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09-06 10:12陈丽芹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设教师教学

陈丽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诱导、激发、表扬和鼓励学生。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浓厚的兴趣。作为老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除了用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外,还应该以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真正的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不伤他们自尊心不侮辱他们人格,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是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学生才会真正的从心里接纳你,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进而引发学习兴趣。

二、做个会表扬的老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产生一种追求,想继续取得成功便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便很少取得成功。如果我们帮助他取得一点成绩,并给以鼓励和支持,使他转苦为乐,这就会造成他们学习转变的开始。

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掌握下一知识;评价不得体,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失去信心。为此教师表扬要按照学生的特点,实时恰当的教育。这样,不仅能坚定学生更积极进取的信心,还能教育其他学生,努力向他学习。

罗丹说 “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从一个方面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这种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而是应该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有达到目标时,教师应当表扬,在不同的场合给予鼓励和赞赏;对于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其分析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其重新建立自信心。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例如,在讲“指数”时,我拿了一张只有0.01mm厚的白纸对学生说:“这张白纸经过对折28次之后的厚度有多少?” 停顿片刻后说:“要超过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m!”学生惊讶,教师乘势指出“学习了幂之后,我们可算出其厚度为约26844m。” 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要不断地运用新颖的、富于变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導发现法、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主动发现的机会,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在解题过程中,要让学生探索实验,让学生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让学生在参与探索过程中体会方法,尝试创新。启发式教学法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立足于学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积极进行启发式教学,把学生带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五、精选课堂练习,巩固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通过适当地练打牢基础。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如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同时要注意控制习题的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让学生在平淡的练习中体会无穷的乐趣,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满足学生期望成功的心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这样可不断培养和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让学生有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机会。 提倡因人施教,他们的认知方式因人而异,学习方法各有不同,例如:学生在记忆同一个数学概念时,有的高声朗读才记得住,有的只要默看几遍就记住了。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能一刀切,允许学生做适当的调整,这尊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的多样性,突出了自主学习的前提是独立学习,先独立思考,再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了认知能力,才有好的学习效果。

七、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

如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概率时,我拿着一个很精致的小礼品盒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立刻好奇起来,我笑着说:“这是个小礼品盒,里面装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同学们猜一猜我为什么带这份礼物来?”有的同学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摇了摇头。有的说:“是您女儿的生日,或者您的结婚纪念日。”,我仍摇头,同学们不解。我说:“今天是我的幸运日,我讲讲幸运日的来历。十四年前的今天,我出去散散步,发现一辆大汽车上装满了山地车,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抓奖。我也忍不住碰碰运气,便花2元钱买了一张奖券,很幸运我中了一辆山地车。”通过这个小事件,我就巧妙地渗透了随机的概念。

总之,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给了教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美的东西等感兴趣。只要以培养他们学习兴趣为核心,就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