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5-09-06 10:25刘榴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建构主义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建构主义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是听、说、写、译的基础,既是语言输入的重要媒介,也是衡量学习者英语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开设英语阅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快速有效准确地获取信息,为顺利实现口头交际提供丰富的语料。通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一步实现其他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当今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企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客观上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和储存外界信息,而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对外界刺激主动地进行建构从而获取新信息。基于这个观点,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者才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应该起到促进、帮助的作用。同时,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学习情境越真实越能培养学习者建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应该为学习者创造这种学习情境。另外,他们还认为学习者在学习风格和方式上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在协作式学习中能够形成促进个体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意义。

二、高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不符合培养目标。教育部2006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了教学要求,即“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基础,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高职院校英语阅读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过时,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客观上造成了英语阅读教学效果长期处于不理想的状态。而英语阅读能力作为高职英语专业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核心技能,也并未在课程设置方面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无论英语或非英语专业,以阅读为中心的课程都是精读课,并未开设以提高阅读技能为目标的泛读课程。精读课程的教材设计从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能力出发,旨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造成了学生客观上接受阅读内容上的有限性。同时,英语教材内容繁多,而英语课程学时的设置做不到在课堂上辐射到教材的每个知识点。基于种种现实,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有选择性地教授教学内容,导致教材有些单元省略,单元后面设计的拓展阅读材料往往布置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这使得学生阅读训练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达不到阅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利于提阅读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2.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英语阅读虽然并未独立作为课程让学生学习,却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课程中。目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诟病。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尽管部分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自由发挥,却因为课时的有限,无法完全改变当前以教师占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主要围绕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多采用直接讲授法,过于强调词汇、语法结构以及句子翻译,很少强调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而大量的信息输入让学生忙于埋头笔记,很容易让其陷入枯燥无聊的课堂氛围,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而随着高职院校招生门槛逐年降低,班级学生数量增多,学生外语水平整体偏低,缺乏英语学习热情和兴趣。大规模的课堂教学和有限的课程学时设置让教师难以在班级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引导,造成学生英语水平两极分化日益增加,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英语能力薄弱的学生丧失学习效能。师生间的互动很有限,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也很少。

3.阅读教学模式滞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下,阅读变成了一系列信息处理的过程,信息解码立足于对立的语言形式。因此,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养成逐字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理解内容,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阅读效率和质量。由于学生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字句的细节上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性,从而导致了对文章意思的把握不准,最终造成了阅读广度不够的局限性。

4.学习者因素。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尽管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大量英语技能课程,其中一部分学生也出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选择英语专业就读。但事实情况是,学生的整体英语基础偏薄弱,还远不能达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太少导致阅读时用于理解的信息少。文章的许多单词既不会读也不了解其用法,阻碍了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挫伤了其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找不到英语阅读的乐趣,逐渐放弃了更多尝试英语阅读的机会。同时,学生对于新单词的认知方式也过于狭隘,不会在具体的语境理解同一个单词的不同意思。比如,promotion这个单词可以理解为职场的晋升,但在商业领域却可以指产品的推广或者宣传。

其次,学生的语法知识较为欠缺,语篇意识不强。笔者通过从事多年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如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等语法句法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时,无法运用语法知识对句子信息进行解码。从整体来看,学生无法短时有效地找准文章主旨,提炼长句主干,理解句子与句子,语篇与语篇之间的逻辑关系。长期不良的阅读习惯也导致其注意力仅仅局限于零碎的单词等语言单元,学生难以做到对文章全局性的把握和理解。例如,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生词或结构复杂的句子,学生会反复多次的阅读刚刚读过的部分或者通过查字典获得意思,或者一边看着文章阅读一遍在心里用中文同步翻译。长此以往,阅读速度和效率大大降低,无形中也养成了用中文思考的思维定势。endprint

此外,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平日课程安排紧,课业负担繁重,用来接触英语阅读的课外时间非常有限,而在英语阅读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较低的学习成就感也挫伤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不同体裁的文章。课外英语阅读量的缺失与不良的阅读习惯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停滞不前。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所有英语课程教学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英语教学的方向和水平。为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改革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成为了研究重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改革。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能。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直观的讲授法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英语等级考试展开,往往出现教学理论过多,而留给学生的教学实践和自主学习机会较少。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时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将实践摆在首位,同时结合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特点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引入更多的主题和阅读项目,让学生能及时运用阅读技巧获得成功的阅读体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其阅读效能感和阅读兴趣,为以后更广泛的阅读奠定基础。比如,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有选择性的讲授阅读内容。将音乐适时地引入阅读材料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安排合作教学环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阅读任务,借鉴同伴成功的阅读技能等。

其次,重视英语阅读的第二课堂,将课上的英语阅读以任务的方式延伸至课后,同时及时给予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的指导,从而巩固课堂阅读效果。当今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仍然存在教师一堂言,学生埋头忙于笔记的教学常态。课上学生难以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后作业往往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指导,导致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此,在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应该根据高职阅读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强的阅读作业,并且及时追踪学生的作业进度,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网络资源,有效地完成阅读作业。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另外,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教师通过选用各类体裁和题材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标题和相关背景知识对其主题进行预测,并通过略读或跳读等快速阅读的方法查找文章主旨句,识别文章中具有逻辑意义的词或短语,并通过细读就某些句子的言外之意进行领会。通过多次的阅读实践,使学生能够娴熟的运用基本阅读技巧获取文章信息,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当然,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做支撑,仅掌握了若干阅读技巧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收效甚微。因此,单单在阅读课程上教授阅读技巧无法帮助学生主动理解文章大意从而获得成功的阅读体验。需要与其他课程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在学生词汇、语法等基础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进行强化。鉴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自律性不够等特点,教师则应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予充分的监督和指导。

四、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注重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性,重视英语阅读的第二课堂,在强化学生词汇、语法等对阅读起基础作用的能力之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阅读策略,才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和自我效能,逐渐提高自身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 方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J]. 职教论坛,2010,(2).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景娜、王遥.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7).

[4] 王淑雯、宋艾玲、王文耀.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1).

[5] 温彭年、贾国英.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作者简介:刘榴(1986—),女,籍贯:湖南省长沙市人,文学硕士,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英语教学研究

专项立项课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差异的教学实证研究”(XJK12YYB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建构主义高职院校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