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一世界

2015-09-06 21:32陈彦冰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垃圾池纸箱垃圾

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区,位于市中心区,周边有幼儿园、小学、十一中、江西财校等教学点。该小区始建于1996年,是九江市的国家首批安居工程,小区分为三个区:东区,南区和北区,共有88栋,沿街店面6000余平米,常住人口3500多户,约12000人。该小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共50吨左右,其中可回收利用约 8 吨,被检拾的约 2 吨。目前小区垃圾池(箱)近100处(只)。

现状:雄关漫道真如铁

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小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房前屋后的草坪遭到人为损坏,下水道时有被淤塞,卫生难清扫,小广告纸到处乱贴,干净的墙面慢慢地变成了一堵杂乱的纸花墙,露天的垃圾池外经常散落各种垃圾,废弃手机,快递包装得不到回收。

小区环境卫生问题是居民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家目前炙手可热的一大环境问题,为了细致了解湖滨小区内环境卫生情况,找出导致小区环境变差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小区恢复往日的美丽,提高我们身边人的环保意识,我特地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走访了湖滨小区的三个分区,并发放问卷120份进行调查。

我这次调查采用按时间段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小区不文明现象、垃圾乱倒吃官司问题、废旧手机处理问题和快递包装如何处置等四个方面展开。

一、问卷调查(1/4):小区内是否有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小区居民的不文明行为还是比较普遍。

二、问卷调查(2/4):小区内对乱倒垃圾吃官司的看法?

从所占的比例来看,还是有比较多的人关注小区内的卫生状况的,同时也说明乱倒垃圾的人也比较多,但是对于乱扔垃圾的危害性,大部分居民不以为然,觉得不过是一件小事,对乱扔垃圾吃官司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事实上,乱倒垃圾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影响的是大家,破坏的是整个小区环境,损害的是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乱丢垃圾的人扔出去的是垃圾,丢掉的却是文明和形象。

三、问卷调查(3/4):废弃手机如何处理?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的人选择把废弃手机卖掉,但是也有23%的人由于各种原因直接把废弃手机扔掉,还有剩下10%的人选择收藏废弃手机,仅仅有7%的人把废弃手机交由专业部门回收处理。据统计, 全国每年废弃手机约1亿部,而回收率还不到1%。这些废弃手机总重可达1万吨,若全部回收处理,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库。

废弃手机送人基本上是送不出去的,拿去卖又卖不到原价的十分之一,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绝大部分都知道废弃手机就跟以前的电池一样,乱丢是有危害的。有不少人想把自己的手机送去回收,但却不知道正规的回收网点在哪?虽然进行手机回收的街头商贩有很多,但除了这些,市民找不到正规的电子废物的回收点。

四、问卷调查(4/4):快递包装如何处理?

很明显,绝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扔掉快递包装,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二次利用或者积攒起来卖掉。随着网购越来越多,塑料包装袋、木条、泡沫棉、封包带、胶带、纸箱等各类包装用品日益增多,随之产生的快递包装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在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一般能占到20%左右,随着快递业务量的激增,包装物的占比在不断增加。由于大部分的塑料袋都是难以降解的,因此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我曾网购一个水杯,拿到快递后,拆了一层又一层包装物后才看到杯子。事实上,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网购一件衣服,往往在一层塑料包装后还要加上一个纸盒;一件化妆品,则更要多出三四层包装。大量的包装废弃物,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包装以及回收再利用不当,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溯源:问渠那得清如许

我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不久前,我在小区路上亲眼看到,老板娘在人行道上刨甘蔗,甘蔗皮削了一地。一名环卫工人说:“老板娘,请把甘蔗渣放到垃圾箱里”。一个老板娘嘴上答应得很好,可就是不见行动。我们的环卫工人只有苦笑。装修垃圾随意倒在路边,不按规定清运,更是常见的事。

小区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管理不够完善。小摊小贩、早摊夜市等产生的垃圾多;垃圾容器被破坏现象严重,垃圾容器有些是汽车停到人行道时撞坏了,有些是被人移走了,有些被倒入的煤饼渣烧坏了。部分已不见了,影响居民丢垃圾。比如,南区至北区财校门口这一段,占道经营的早点摊特别多,一次性筷子、塑料袋满地。而且垃圾很少有人分类。

小区是在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的居住商业混合区。特别是近年来流动人口增多,废弃手机,快递包装得不到回收,一旦有人随便乱扔垃圾,很容易产生从众效应,进而助长文明陋习。

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制品是非常有害的,我们知道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塑料制品,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成为制造价格便宜、随用随弃的一次性极佳材料。然而,一次性塑料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构成对人体的直接污染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塑料袋也是十分有害的,它会堵塞下水道,这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塑料袋还会传播空气污染,因为许多塑料袋是和其他垃圾共同焚烧,焚烧塑料袋可能把二恶英扩散到空气中,这种东西过多能使人致命。

措施:宝剑锋从磨砺出

综上所述, 保护环境,在我们小区内荣造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而不能仅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小区内时时处处都可有环保元素。小区宣传栏不光只有生活百科、食品安全、医药保健、防震减灾等知识,还要增加关于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制作环保书签赠送,设立曝光台也是一种宣传方式。

二要在小区内组建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创建环保QQ群、微信平台等。借鉴外面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经验。比如,创卫期间,请老人看守垃圾池,每月发给几十元钱补贴 。老人们劝导居民把垃圾倒入垃圾池,把散落在外的垃圾扫入垃圾池。也可聘请一批劝导员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倡议小区文明学生领养一棵树一块草皮,做一天义务环保宣传员,亲力亲为动嘴更要动手。楼道口制作一块垃圾分类及宠物粪便处置标识,并由本栋环保小卫士负责。

三要有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签过“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但往往不能落实到位。可以物业牵头组织志愿者严格督促检查,违反规定的,就严格处罚,让这项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建议设立曝光台,定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让居民不愿为不敢为。

四要加强管理和生活垃圾后续处置。小区卫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小区形象、小区文明程度以及居民素质。针对垃圾乱丢乱倒、垃圾不入箱的现象, 应加强清扫保洁力度,增加果壳箱的擦洗次数,增加垃圾收运次数,延长作业时间,袋装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同时动员环卫职工及时劝阻乱扔、乱倒垃圾行为。生活垃圾后续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并不可取,而应分类处置。

另外,关于废弃手机的处理,我有以下几个看法:

一是在小区内安装类似电池回收箱一样的箱子供小区居民放置废弃手机;

二是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开展相关回收活动。比如“旧手机、电池换购计划,废旧手机购新机冲抵话费”等,据说苹果公司已经开展了旧手机回收活动;

三是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需加强重视。从法律的角度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分类、销毁、循环使用予以规范,对有资质处理电子垃圾的企业,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并鼓励他们建立电子垃圾回收点。

四是手机生产企业也应在产品设计中关注回收处理,从源头减少污染的产生。比如,采用新型、无污染材料取代现行材料。五是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电子垃圾危害性的认识。

关于快递包装,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

一是改变购物习惯,尽量减少网购。同样的一件东西,网购的比实际店里买的要增加许多包装物。

二是生产包装用品的企业应该研发绿色环保包装用品,如可降解环保袋,替代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塑料包装袋。

三是快件封装时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快递封装用品,尽量选用合适的包装用品及适当的包装,避免过度包装。

四是可协调超市推广纸箱回收,用换积分的方式,鼓励买家把可回收利用的废品送给超市。把快递纸箱退给快递员,然后回收利用。

五是希望电商能开通“纸箱当面回收”的服务。“其实说实话,每次买东西,我关心的都是网购的产品好不好、有没有损坏、实物与网上的是否相符等等,从不在意纸箱。但若电商可做到‘回收纸箱兑换积分的话,我是很乐意将纸箱直接还给快递员的。”“快递袋子很厚很牢固,可以用来装厨余垃圾,鱼刺、骨头不会刺穿袋子,汤汁也不会流出来。”张阿姨这样对我说。

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不管是在生活、工作、出行等各方面都要有意识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一个讲文明、有道德、重修养的好居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为此,我对我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居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爱护地球,从爱护家园出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垃圾分类,绿色生活,低碳出行。长风破浪后,我们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

感想:全国有许多像湖滨小区这样的老小区,它们也面临着同样的环境问题,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社会里,环境问题在所难免。然而我们也要明白,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研究地理的本质目标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更好的蓝图,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统一。换句话说,兼得生态与利益。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一绿一世界,我们人类是这地球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24〉班 陈彦冰

指导老师:任爱翔

猜你喜欢
垃圾池纸箱垃圾
Before breakfast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池管理研究
垃圾去哪了
纸箱有多重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小赛的纸箱
飞来的怪味
倒垃圾
垃圾池渗沥液处理技术
纸箱的“第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