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15-09-06 10:12邓延红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多音字理解课文流利

邓延红

朗读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应是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切实抓好朗读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课堂说话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说不离口,出口成章,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要训练他们正确地朗读课文。要求他们说普通话,读准字音,不错读,不漏读,不唱读,不重复读,不添字,要注重字词的读音,会利用多音字的不同读法读句子。如;《 海底世界》一课,多音字海参的“参”,不能读“can”。只有认真训练,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才能正确读好课文。这一步一般在初读课文中进行。

二、训练学生流利朗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是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将学生培养成口齿伶俐、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人,是时代的呼唤。要想读好一篇课文,要注意朗读的音质、音色、音量、轻重、缓急、停顿、调职要到位。通过流利朗读,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朗读要经常化,课内外要坚持练习,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这一步一般在熟读课文中进行。

三、激发学生朗读热情

再出不会朗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固然重要,但更要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如《荷花》一课我们抓住“挨挨挤挤”、“冒出来”、“翩翩起舞、“模仿”等重点词语,根据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学生边读边模仿,使学生如见其行,如临其境,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仿佛自己就是一朵美丽的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长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就翩翩起舞。通过朗读课文和学生赞美荷花的热情,而且表达了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是他们学到相应的朗读方法及技巧,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训练学生流利的朗读课文,一般在分析课文之后熟读课文是进行。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由应是教育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搞好说话和朗读训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融会贯通起来,做到及时反馈、矫正,已达到最佳朗读效果,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猜你喜欢
多音字理解课文流利
认识多音字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认识多音字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你会读多音字吗?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多音字也能出糗
流利口语练习
流利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