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有效预习的能力

2015-09-06 10:12王桂平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紫藤萝自学课文

王桂平

课前预习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好学生有效性的预习,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是尤为必要和迫切的,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谓有效预习,笔者认为,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自学课文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因为有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避免了学生自学过程的盲目性;因为是有步骤、有章法,避免了学生自习的随意性,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自学效率;因为有循序渐进的程序,使学生在自学中能积极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培养自学能力。下面就如何抓好学生规范性预习谈谈一点体会。

一、教师指导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一种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漫长的,教师在这里不妨做个领路人,一步步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界。

第一步:教师带着课本走向学生,即引导学生走近预习内容。

刚开始,学生对预习还没有头绪的时候,应该以教师指导为主,师生一起预习,摸索预习方法。 预习时最好把时间安排在课内,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安排10分钟左右作为预习时间(难度较大的文章时间可酌情而定),教师为学生列出可操作的预习提纲,一步一步地引导。这样,为学生搭好学习的阶梯,让他们在明确的要求中去懂得如何做好课文预习,从而掌握一些方法。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必须细致到位,而且要做到循序渐进。

《雪》的预习提纲:

1.阅读课文导读:了解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区别。(导)

2.自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摘抄本上积累划出的句子。(读)

3.查阅课文的背景资料。(查)

4.理解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可以就文中涵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课文结构(两部分)、对比手法、比喻手法等进行思考。(悟)

5.句子赏析。(赏)

①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 …

②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③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6.尝试做课后练习。(练)

7.提出对本文有疑惑的问题,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提)

8.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评)

第二步:学生带着课本走向老师,即作好课前的准备,带着问题和收获走向老师。

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预习提纲,必要时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预习时间也可以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在课堂上预设一定的时空,进行预习的指导和检查。学生有了预习成果,渴望接近老师,渴望与老师进一步交流,这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

第三步: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本,即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开始新的学习探究。

在学生形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后,教师可以放手,预习完全可以安排在课外进行了。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每一个学生在预习中都将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作为课堂上对话的材料。预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这些内容就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石。

在上《紫藤萝瀑布》时,学生预习后提出一个问题:“作者看了辉煌的紫藤萝瀑布,觉得很美,应该继续欣赏才对,为什么会‘不觉加快了脚步走了呢?”这个问题不简单的只是一个问题,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成了我们课堂的主要内容。于是适时点拨:“请同学们找出与这句话相呼应的一句话。”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第一句。句子中的“不由得”引起了学生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是因为被美丽的紫藤萝瀑布深深吸引住了。理清了思路:辉煌而充满了生命力的紫藤萝“带走了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乎生死迷、手足情的”,给作者“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联想到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的命运,作者由此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正是在这样的感悟下,作者的精神振作起来了,因此加快了脚步。甚至有一位同学说,这不是一般的脚步,而是作者人生的脚步,走向未来美好人生的脚步。

学生预习后把自己的问题和理解、好奇和厌烦通过对话尽情地表达出来,在这个师生相互理解、心灵交往的对话过程中,可以生成“无法预约的美丽”。 这样的生成,不正是我们教师求之不得吗?

二、有效预习的反馈、评价

《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在培养学生运用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预习小组,小组之间、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每个组包括不同程度的学生,使能力强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起到带动作用,让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产生对小组的归属感。通过这样的合作预习,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智慧得以共享,同时,发展了学习和交往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有效预习的评价就是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检测预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与小组互动的积极作用,探索有效公平的评价机制。

学生预习的评价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在评价内容上,坚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在评价手段上,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分别实施家长评价(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自我评价(建立起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自我激励或改进提高),小组评价(组长把关)和教师评价(根据课堂预习检测的情况,分别给予赋分)。

具体操作如下:

1.预习前发放预习评价表,组长根据检查情况填好检查记录。

2.课前小组组员自我检查,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学习,帮助本组内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起达标。

3.小組与小组间组织互查,并打分,小组平均分为该组的预习成绩。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预习充分可提出加分,尤其是对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给予加分,这样小组内每位组员的进步就是小组的进步,促进小组内部的合作。

5.进行单元总结,鼓励优胜者。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预习评价活动的确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热情,预习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证,学生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结语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指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这一环工作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猜你喜欢
紫藤萝自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紫藤萝瀑布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