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9-06 01:42刘福商圣坤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福建改革

刘福?商圣坤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人民精神家园的寄托。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的经济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壮大,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建设跟不上当前的社会发展。文化体制亟需得到相应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对文化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是将福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福建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福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闽都文化、闽南文化、朱子文化、严复文化、茶文化、禅宗文化、妈祖文化、客家文化等闻名海内外。

一、新时期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改革是发展是的动力,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调整与实践,文化体制改革渐入佳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下面就各阶段的特征进行归纳:

(一)第一阶段(1978-199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由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文化建设重新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对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做了深刻的论述,为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体制的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在198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正式提出“文化市场”的概念。1989年成立文化管理局,标志着我国文化管理体系开始逐步建立。党的十四大上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相关经济政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二、福建省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近些年来,福建文化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创新中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新成就。但按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来看,福建在文化体制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文化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与文化资源投资分配不均

文化与经济、城市与农村是两对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统一,共同促进,坚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举,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与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普遍提高。目前政府部门在绩效考核中经济指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相对地降低了对文化建设指标的考核,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了对文化的建设,文化管理意识在过度关注GDP的过程中变得日益淡薄。文化资源投入分布比例不均,从城乡领域来看,农村的文化建设与城市的文化建设有明显的差距,当然这与乡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有一定关系,但是应该看到政府在农村文化资源方面的投入比例过低是造成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政府管理职能有待转变与文化法律法规需要完善

当前政府在对文化方面的管理与监管更多的是采取行政手段,管理方式过于僵硬,缺乏活力,文化管理机构过于冗杂,管理职能存在重叠,交叉工作的现象,导致工作上的分工不明,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不高。同时,与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指导文化管理的规范性制度主要表现为各种行政管理条例,然而专门关于文化事业发展与改革予以调整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三、福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过程,只有不断改进原有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才能使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创造出更为强大的文化生产力,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目前福建文化体制的现状来看,政府必须更注重在转变职能,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加强文化立法和打造文化品牌等方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一)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文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建立和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福建要打造文化强省,首先应该政府转变职能,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建立一套成熟的投资、建设、管理机制,增强文化服务的意识,改善僵硬的行政手段。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利用市场去调节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适应市场的需要来定位自己的职能。

(二)拓展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积极借鉴有益经验

政府在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在对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中经济指标占有很大的权重,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文化指标的考核,造成了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不是很积极。因此,拓宽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把文化指标纳入到政府绩效的考核指标体系,适当加大文化指标的比重,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的实施。江苏省在这方面经验就值得借鉴,为促进文化盐城建设,盐城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和市审计局定期对管辖的区、县的文化发展情况,采用指数化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估,具体包括四大模块:政府投入、文化服务、文化消费和文化发展,并把它细分为15项明细指标,运用动态的观察分析法监测全市的文化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05).

[2]曹普,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09).

[3]周国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文化,2010(03).

[4]刘颖辉,王丽萍,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邯郸学报,2013(12).

猜你喜欢
福建改革
福建料理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每个村(居)将配备1名“儿童主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福建医改新在哪?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