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09 01:54吕劼
文学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对比分析

吕劼

内容摘要:量词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汉语使用频率极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时候也会经常涉及到。对比分析法作为对外汉语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种研究方式和教学方法,在本文辨析量词“对”与“双”时会大量使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探讨。主要是从当前外国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偏误入手,分析、考察外国留学生在使用量词“对”与“双”时产生偏误的类型及原因,并从中总结出相关的教学技巧及方法,以此来帮助学习者正确认识“对”与“双”的运用,提高“对”与“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对比分析 名量词 教学建议

对比分析是一种学科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中经常会被使用,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差别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明确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才能对认识对象的本质、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无论语音、语汇、语法,都可以通过比较来研究”。[1]对外汉语教学更应该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对本学科的性质、特点、规律形成深刻、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汉外对比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

一.汉语量词使用及研究概况

量词是表示数量单位的词, 所以又被称为单位词。对于从小在汉语环境中生活的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自然习得了基本用法,即使不清楚背后的规则系统,但是能够自然、正确使用。但外国人在汉语量词使用时,往往不能正确运用。如来自英语国家的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在表达“我是一个美国人”时,便不免会出现偏误。在英语里,只需说“I am an American”,即“数词+名词”即可,而用中文表达时则要加上“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个”是学习者最先习得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量词。所以学习者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 在需要加量词的数词和名词之间都使用“个”,造成误用产生。

由此可见,量词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错误的词类之一。而量词“对”与“双”经常也会出现误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比较“对”与“双”的异同,目的在于揭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分析 “对”与“双”用法,预测、解释、改正并避免或消除学生因母语负迁移而出现的差错。此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汉语量词“对”与“双”,也将为现代汉语量词的本体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二.量词“对”与“双”的辨析

1.对与双异同点

根据《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名词、量词搭配表中收录的32组可以与对、双搭配的词,和《汉语量词词典》常用名词量词搭配表中收录的79组词,除去重复的22 组,合计89组词,分析整理,“对与“双”的对比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性质:量词基本分类,名量词后修饰名词,动量词后修饰动词,而“对”与“双”后修饰的都是名词,如“一对矛盾”、“一对情侣”,“一双儿女”、“一双鞋”等, “对”与“双”词性相同,都属于名量词范围。2、表示数量:对与双都计量事物的两个部分,与“单”是相对的,都表示两个事物,所以两者相同。3、所修饰的名词:“对”与“双”所修饰的名词都是成对出现的,如男女,夫妻,鞋,手等,在所修饰的名词方面“对”与“双”相同。4、修饰对立的成双的名词:这类名词是指所计量的个体之间是彼此对立统一的关系的名词,名词性质的对立可以是性别、方向、亲属等的对立,在这方面“对”与“双”是有极大不同。“一对”多指一雌一雄;如:一对男女、一对夫妻等,“一双”没有雌雄之分,“一双夫妻”是错误的用法。5、修饰有生命的名词:“双”多指左右对称的某些肢体、器宫,有时可以和“对”替换使用,如一双眼睛,也可用“对”来修饰。6、自然形成的成对的名词:这类型的名词可用“对”也可用“双”进行修饰,通常用双较多,如一双眼睛,一双脚等。

除了上述比较常见直观的异同外,“对”与“双”的不同还有一些相对较少出现的情况,“对”可与抽象名词搭配,“双”不可以,如:“一对互补的关系”,“一对矛盾”等。还有一项是两者共有的,就是“对”与“双”都可以重叠,且重叠形式相同。“对”重叠为“对对”、“一对对”,“双”重叠为“双双”、“一双双”。“对对”、“双双”表示每一对,每一双的意思。“一对对”、“一双双”表示数量多。如:一对对蜻蜓在院子里飞来飞去(《挪威的森林》)。量词“对”还可以儿化,从而产生一种亲切、喜爱之情。“双”没有这种用法。“一对儿耳环”、“一对儿蝴蝶”不能说成“一双儿耳环”、“一双儿蝴蝶”。

概括如下:1)语义特征不同。“对”计量的个体具有某种对立性,生命性,人为的配对性。“双”计量的个体具有同质性、一般无生命和自然成双的特点。2)用法不同。“对”可以儿化,“双”不可以。“对”可与抽象名词连用,“双”不可以。我们根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基本把握大部分对与双的常用用法,剩下较为特殊的用法也可以借鉴上述方式进行分析。

2.对与双在具体教学中的对比

从上文中已经分辨了“对”与“双”从性质到用法的异同,关键是如何具体教学。在教学中,需要区分“对”与“双”,减少学生误用情况出现,具体的作法是:(1)语境对比。把“对”与“双”放在不同语境中教,使其实现的不同功能。如:在路上有一对夫妻走过来,他们面容憔悴,因为想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在跟着自己受苦。(2)搭配对比。将量词及其所修饰的名词放在句子中使用,注重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要强调的是,对同一词语需要提供正确和偏误的搭配对比,防止学生出现语际偏误或语内偏误。例如“对”这个量词可以搭配成“一对夫妻”、“一对儿喜鹊”、“一对对士兵”,基本不会出现“一对鞋”的搭配。(3)文化对比。文化对比的目的在于揭示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找寻隐含在交际语言和交际行为之中可能引起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的因索。在文化对比时还须注意有些不完全相同(异)的文化因素,不可以简单片面或绝对化地对比。如:“对”是可修饰对立成双的名词,“双”不可以,因为“对”在汉语中还隐含着对立的意义在里面,这是从古汉语中流传下来的用法,而“双”则没有相应的意思。“‘双的繁体做‘雙,许慎《说文解字》:‘双,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双的本义就是两只鸟。因此‘双意义指向倾向于指个体数量为二,相当于数词:道无双,故曰一。(《韩非子》)”[2]。

三.教学反思及建议

初级阶段:在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要使得留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数词+量词+名词”的组成结构,同时掌握量词“对”与“双”的使用;教学任务是让留学生熟练掌握较为简单的结构搭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掌握引导学生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熟练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不深入探讨“对”与“双”的差别,只是从用法上大致区分,运用举例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对”与“双”学习的中级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并熟知较为难学的“对”与“双”搭配不同名词的用法。主要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同时熟练运用两种以上的对象量词,由于多数量词并不是一个意思,因此在名词、动词与量词的搭配使用中,会出现“一对多”与“多对一”的常见现象。

高级阶段:首先,在分析量词的语义特征时,必须明确不同语义条件下量词的不同选择,掌握“量词+名词”与“一对多”等搭配构成。另一方面,要清楚“量词+名词”的“多对一”搭配现象。在本阶段要使留学生认识并形成“以语境为依据来选用量词”。量词的教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本阶段中,选用哪个名量词,首先应该考虑“得体性”的原则,所以说,留学生在选用合适量词时,必须要具备相关的汉语文化知识。而选用量词的基础是语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留学生首先依靠语境,恰到好处地选用合适的量词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对”与“双”在不同语境的不同用法。

参考文献

[1]郭先珍.对与双—现代汉语量词辨析之一.[J]《汉语学习》1982年第4期.

[2]刘富华.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M]语文出版社.2001年

[4]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暨南学报》2004年第2期

[5]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6]唐淑宏.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7]曹慧萍.量词“对”、“双”对比分析[J]《语言研究》2011年

[8]潘雪柯.现代汉语量词与对外汉语教学[D]2012年5月.

[9]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商务印书馆.2012年

[10]姚霜.HSK考试中留学生量词使用偏误分析[D] 2013年

注 释

[1]吕叔湘:《通过比较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l992年第2期。

[2]曹慧萍,量词“对”、“双”对比分析,语言研究,2007,第2期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对比分析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