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博士信箱

2015-09-09 13:44
健康必读 2015年8期
关键词:增白剂皮脂腺洗衣

洗衣液荧光剂对身体有害吗

康博士: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称洗衣液里都有荧光增白剂,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家长期使用洗衣液,甚至有时手上有伤口时也会直接接触洗衣液,我很疑惑,其中的荧光增白剂真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

海南  黎茜

黎茜读者: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也称为白色染料。我国荧光增白剂被划分为染料类产品,大量应用于洗涤剂、纺织及造纸等产业。文献资料与专家观点均认为,日常接触洗衣液中的荧光剂用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目前,洗涤剂中应用较多的为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CBS)。按照国家标准《GB 15193.3-2003急性毒性试验》规范性附录D“急性毒性剂量分级表”判定,荧光增白剂(CBS)为无毒,与日常食用的食盐的急性毒性属同等级别。

国际上,欧盟洗涤剂协会(A.I.S.E.)的测试报告《家用洗涤剂成分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之荧光增白剂FWA-5》中对荧光增白剂CBS的毒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CBS无致癌反应。

教育部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沈永嘉教授指出,洗衣液中的荧光增白剂是相对安全的。在使用过程中,少量荧光增白剂会黏附在皮肤上,但不会和人体皮肤发生反应,而且很容易被清洗掉,同时也不会被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因此,消费者不必担忧皮肤接触洗衣液就会危害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荧光增白剂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在接触洗衣液之后要及时清洗双手,尤其避免用餐时随食物被摄入体内。

除洗衣液外,一些纺织材料中也含荧光增白剂,在质检合格的情况下同样是安全的。CBS与棉纤维的结合比较牢固,在日常的穿着状态下,不会有CBS从衣物中转移到人身上。一篇发表在《德国皮肤病学》杂志上的文献指出,即使用含荧光增白剂的纺织材料直接接触伤口,也不会对伤口愈合产生不良影响,且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病理性变化。

康博士

冰冻和冰鲜有啥区别

康博士:

最近我发现超市的带鱼有冰冻和冰鲜两种。冰冻的带鱼几块钱一斤,而冰鲜的带鱼则能卖到十几甚至二十几一斤。看上去都是一大堆冰块,请问它们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北京  王琴

王琴读者:

一般冰冻食品是指在低于-18℃下存储的食品。在从常温降到冰点以下的过程中,肉类中的水分会凝结产生冰晶,烹调前化冻的过程也会使细胞部分破损,所以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风味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口感比鲜肉稍逊一筹。

冰鲜食品是指动物在宰杀后短时间内将温度降到0℃左右,并在运输和存储过程都保持在该温度范围的产品。这时候的产品处于冰点临界点,肉质保持柔软,而低温又能防止细菌繁殖,口感和营养都最大程度保留了下来,比冰冻产品更鲜美。

不过由于冰鲜食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尽量快速地从生产地运达目的地,距离远的地方甚至需要空运,所以物流成本较高,自然也就比冰冻食品要贵。

康博士

冲击波能治骨病吗

康博士:

我母亲最近总是足跟痛,走稍长一点的路,疼痛会更加明显。我带她到骨科就诊,医生建议用冲击波治疗。我之前只听说过冲击波碎石,难道冲击波还能治骨科的病?

北京 秦淮

秦淮读者:

一提到冲击波治疗,人们首先会想到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确,冲击波最早应用于医学领域便是治疗泌尿系结石。其原理是将体外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后将其碎成泥沙状,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大家不太了解的是,冲击波通过机械动力的刺激还可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基于此原理,国外的骨科医生将其应用于运动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在国外,体外冲击波的临床应用得到了骨科、运动医学科、疼痛科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临床骨科疾病的重要方法。

我国于20年前开展冲击波治疗,将其应用于网球肘、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肩周炎、跟痛症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后,该疗法用于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当冲击波进入人体,会在骨组织内部产生一系列微小的损伤,从而诱导成骨。同时,冲击波疗法还可改善骨周围软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的再生。目前,早期的股骨头坏死使用冲击波治疗,治愈率可达到65%以上。

同时,冲击波疗法还被用于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对于骨折愈合来说,骨折部位的血管分布和生物环境十分重要,冲击波的促血管再生作用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外科手术面临组织再生的挑战,尤其是复杂伤口,缺乏血管的组织将难以愈合且容易感染,不良愈合将导致功能和结构等问题。冲击波已被证实是解决皮肤再生问题的有效疗法。此外,体外冲击波在骨科还被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治疗,且已取得显著效果。

冲击波疗法应用的领域很广泛,除了上述骨科疾病,还包括糖尿病足和烧伤的治疗,脑中风患者肌肉痉挛状态的康复,促进心肌组织再生等。使用冲击波治疗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探索也有很大进展。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冲击波技术应用范围广,但也绝非包治百病,其适应证还需要医生根据经验进行把控。

康博士

治皮脂腺增生别用激素

康博士:

我今年70岁,脸上长了许多小结节,已有10余年,今年突然增多,满脸都是,有的医生说是皮脂腺增大、增生,也有的医生说是脂肪结节。我曾用维胺酯维E乳膏外涂,没有什么效果。我想咨询专家,皮脂腺增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没有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后我需要注意什么?

浙江 梅玲

梅玲读者:

皮脂腺增生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长期紫外线照射、外伤和局部慢性炎症刺激可能与皮损形成有关。有报道显示,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器官移植患者中,有16%的人存在本病。肢端肥大症和甲状旁腺激素增高者也可存在皮脂腺增生。

由于女性在绝经期、男性在70岁后,皮脂腺小叶逐渐萎缩,皮脂分泌功能下降,因此推测,性激素水平增高可能与本病的发生相关。另外,雄性激素或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促使皮脂腺肥大、增生、分泌增加。此外,摄入过多的糖和淀粉类食物也可使皮脂分泌增加。

本病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属于良性病变,通常不必做损伤性治疗,仅在必要时可选择电灼、冷冻、氦氖激光或微创性手术切除。尚无有效的外用药物。

同时,患者要根据本病可能的病因,注意防晒,减少长期紫外线照射,积极治疗面部炎症,注意尽量不使用皮质类固醇,减少糖类或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可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康博士

做恶梦是否需要看医生

康博士:

我今年71岁,今年以来,我的睡眠越来越差,自己感觉不到是否睡着了,也就是说基本上迷迷糊糊,要睡不睡,有时睡着了就做恶梦。请问这种情况是否与年龄有关?做恶梦是否需要看医生?

河北 廖平

廖平读者:

仅凭深度睡眠时间长度来衡量睡眠质量的优劣不够科学。而且按照自然法则及机体调节规律,睡眠时间过长,则睡眠深度必然变浅,反之睡眠时间短,则睡眠加深。

深睡眠有利于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深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超过80岁高龄后,深睡眠甚至可以消失,从而影响人体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为了弥补深睡眠缺失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老年人增加总体睡眠时间。无论白天夜里,当困意来临时随时补觉,每天保持8-9小时睡眠。但午睡或小睡(如早餐后、晚餐后小睡)要固定,并以0.5~1小时为宜。

正常的睡眠都会出现梦境,但醒后并非人人都有梦感。如果在梦中出现了行为异常,比如梦后醒来身体不能动弹,或者因梦出现喊叫、骂人、打斗、甚至伤人等行为,则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康博士

猜你喜欢
增白剂皮脂腺洗衣
10款洗衣液推荐,搞定各种难洗污渍
“洗衣液一哥”养成记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洗衣大作战
23例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洗衣厂如何建立与实施ISO9001标准
三嗪型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诊治体会
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