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5-09-06 21:32王志忠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王志忠

摘 要:如何强化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性,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扩大覆盖面,增强辐射力,强化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性,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

一、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非公有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有活力的经济细胞,它能够将分散的、闲置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现阶段我国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但非公有制经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存在着单纯追求利润而采取某些不正当经营手段的行为、存在着雇佣劳动过程中的某些剥削行为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甚至个别企业存在着对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资产形成不同程度剥蚀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某种危害,而且会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造成某种消极的负面影响,损害非公有制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削弱了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都决定了党和国家必须适时对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政治上的强有力的引导和领导,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有效实现党对非公有制企业领导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也就是说,能否有效开展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稳定的大问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保驾护航作用,以巩固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地位,调动非公有制企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一面,纠正和抑制非公有制企业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消极一面,将非公有制企业始终纳入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始终置于党和政府的管理、监督之下,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

二、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是自负盈亏、自谋发展的经济组织,企业性质是个体、私营性质,资产归出资者所有,出资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非公有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但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职工素质较低和缺乏竞争意识等,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加以解决,以为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一是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树立竞争意识,强化团队精神。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竞争日趋明显,原有的经济规则逐渐趋于弱化,不同程度地给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带来思想起伏和波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相当一部份非公有制企业主在实施严格经济制约的同时,迫切希望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凝聚员工意识,强化团队精神,从而营造一个理念趋同、目标统一、管理顺畅、事通人和的生产经营环境。二是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开发员工智力。目前,除了外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少数股份制企业拥有部分学历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外,大多数私营企业员工来源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企业主深知,要想使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发出员工的智力技艺,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经营素质。三是非公有制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品牌。近几年来,许多私营企业品牌意识增强,开始注重打造名优品牌,树立经营形象。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员工确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而当前,多数员工参与意识薄弱。他们的想法是:“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份外的事情不参与”、“品牌形象是老板的事,与我有何相干”、“钱多多干,钱少少干”。企业主迫切希望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激励,提升员工的品牌意识,培育优质服务的作风。

三、做好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应当主要放在经营管理的上层,特别是企业主阶层

非公有制企业资产的私有性,决定了其业主的思想认识态度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很难想象,如果业主不支持,思想政治工作将如何开展。因此,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为业主所理解”的原则。这就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采取一些容易被业主接受的方法,积极做好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在企业中广泛开展爱企、爱岗、立业教育。教育广大员工以企为家爱岗敬业,立足岗位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效力,培养企业员工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良好精神状态,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来,创造一个“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精神氛围。二是广泛开展法制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教育广大员工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和协助企业管理,并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按照“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形成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打破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加强同业主的联系和沟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分别确定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采取开短会、个别谈心以及知识竞赛、观摩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

同时,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担负着对业主进行教育提高的任务。因为这些业主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知识结构、道德素养、管理能力、领导水平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必须运用有效的工作方法说服、引领业主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品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他们摆正位置、调整心态,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相决裂;与旧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相决裂,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开明企业家;鼓励他们走共同富裕道路,为我们党提供良好的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土壤条件,为国家和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四、建立完善的党组织,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

从以前国有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来看,严密的党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党组织,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党同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应该是企业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助、促进和监督作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一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二是积极做好团结、教育、引导业主的工作,支持业主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对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三是在职工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促进企业发展;四是搞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五是领导企业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立一般有单独式、联合式、嫁接式、分离式等四种方式。单独式,就是对于党员数量较多,且符合建立支部条件的企业,单独组建党支部。联合式,就是对于党员人数不到3名或没有党员的企业,与同行业或地域邻近的企业建立跨企业的联合支部。嫁接式,就是对于党员数不足3名,且不宜联合组建支部的企业,采用嫁接的方式组建,即由上级党委选派党的工作指导员到企业帮助建立支部,等到支部发展壮大后,该指导员再回到原单位。分离式,就是利用集团企业点多面广的特点,以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下属分公司的优秀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入党,待条件成熟后,将党员分离到下属分公司,单独建立支部。

五、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通过营造企业自身的特色文化,把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寓于企业文化之中,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活、做实,做得有声有色,保证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这是私营企业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现实、最鲜活的内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认识到,企业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竞争,非公有制企业要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从企业文化的层面取得突破。要变家族制企业为现代企业制度,变自家人当家为唯人才就用,变家长式管理为科学管理,这些都需要企业价值观念的创新;同样,非公有制企业要团结员工同心同德共创业绩,依然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在价值取向上的内在一致性,思想的统一才有行动的一致,这些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凝聚、激励作用。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因势利导,借势推动,把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效性的工作内容。

猜你喜欢
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浅议非公企业职工管理的视角与方法
非公企业恶意欠薪犯罪情况调研
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思考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