全面语用活动,给小组里每个人享有均等的言语表达机会并协调交流活动,当然也要对小组活动的时间进行规限等。主持人掌握小组学习的基本规则,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合法、充分的表达契机等。

三、努力构建合宜的语用交际内容

1.指向意义的言语内容

言语内容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言语所表达的意思,二是言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就学生的文本朗读而言,言语的意义不是学生倾吐的重点,其重点是能否在倾吐时传达出和文本相近的情感思想,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能否读出感情,是否有感染力等。朗读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2.指向表达的言语形式

对语文教学来说,言语形式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所以我们倾听学生的言语很大程度上就是倾听学生的言语形式,而学生表述的言语(包括习作),则更是我们倾听的重中之重。

3.指向思维的言语品质

所謂的言语品质,指的是从言语整体上体现出来的一种风格,它体现言说者的个性和气质,比起言语形式和内容来更为本质,更为内在。对语文来说,学生的倾吐要努力向这几点靠近:①形象性。这是语文学科在言语品质上的根本要求;②情感性。语文的言语应该更能听得到感情的流动;③清晰性。相比言语形式的清晰来讲,这里指的是对整体的言语来说,更接近思维;④敏捷性。指在言语过程中,言说者能否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迅速的感知、判断、反应,使言语在表达过程中变化、推进。

四、注重平时的积累与训练

一是在合作学习时,培 养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需要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时,同学之间就要进行意见交流,准确向同学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这就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二是每个学期利用一两周的早自习或下午上课前的十分钟,让全班同学每人来一遍,到班级前面给全班同学讲话: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即兴 演讲;可以对班级或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是自己难忘的事情等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三是教会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发表意见时,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运用哪些词语较为准确,演讲时,我的题目是否贴切,简洁,吸引人;主题是否鲜明,思维是否清晰,感情是否充沛,仪态是否大方,衣着是否整洁等等,都要让学生学会并掌握。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小学语用交际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多个练说的舞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语用交际水平。

总之,小学语用交际的训练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上的强化和补充,更是对其生活能力的一种提升,因此,在进行语用交际训练时一定要遵循从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