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号的文化内涵

2015-09-06 10:14曾一苇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曾一苇

摘 要:金庸先生的笔下几乎人人,都名字号俱全,实属少见。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先生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名字可能骗人,但一个人的外号绝不会骗人。可以说,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名号对人物形象,性格起到了概括和提示作用,简单易记而又具有特色,可谓一“名”惊人。本文试对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号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物名号;文化内涵;金庸武侠小说

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念

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法祖”的思想传统,儒学思想家一直也提倡着“仁义孝悌”的观念,这种思想在姓名中有很好的体现。

在《天龙八部》中,有“北乔峰,南慕容”之说,这里先说“南慕容”,即是慕容复,是已忘的大燕国的嫡系子孙,“是五胡乱华时鲜卑人慕容氏的后代”,自儿时此便把复国做为一生的唯一目的,在得知其父慕容博死后,更是为复国不惜一切的奔走,甚至不择手段。

在小说的结尾,慕容复的梦想破灭,他疯了,但他还是带着纸糊的王冠,接受着一群小孩的朝拜,口中念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光复我大燕,又已身等大宝,众人皆得有封赏。”

《倚天屠龙记》中天鹰教教主殷天正有三个家奴,分别名为:殷无福,殷无禄,殷无寿,据殷素素所说:“他们三人本都是横行西南附近的大盗,被殷天正所救之后,立下重誓给殷天正为奴,舍弃本姓不用,改名为此。”以这种方式报答救命之恩,也从侧面反映了“宗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有岳不群,封不平等人,他们虽然分数剑宗,气宗,并且为争夺华山正统之位,争斗不休,但仍维持宗派的关系,以‘平字班辈。

《天龙八部》中大理国皇帝保定帝,在鸠摩智苦苦相逼之时,放弃帝位,到天龙寺出家,受戒于枯荣大师,法号本尘,书中写道:“佛门不按世俗的班辈,本因方丈虽是保定帝的叔父,但是由于保定帝受枯荣剃度,于是他便成了本因大师的师弟。”

二、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号所反映的佛教思想

佛家认为,人的贪嗔痴爱的欲望,是人一切痛苦与灾祸的根源。金庸先生就是要用佛教‘悲天悯人的情怀来破孽化苦,用佛教的去除七情六欲来开导世人。少林派大师有:玄苦,玄难,玄悲,玄痛,玄寂,玄慈等等;这些法号无一不表现出佛教“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精神。大理国拈花寺黄梅僧大师的弟子法号为“破嗔”,作者的用意不言自明。

虚竹是《天龙八部》的主人公之一,从他的名字中不难想到佛教的“四大皆空”,这也是佛教修炼的最高境界。“虚”为空,“竹”不仅为空而且更为清;但正是因为既“空”又“清”,使得他像一张白纸,却无意中在段延庆的帮助下破掉了世上一直无人能破的珍珑棋局,从而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

大理国的镇南王段正淳的情人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钟灵的母亲——甘宝宝,甘宝宝的外号为“俏药叉”。而在东传入我国的佛经中,“药叉”有事也被译作“夜叉”。“释名”中说:“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并说:“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有‘夜叉八大将,‘十六大夜叉将等名词。

在金庸先生的中篇小说《侠客行》中,把《天龙八部》中“有情皆孽,无情皆苦”这一主题更加深化了。干脆来一个“四大皆空的“天生佛相”石破天,名字、相貌对他而言如同过眼云烟,现有的所有知识与人情世故他干脆不懂,世界上的一切尔虞我诈全然不理会,内心没有一丝阻碍,只凭着心中的本性去做事,破除了一切贪嗔痴三毒,反而习得了最高深的武功并且有了最亲近的爱人,即便是如此,最后石破天仍带着一个疑问结束了此书,“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句禅语是此书最好的结尾。

三、儒家“仁”的观念

《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即是一例,其名字中的峰字,既表现出他武功盖世,又暗示他宽厚的性格。

他的三弟段誉说:“我这位大哥香火情重,他宁可别人让背叛他,自己却不肯背叛别人。”

最后,在雁门关前,萧峰胁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答允永不侵宋后,大声道:“皇帝陛下,臣萧峰是契丹人,今日我大胆地威胁了陛下,已经成为了契丹人的大罪人,此后没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于是拾取地上遗留的两截断剑,内功一运,双手一吐,将断剑插入自己的心口。”

《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张五侠,名为张翠山,他与被称为“魔教”的明教分支天鹰教紫薇堂堂主殷素素结为夫妻,当他携妻子回到武当派后,得知害他师兄俞岱岩残废的便是他的妻子,他为此又急又愧,“,于是在武林同道面前,“接过长剑,在自己颈中使劲一挥,鲜血迸溅,登时毙命。” 从而完成了“舍生取义”的儒家理想。

综上所述,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姓名与绰号,涉及了民族审美情趣,儒家的仁义观念,佛道思想,以及中华民族的宗族情结等等,同时金庸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名号还对中华民族龙的图腾,阴阳五行的哲学,天下一统的观念,以中原地区为正统的民族传统的情感等有所涉猎,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多的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金庸.射雕英雄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金庸.笑傲江湖.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金庸.倚天屠龙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金庸.神雕侠侣.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金庸.侠客行.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金庸.天龙八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分析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墨江哈尼族扭鼓舞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浅谈对传统紫砂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