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交际功能”的缺失对策

2015-09-06 10:12居马比·祖农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内省交际

居马比·祖农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但是,我们却经常发现习作教学过程中“交际功能”的缺位,导致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害怕作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发挥作文教学的“交际功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善于写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交际;亲近生活;内省;课堂交流

写作是一种直达心性灵魂的行为。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等。小学作文教学因为死搬教材,作前远离生活;机械指导,作中缺乏交流;越俎代庖,作后无视反思;读者缺失,成文后变隐私等诸多原因,使得作文教学的“交际功能”成为空谈,那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和做法,从而还作文 “真面目”,发挥作文本身的各种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学作文、用作文,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呢?

一、亲近生活,与生活交际

1.结合教材与生活零距离交际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解读习作例文及要求,删去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内容,结合教材习作要求,让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自然万象、社会生活、偶发事件中来,与个中人、事、物交际。这种生活化作文,将学生写作引向“有为而作”的交往境界。

2.结合教材组织体验交际活动

教师应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交际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让学生成为体验的主人。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胸中就会有诸多的语言想要表达。

二、课堂交流,与伙伴、老师交际

1.鼓励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

学生不愿进行交际的原因往往是对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害怕被同学嘲笑。作为教师,应当消除其思想上的障碍,让所有学生都能开口说话,尤其是对于所谓的“作文后进生”,更应给予他们鼓励和关注:对不敢当众说话的,到他们身边去倾听;多问几个“谁还没有说过”,多请没有举手发言的同学说一说;指名说,轮流说,小组说。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持之以恒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引发学生产生许多新鲜闪亮的想法,写出真心作文。

2.巧设情境,让学生多发表有个性的想法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对话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场景、氛围之中,以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激发他们倾吐的欲望。要创设与习作相一致的物境、情境、意境,把活动引进课堂,把实物引进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营造表达气氛,使学生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习作“亲情测试”,设计了“忆,擦亮五个名字的圣洁之光;划,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写,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悟,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环节,从而创设对话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场景、氛围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三、二作内省,与自己交际

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必定要加强自改习作意识,就是在自改意识的推动下,把自己当作交际伙伴积极思维,重新经历写作。在习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假想——假如我是读者,我会发现什么问题,以此达到内省的目的。首先,通过回忆,在自己脑中再现那些与写作内容有关的感性表象,和已经写进文章的那些表象进行对照、比较。接着,在回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看看原来确定的中心是否准确,是否明确。然后,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进一步分析,看看已经写进文章的内容是否都是需要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最后,审查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有毛病。

四、影响他人,与读者交际

1.模拟情景,应用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实践应用的模拟情境,进行书面和口语交际的双重训练。例如,寒暑假让学生给老师和同学发信,交流五彩的假期生活;将风景名胜的状物纪实作文制成漂亮的景点介绍卡,开展“我最想去的风景名胜”评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书信体作文,内容上可以叙事,可以说理,可以描写景物,可以介绍事物,但要用书信来承载,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干预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如在习作“写一份建议书”的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等等。

2.构建平台,多方赏识

(1)牵手博客,互動赏析。 许多教师热衷于在教室外墙开辟“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复印、展贴,供全班师生欣赏。可事实上,学生对于高高在上的习作却无动于衷,他们只在乎“谁的作文上墙了”,而不关注习作本身。因此,笔者利用网络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开辟了博客,让学生习作与博客联姻。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实名注册,指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习作发到博客上,教师的习作点评回复和学生的评论跟帖也跟上去,用真挚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伴随学生的习作一起成长。

(2)轮流日记,习作漂流。 笔者尝试在班级中开展“习作漂流本”的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5人小组,优、中、差学生合理搭配,以“一周”为一轮,每人写一天日记,写什么内容、写什么题材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加干涉。日记后面创设家长留言板、老师留言板、同学留言板等,组内成员要对组员日记作点评。每周开一节日记评讲课,评出优秀日记、最佳文采奖、最佳评论奖、最大进步奖。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抽空让作者在班级里朗读。

(3)习作专辑,珍藏童年。 发动家长用保存孩子作文本、把习作存入电脑等方式,珍藏孩子的习作,建立习作成长档案。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复印自己的优秀习作,编写页码,原汁原味地装订成活页,整理并“出版”自己的习作专辑。一个孩子的专辑,或是一群孩子的合集,让学生轮流带回家中,与家长一同欣赏。若干年后,当学生还能找到自己童年时代的文字,看到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录,该是多么激动和温暖!

习作交际是学生必然面对的交际行为,它是写作的出发点,有了这个出发点,才有写作的需要,然后才有写作活动的发生。因此,我们在课堂作文训练中,应该加以利用,充分发挥作文的交际功能,让作文教学焕发出生活的生机,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教学内省交际
理性主体的内省原则及内省扩展分析
情景交际
“一三七”内省法助力学生高质量学习
交际羊
原本性体验 内省中歌唱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
侧重习作讲评,观照“后作文”教学
浅谈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回归策略
作文教学中有关“审美”的探讨
如何书写民族内省视角的藏族电影——探赜万玛才旦《静静的嘛呢石》电影剧本的自觉性藏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