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场上的家国春秋

2015-09-09 09:33吴越
齐鲁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阅兵式梯队老兵

吴越

“强军梦”与大国崛起

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指出:“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强军才能卫国,强国必须强军。”9月3日,胜利日阅兵,展现的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它隐含的是一条现代中国军事发展的脉络,对应的是70年前中国以血肉之躯获得抗战胜利之艰难;和平重要却不容易,大阅兵宣示了所有中国人共护和平、共享繁荣的决心。

就世界范围而言,阅兵分为四大流派:威武雄壮的苏式、缅怀历史的英式、浪漫艺术的法式和娱乐轻松的美式。从阅兵地点看,除了陆上阅兵外,还有海上阅兵。

中国的阅兵式源于苏式系列,其特点是场面大且气势恢弘,徒步方阵受阅时采用正步,侧重于展示本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体现阅兵震慑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的本来意义。

本次参阅兵力超过1万,规模超过我军以往任何一次阅兵。其中,第二炮兵受阅规模尤其突出,战略导弹的型号和数量均创历史记录。空中梯队规模超越历史,参与飞机数量和型号远超以往。空中梯队包括空中护旗方队、领队机梯队、预警指挥机梯队、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海军舰载机梯队、海上巡逻机梯队、加受油机梯队、直升机梯队等,它们以罕见的磅礴和震撼飞过天安门广场。

英国《每日邮报》评论称,中国军工产业是全球少有的不依赖西方技术支持的范例,多年来西方对华武器禁运,大大激发了中国的研发能力。当前全球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国能生产全系列武器。

从“孟津观兵”到“被直播”的国家仪式

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前夕。记载较多的,最早是“孟津观兵”——商朝末年,周武王兵临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要求立即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乃率军返回镐京,等待新的机会。到了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

《左传》中有一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哲学。“祀”的本质是民族团结,是道德教化、更是文化传承,祭祖是为强族,使文明得以不辍。“戎”者兵也,敬祖法宗,保血脉之延续,保同族之存亡。先人陵墓与同宗家园不能不保,生存机会和民族空间不能不争,所以,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兵戎不可不备。

绵延数千年的阅兵传统,在军事史、礼仪史和政治制度史上,以规模的宏大雄壮,形式的威武庄严,留下了记忆。

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举行了四次比较大的阅兵。第一次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为了庆祝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同时为了庆祝当时召开的工农兵代表大会,举行了红军阅兵,毛泽东、朱德等红军、苏维埃领导人检阅了受阅部队。

1933年8月1日,举行了第二次阅兵,当时确定“八一”为红军建军节,在江西瑞金举行了阅兵,毛泽东、项英等红军领导人检阅了受阅部队。这次阅兵也是按照阅兵式、分列式程序举行的。

第三次阅兵是1944年11月,以359旅为主组成了南下支队,准备到南方去开辟抗日根据地,出发之前,毛泽东、朱德等检阅了这个部队,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举行的唯一一次阅兵。

第四次阅兵是1949年3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从西柏坡进驻北平,到达北平的当天,就在西苑机场举行了阅兵。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乘车检阅了部队。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唯一一次阅兵,也为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共进行了14次阅兵。1949年的开国大典阅兵,是开创性的。1950-1959年,则是每年一次的阅兵,备战氛围浓厚。之后,按照“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的原则进行。文革时期,国庆大阅兵暂停。改革开放之后的1984年,邓小平在国庆35周年时举行阅兵,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人踏上新征程的一个写照。1999年和2009年,均是遵循惯例在10年大庆之际举行阅兵,是在和平时期的阅兵,也是人民可以从电视直播中观看的阅兵。阅兵,自此成为每个人都可以同步感受到的国家仪式。

从国家意志、国民精神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这次阅兵,除了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外,还开创多个先河,如首次有外国军队参加阅兵和首次以英模部队命名受阅方队,共产党和国民党抗战老兵首次共同参阅等。

相信许多年后人们依然会记得,2015年5月9日下午,在俄罗斯红场阅兵式上,那支军容严整,步伐坚定有力,吸引了全球目光的中国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中国军队不仅做到了走出去,还做到了引进来——这次阅兵式上,11个国家派方队来中国参加阅兵,6个国家派代表队参加阅兵,31个国家表示将派军队观摩团参加阅兵观礼。

在历时14年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3500余万国民伤亡。然而在战后很长时间内,中国抗战对于世界的意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肯定。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还出席了去年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阅兵式上,抗战老兵由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邀请部分国民党老兵受阅体现出客观对待历史、尊重历史的态度,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政治意义。

不论是以英模部队名字命名受阅方队,还是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共同受阅,都是让更多的人记住那个时代全民族团结一心抗日救国的英雄气概,认识到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是本次阅兵的着眼点之一。不容乐观的是,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正在遭受严重威胁。在亚洲,最明显的莫过于日本步步为营,企图突破战后和平宪法,完成国家正常化这一“历史任务”。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今天,在欧洲和亚洲,有人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肆意对一些事件,特别是战前和战后的一些事件进行毫无根据的曲解。某些国家通过美化罪犯及其帮凶、为其平反昭雪,挑衅性地要改变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决定。这简直是对纪念千百万牺牲者的一种侮辱。这种历史投机行为的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借此搞地缘政治把戏,离间各国和各国人民。

对于此次阅兵的综合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这次阅兵是否展示了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是否提振了爱国主义的国民精神?是否传递了不惜代价捍卫国家安全的决心?是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同?

猜你喜欢
阅兵式梯队老兵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当前国企深化改革形势如何构筑人才梯队
基于李代数sl(m+1,R)的多分量扰动AKNS孤子梯队
老兵
生日一过,老兵就要走了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直升机梯队接受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