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的认识与实践

2015-09-06 01:42赵凯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必要性教育

赵凯

摘 要:劳动技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通过劳动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必要性

劳动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进一步提高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视。

一、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技术课的重要性

1.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技术已远远超出“生产”的范畴而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职业、家庭和日常生活之中。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家庭电气化的实现,每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就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需要有最起码的技术素质。

2.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德育的目标(如劳动观点、态度、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形成等,落实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而且内化为学生品德。通过亲自参加手脑并用的技术劳动,不仅使学生综合运用。同时也加强巩固了所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使其感受到文化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文化课。从脑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技术劳动可以使学生左右手同时操作,达到左右脑同时开发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以,劳动技术教育不但不会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反而可以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更聪明”。另外,学生参加适量的技术劳动还可以协调身体器官的发育,锻炼体力和耐力,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劳动技术教育是落实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二、有效开展劳技课的几点做法

1.培养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通地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知识的兴趣。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改变这种状态是每一位劳技教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教学时,首先要讲明为什么要开设劳技课和开设劳技课的重要性。教学中,利用中学生思维敏捷,对世界上万事万物有一种“好奇心”的特点,因势利导,让所谓的“枯燥学科”变成“兴趣盎然的学科”。通过老师的点拨和积极的引导,学生学劳技知识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多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遇到技术性的难题,主要向老师请教。这样,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既学到了劳技知识,同时又发展了创新思维。

利用学校的空地,组织学生种植花、草、树木,然后将它们卖给学校,或进入市场出售,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学劳技的干劲足了。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减轻了一些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

另外,聘请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闯出一条致富路的前几届毕业生(如有的开照相馆、修理部、种植业等)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讲他们的学习情,创业之路,让学生到他那里参观、学习。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给在校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加深了学生对学劳技的认识。比平常教师在课堂上说教的效果强得多。

2.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劳技课各单项技术门类繁多,每一种单项技术与其它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如《识图制图》与数学知识相关;《实用电子技术》、《家用电器维修》与物理知识相关,《摄影技术基础》与物理光学知识相关,《食用菌栽培》、《种子实用技术》与生物知识相关。如讲《实用电子技术》时,我们将其内容与物理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就发现内容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只不过物理偏重于理论知识,实验为验证理论服务,而劳技偏重于动手操作,理论为操作实践服务。最后通过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更加明白了以上道理。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物理知识,又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理论指导实践。

3.鼓励学生搞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然后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进行小发明时,老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发明创造的方法和技巧,然后用理论知识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始时,学生的认识范围有限,知识能力有限,“小发明”可能是社会上已经应用推广的产品,甚至是根本不能应用的产品。但是只要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创作,也应当加以肯定和鼓励。因为学生在独立思考、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创造思维得到了提高。学生创造发明的基本步骤是:①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构思。②将构思用语言文字的方式书写下来。③将书写的方案进行集体讨论、评议。④选择制作工具和材料根据书写的内容制作产品。⑤将制作的产品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并找出问题,进行重新构思。⑥将重新构思的整个内容用语言文字的方式重新书写下来。⑦重新制作产品。⑧反复试验最后定型。学生进行创造发明,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在劳技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造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坚持加强劳动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初步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而且使学生在思想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初步树立了劳动观念,有了劳动光荣感,加深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吃苦耐劳、不怕挫折、克服困难、意志坚强等现代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必要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