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民阅读活动面面观及其启示

2015-09-06 21:32荀娟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发展

摘 要:我国的国民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但是随着政府的大力引导,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得到蓬勃的发展。本文罗列了我国六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全民读书活动,力求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特色和经验,从而得出影响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发展

全民阅读,是关乎国家文明富强乃至保持蓬勃发展活力的大事,是社会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的国民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78本,远低于韩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人均阅读量。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国民自身的阅读需求不强,另一方面也和政府之前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和推广力度不足有关。据调查发现,2008年时仅有6%的国民表示自己的身边有读书活动或读书节。从2008年—2015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62%以上。

一、全民阅读活动在我国的推广

为了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使阅读走近普通大众身边,从2006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会同中宣部等部门,持续1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江苏读书节”“书香八闽”“天山读书节”“书香重庆”“三秦书月”“书香八桂”“书香龙江”等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在神州大地蓬勃开展起来,每年有8亿人参加各类阅读活动。

全国涌现了一批带有典型特色的全民阅读活动,研究这些省份的活动特色,对于找寻出提升我国国民阅读的出路和策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南国书香节:第一个省级大型群众读书活动。“南国书香节”始创于1993年,到今年已经走过22年,应该算是历史最悠久的地方读书活动。当年,广东省举办了第一届“南国书香节”,1995年举办了第二届,此后停办了十年之久。直到2005年,广东省开始复办第三届“南国书香节”。2007年起,“南国书香节”与“羊城书展”开始二展合一,并确定在每年8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开始举办。据统计,2014年南国书香节的全省主、分会场总入场人数为 185 万人次,总销售收入5500万元。

南国书香节创下多个第一:第一个省级大型群众读书活动,第一个展销港台图书的书展,第一个引入商业广告的书展;2009年首创主宾馆模式;在全国首推并成功创建了书业与移动通讯相融共赢的合作模式。

2.深圳读书月:获封“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市将每年的11月1日至30日确定为“深圳读书月”。这项读书文化活动始创于2000年。2001年,深圳读书月高端品牌活动“深圳读书论坛”首次举办,这是国内外第一个以读书为号召、以论坛为形式、以主题为特色,汇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参加的学术活动。“深圳读书月”至今已举办15届,举行了约4000项阅读活动,参与人数从首届的170多万上升至1000多万。

得益于政府将举办读书月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的重要举措,深圳市建成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据统计,近年来深圳市民年均新增藏书97.32万册(件),率先在全国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全市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2.3万册。深圳拥有639个公共图书馆、140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以及各类民间书店、各类蓬勃的民间阅读组织,为市民提供,市民通过这些便捷多样的渠道,可以容易地获取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

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光荣称号,以表彰深圳坚持不懈推动国际化建设和全球文化交流合作,尤其在推广书籍和阅读方面为全球树立了典范。

3.书香鹭岛活动月:秉承闽台文化特色。始于2004年的“书香鹭岛活动月”,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在厦门市举办,至今已经持续了11届,每年都延续着相同的主题“阅读·文明·发展”。

始终重视闽台文化交流,保持闽台文化特色,是“书香鹭岛活动月” 以一贯之的亮点。在活动月期间,主办方都会邀请两岸三地知名作家来厦门举办签售或讲座,举行台湾精品图书展。

“书香鹭岛活动月”是闽南地区乃至海峡西岸最具影响力的全民阅读活动和文化品牌之一。2009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

4.三湘读书月:首创城市阅读指数。2009年11月1日,以“倡导全民阅读,共建文明湖南”为主旨“三湘读书月”拉开序幕。此后,湖南省将每年的11月份定为“三湘读书月”,定期举办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推动书籍走近人民群众。

在第三届“三湘读书月”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11年湖南省14个市州城市阅读指数”,这种以量化的指标测量城市居民的阅读情况,在国内尚属首创。

这个以城市阅读指数及阅读满意度、阅读环境、阅读场等三大影响因素为核心的阅读指数指标体系,以真实可见的数据记录了湖南省居民阅读情况的发展变化,以量化可靠的指标反映全省公共阅读环境的建设情况,对于全面了解居民阅读现状和各地阅读环境,系统地反映城市居民的阅读行为与态度,提供了权威可信的数据指标。在之后的每届“三湘读书月”上,湖南省都会发布最新的“湖南省14个市州城市阅读指数”。

5.北京阅读季:全国首家国家级品牌的全民阅读活动。2011年4月12日,以“快乐阅读 幸福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北京阅读季”启动。期间邀请了苏士澍、毕淑敏、周大新、梁晓声、周国平、白岩松六位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共开展11项、500余场读书活动,有近百万读者参与。第二届北京阅读季以“弘扬北京精神 共享全民阅读”为主题开展了13项、570余场读书活动,近300万读者积极参与。以“阅读精品 助飞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阅读季,举办了13项主题活动,参与的读者达1000多万人次,并首次发布北京市阅读指数。第四届北京阅读季的主题是“共享全民阅读,同绘中国梦”,期间共举办主题活动17项,参与的读者人数更是有了显著增加。以“阅读点亮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五届北京阅读季更是举行了18项主题活动,规模和参与人数更是再创新高。

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阅读资源,北京市对全民阅读的资金投入也是全国最多的。“北京阅读季”设立至今,已开展各种读书活动3000余场,逐步发展成为融合各种阅读资源的政府服务综合平台。因此在2014年,第四届北京阅读季正式升格,成为全国首家国家级品牌的全民阅读活动,定名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

6.书香荆楚:确立全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从2012年起,湖北省将每年4月定为“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在全省掀起全民读书热潮。2012年第一届“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以“激情跨越,构建支点”为年度阅读主题;2013年的主题是“沐浴书香·放飞梦想”;2014年的则是“好学尚能,竞进提质”;以“沐浴书香,建成支点”成为2015年的全年活动主题。

湖北省为了让全民阅读活动做到于法有据,2015年3月1日,《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不仅全面地阐述了立法宗旨、目的、原则、适用范围;而且鲜明地突出了组织、经费、平台、特殊“四大保障”。地方立法的确立,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支撑,确保让全民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二、影响全民阅读推广的因素

从这些地方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中,我们可以探索出要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1.国家层面的重视。从政府层面、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全民阅读,已成世界潮流。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出新的要求,首次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进了报告。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李克强总理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概念。在之后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畅谈读书体会并“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这些都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注与力倡。

2.财政投入的增加。长期以来,文化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虽然我国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文化设施总量在逐年增加,但依然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

2014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达到2753亿,比2011年增加了86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支出逐步加大。随着政府加大公众阅读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于阅读活动的投入力度或者改善公共图书馆环境等举措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而促进社会整体阅读氛围的形成。

通过政府行为营造读书之风、提高全民阅读率,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策。

3.阅读立法的建立健全。打造“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除了政府的大力引领,制度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示:为了促进全民阅读,将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国家立法工作,设立国家阅读节或全民阅读日。如果能促进和保障阅读尽快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法律制度,势必将对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产生一定的社会推动力;同时以法律形式界定和规范政府倡导读书的行为,可以让全民阅读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实施和行为监管等有法可依。

今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这对于促进全民阅读的立法必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4.出版行业的积极参与。201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4.4万种,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和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实现出版物总销售额2346.2亿元。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与图书市场的繁荣相比,我国的全民阅读率却持续走低。这是不太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出版行业的发展,让全民阅读在各地的开展更便捷;而全民阅读的持续深入,也必将为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只有出版单位多出好书,多为国民提供精神食粮,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而当国民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对待,源源不断的阅读需求也会激发出版行业的生存活力。

一个国家只有以知识为追求,国民普遍将阅读作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这个国家的文化才是真正有生命力、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战略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晔.全媒体时代国民阅读方式的嬗变——基于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3):58-60.

[2] 李新祥.全民阅读推广“热”的“冷”思考[J].出版广角,2013(7):36-39.

[3]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从“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看国民阅读发展趋势[J].中国职工教育,2013(4):24-25.

[4] 富琳.国民阅读的困境及其拯救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82-84.

作者简介:荀娟(1982-5),女,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职称:中级编辑,学历: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