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养老”在山东

2015-09-09 09:48张翠翠
齐鲁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历下区居家养老

张翠翠

据悉,山东目前60岁以上老人已达1700万,居全国首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

日前,山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2020年底前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90%以上老人将纳入“居家养老”范畴。依据这个意见,政府买单养老需要条件,而对更多潜在需求老人来说,不符合条件养老费用仍需自掏腰包。但老人们不想掏太多钱“养老”,甚至有的掏不出钱,致使养老模式困局犹存。

“以老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不久前在广西防城港试点落地,其提出者汪建初告诉记者,组织老人互助养老既解决了用工缺口,还能帮助老人挣钱以备将来养老,或许是破解养老困局的好办法。

面对庞大的养老群体,这真的是条好路子吗?

养老困局犹存

家住济南甸柳一区的颜秀卿老人,今年96岁。虽然子女们不在身边,社区里的家政服务员每天都会上门照料她8小时,这8小时的照料费全部由政府买单。

甸柳一区社区主任陈叶翠告诉记者,颜秀卿老人原来只享受4个小时服务,今年一号文件出台后开始享受8小时服务。

陈叶翠说的1号文件,是济南市历下区年初出台的居家养老政策。这个政策规定,在历下区辖区内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无赡养人的“三无老人”和低收入、高龄、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都由政府买单,并以政府补贴形式吸纳社会养老组织加入。

据悉,1号文件的出台作为养老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受到社会各界欢迎。有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九成希望居家养老,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然而,符合“政府养老”需要条件。相关部门要对老人自理能力、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和年龄等情况综合评估,总分130分,经济条件占30分,评分达60分以上者,才可享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分值越高,服务越多。目前,包括颜秀卿在内,有1000多名老人被纳入了历下区的这种养老范围。

据民政部门估计,到今年年底,历下区能享受不同层次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将突破2000人,政府每年要为这一政策拿出3000万元。实际历下区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10万人。历下区民政局副局长郭晓辰告诉记者:“3000万元解决10万人的养老问题,只是杯水车薪,更多老年人还要自掏腰包。但大多数老人收入一千七八百块钱,没有多少闲钱用来养老,核心问题还是差钱。”

据了解,因有政府补贴,已有4家家政公司参与到历下区居家养老服务里面,比前几年试点时多了三家。但拿到政府补贴也不那么简单。在大明湖社区,电子平台可对家政员服务进行定位、抽查,由办事处、社区和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监督小组,每月一次入户打分,80分以下的主动取消服务合同。

对于家政公司来说,介入社区居家养老属微利经营。大家园是历下区最早引入的家政机构,享受用地、税收、水电等补贴,但盈利却很少。

“家政员日工资15元,社会上要25元,指望政府交钱盈利肯定不现实。”大家园家政总经理周辰告诉记者,当下所有养老模式均处困局。无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是社会上运行的社保养老、以房养老、储蓄养老、养儿防老、福利养老、商业保险养老以及民间非主流结伴式养老、托付式养老等,无不遭遇微利经营或亏损经营,而且护工短缺是共同的问题。

“以老养老”怎么养?

在济南市天桥区南村街道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64岁的刘芝兰正为老人们义务剪发。中午刘芝兰走出活动中心,本该回家给老伴做饭,她却又走进另一户老人家。

“这是位孤寡老人,名叫高杲花,今年94岁,老伴6年前去世,膝下无儿女,没人管怎么行?”刘芝兰去年无意间听说了老人的情况,主动上门了解,从此风雨无阻,每日来帮老人收拾卫生、做饭洗衣,还经常关注其身体情况。

刘芝兰是南村街道西社区“邻里守望协会”成员,这样的成员还有近50位。

据了解,“邻里守望协会”的成员都是年龄5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按照规定自愿加入,每个成员都结对帮扶老人,而且是免费服务。

天桥区南村街道西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邻里守望协会”是该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虽然社区养老中心有工作人员,但人手不足,对不能走出家门的高龄老人,只得上门服务。

应该说,天桥区的“邻里守望协会”,是“以老养老”模式的一个雏形。

今年初,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枉建初提出“以老养老”,该模式受到国家相关部委重视,并在广西防城港落地试点,2015—2018年间将实现3万老人定居防城港市“以老养老”。

所谓“以老养老”,就是充分发掘老龄人口的潜在能力,通过有组织的培训,提高老年人自我服务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通过建立老年人群居网点,形成老龄人口互助体系,在老龄人口内部化解部分劳动服务需求。

根据构想,正在建设中的防城港“银族工程学院”,将作为“以老养老”模式的核心工程。围绕“银族工程学院”,将建立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包括银族养生园区、银族互助社区、银族创业中心、银族交谊平台等,为老年人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与老年大学不同的是,老人除在“银族工程学院”学到感兴趣的文艺、保健等知识,还可享受到完整的生活服务链:医院、食堂、运动场、超市、园艺,甚至花园墓地,都已在规划中。

“以‘银族工程学院为核心的养老试点,要打造的是一个全功能养老社区。”按照汪建初的构想,在“以老养老”社区里,要充分发挥老人的潜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彼此服务的目标。如退休前是个管理干部,依然可以担起部分管理工作;如有一技之长,依然可在兴趣小组传授给别人;甚至没有文化的老农民,也可因丰富的种菜经验成为园艺区里的老师。

据悉,组织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付费服务,是“以老养老”模式的亮点。

身体健康的老人在这里可为其他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这些服务将被记录在专门账户里,提供服务的老人可选择领取现金作为报酬,也可将服务时间存储起来,等到自己将来需要服务时再使用。

汪建初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可谓三全其美。“不少老人退休后没事干,比较空虚,老人集中居住之后,形成一个服务和被服务的和谐氛围,将自己身体健康时付出的劳动转变为未来需要时能够获得的服务,不仅双方老人受益,对减轻子女负担和社会养老压力都有益处。”

“养老”需要重新定义?

汪建初的“以老养老”迎来很多质疑,其中之一仍旧是缺钱。

据了解,该模式并不是免费养老。根据老人收入水平,“以老养老”试点设计了一套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收费标准。每位老人每月住宿、活动、管理等费用预定为1400元,膳食费600—800元,老人每月总支出约为2000—2200元。至于身体有疾病需要护理的老人,则要缴纳相当于市场价格80%的服务费。这笔费用绝大部分发给为其服务的老人,小部分划入“银族保障基金”。

就目前社会养老费用看,这样的收费并不算高,但采访中大部分老人不想掏钱。一位每月退休金2100元的老人告诉记者,不敢“把所有的钱拿来参与以老养老,万一生病怎么办?这样的收入水平只能省着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告诉记者,中国养老问题并不是缺钱,担心的是有钱解决不了养老问题,老人们只是还没找到方便适合的养老服务。他还称,传统养老模式解决不了养老需求。“一是只重视养生,没重视养心;二是没把老年人分段对待,60—70岁是银色资源,完全可以二次开发,而且也必须二次开发;三是没考虑老年互助养老的巨大潜力;四是没考虑中国孝文化传统背景下子女的心理需求,一般情况子女不愿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转变模式把养老院变成学院,成为老人成就人格尊严的地方,也就解决了老少两代的心理障碍。”

但在汪建初看来,“以老养老”应该重新定义“养老”这个词,“现在看来试点落地并不那么容易,很希望‘以老养老这种新模式能够落地开花。真正的养老不是等死模式,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激发出老年人自身潜能,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为自己的年老买单,遗憾的是‘以老养老的好处很多人还没看到。”

猜你喜欢
历下区居家养老
让成长遇见“憧憬”,让崇璟成就未来
济南历下区召开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座谈会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济南市历下区“集团化办园” 助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