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阅兵史:战备、和平、高科技

2015-09-09 09:38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阅兵式方队

段崇政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共进行了14次阅兵。

回顾过往的阅兵全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一个大国崛起的道路:阅兵从来不是简单的列队行进和武器展示,它是社会、政治、军事、经济的具象写照,也是时代的真实反馈。

开国大典阅兵:从0开始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是从无到有的一次。这次阅兵为以后数十次阅兵奠定了基本格局,包括时间、地点、组织方式和程序。最重要的,是地点的确定。

1949年3月25日,西苑机场成为迎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入城阅兵的广场,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规模阅兵仪式,也是开国大典阅兵的预演。

然而,西苑机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没有检阅台。临时搭建的检阅台应付一些小的场面还可以,但要举行数十万人参加的开国大典,就显得过于捉襟见肘。所以,天安门广场成为另一个选择。

天安门气势恢宏,广场宽阔壮观。城楼是现成的阅兵台,可以容纳全体新政协代表。最重要的是,这里过去曾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未来也会是,在这里阅兵,政治意义和感召力都是其他场所不可比拟的。

从技术角度看,开国大典阅兵难度最大的是飞行梯队。当时解放军还没有正式的空军,飞机也是从敌人那儿缴获。开国大阅兵时,有一个混合飞行梯队共17架飞机参加受阅。

开国大典定于10月1日下午15时开始,受阅飞机16时升空。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防止国民党空军袭扰——天色晚了,飞机就无法回航。

大典当天,为了显示人民空军的力量,第一批9架战斗机飞过天安门之后,兜了一个大圈又飞过天安门一次,给人的感觉是共有26架飞机。而在场的外国记者也没有看出其中关巧,在随即发出的报道中声称“一共有26架飞机参加了编队飞行”,并惊呼“中共一夜之间有了自己的空军”。

1950-1959:一面搞生产,一面备战

1950年的阅兵是继开国大典后的第2次国庆阅兵。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局总司令朱德任阅兵首长检阅部队。

阅兵庆典于上午11时举行,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的1900匹白色骏马以及6路纵队通过广场和公安部队首次受阅。

1951年国庆两周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3次阅兵。这次阅兵出现了好几个“第一”:第一次出现由华北老解放区民兵模范和代表组成的民兵方队;第一次有伞兵部队、探照灯部队;喷气式飞机首次受阅;庆典时间由上午11时改为10时,从此成为定制。

1952年,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民兵大队首次参加阅兵式和分列式。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部队中。1954年,国家将天安门城楼两旁原有的砖木结构临时观礼台,改建成砖混结构的永久性观礼台。1956年的阅兵式是在滂沱大雨中进行,这是共和国成立后国庆阅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阅兵。1958年,首次出现女民兵方队。1959年,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已是由我国自行制造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这一年,战争的阴影仍笼罩在中国人头上——1月,美国协防台湾司令窦亦乐宣称:“必要时将用导弹攻击中国大陆”;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分3批撤出朝鲜;7月,中苏关系出现严重裂痕;8月,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金门。

因此,这年的国庆阅兵“战争气氛”最为浓烈,这也是第一个十年阅兵的典型状态——一面搞生产,一面备战。

1984:为了和平而阅兵

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欢庆共和国建国35周年盛大庆典。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红旗牌黑色敞篷轿车在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陪同下开始检阅部队。这次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这次阅兵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1983年11月中旬,在邓小平的亲自部署下,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35周年国庆庆祝和阅兵筹备工作。

这次受阅部队共10370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汽车2216辆,组成46个方(梯)队。

这次阅兵的盛况,在当时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84年的阅兵所展示的军力远超以往,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这个国家值得信赖——或者可以这样说:中国开始为了和平而阅兵。

1999—2009:和平时期的阅兵,是全面的科技竞赛

199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全球都在展望一个新的世纪;这是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年份;香港回归已经两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澳门也即将回归;由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台湾海峡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中美关系出现了紧张;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大使馆,引起中国人的极大愤慨。

因此,1999年必须有一次阅兵。

这一年,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武警特警、预备役等部队第一次汇入了受阅大军中。在武器装备方面,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

这次阅兵方队横排面为25人,创造了世界之最。25个车辆方队由海陆空军和二炮四大军种400多台车辆组成,方队数量和车辆数量都创造了历次阅兵之最,空中加油机首次受阅。

又过去10年,来到2009年国庆节。这1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10年,国家军事实力也在飞速进步。中国军队已经数十年没有经历战争,长期和平的态势给军队系统性发展提供了机会,进入信息化的新阶段。

这次阅兵,一架空警2000和两架空警200成为亮点,而从全局来看,空军则是最大亮点:151架飞机组成十二个空中梯队,创下新中国阅兵史之最。

让人“捏把汗”的是,作战飞机全部都是挂弹参阅。这是继开国大典后,空中梯队第二次挂弹上阵。与六十年前相比,这次显然要“危险”得多——飞机挂载的是首次亮相的中国自主研制的多型空地、空空导弹。

2009年的国庆阅兵很大程度上展示的是军队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早期步兵方队所带来的直接气势相比,高科技的阅兵更多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样的阅兵式更像是一种科普——和平时期的阅兵,是全面的科技竞赛。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阅兵式方队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胜利日大阅兵
开国大典阅兵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