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上的女性史

2015-09-09 10:03段崇政
齐鲁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头像钱币纸币

段崇政

肖像出现在货币上,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虽然在货币上男性肖像占绝对多数,但在男女平等意识逐渐发展的今天,也有很多国家把女性印在货币上。她们像一张张名片,不断向世界介绍着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父权钱币里的政治女性

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掌管着家中的财政大权,但她们在日日接触的钱币上出现的几率并不大。父权社会里,钱币深深烙印着父权的痕迹,能出现在货币上的女性往往魄力甚于男人……

叱咤政治场中的女性成为纸币“主人翁”的首选。

最早出现在钱币上的女性难以考证,以现有的资源来看,保存在英国纽卡斯尔市大学谢夫顿博物馆的一枚印有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头像的银币,估计是目前所能知道最早印有政治女性头像的钱币了——

这枚古银币造于公元前32年,尺寸和英国5便士硬币差不多,一面铸刻着克里奥佩特拉的头像,另一面铸刻着她的罗马情人马克·安东尼的肖像。不过令人失望的是,钱币上的埃及艳后前额平平、下巴凸出、嘴唇削薄、鼻子尖得像巫婆,和人们心中以及伊丽莎白·泰勒塑造的艳后形象相去甚远。

克里奥佩特拉在世时,为埃及赢得22年的和平生活,轻松让屋大维和安东尼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也差点让罗马成为埃及的行省。不过,假设事实真如银币展现的一般,那看来埃及艳后用来迷倒男人的法宝只能是智慧,而非传说中的美貌了。

将头像印上钱币的女王不止这一位。

1960年,女王的头像首次出现在纸币上,并蔓延到5、10和20元英镑上。除英国外,世界上还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和使用过印有伊丽莎白二世肖像或名号的硬币,种类高达数以千计,材质包括金、铂、钛、银、铜、镍、铝及各种合金。可以算作出镜率最高的女王货币。

钱币中,比女王出镜率还要高的恐怕就是那些为国家、人民大业奋斗的女政治家们。

2012年是阿根廷已故第一夫人伊娃·贝隆逝世60周年。阿根廷政府在这一年推出以贝隆夫人为主题的新钞票,她也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印在钞票上的女性。

而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将女性印制在钱币上的国家还有以色列,这位女性就是被称为“雄伟母狮”的以色列第一位女总理戈尔迪·梅厄。她的头像被印制在10新谢克尔上,在以色列所有货币中,以梅厄夫人头像制作的纸币是颜色最鲜亮的,金黄色的版面上雕刻真实而细腻,甚至连眼袋都绘制得栩栩如生。

纸币上的女性价值输出

人们发明了很多方式来纪念那些推动了历史进步的非凡女性:博物馆、名人传记、纪念堂……但传播率最广的还要算将这些女性印制在人人都会用、人人都想用的钱币上。

“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她开创了护理事业,并因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对伤病员的精心护理而闻名于世。为了纪念她,英国在1970年发行的D系列钱币中将她印在了10英镑上。英国倾向于将那些伟大的人物头像印在小额纸币上,因为小面值纸币流通的速度要高于大面值的钱币,这会让更多人熟记。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样的女性无论如何也要被镌刻在钱币上。于是,在法国,她和丈夫居里一起印在了500法郎上;在其祖国波兰,她的头像则被单独印在了20000波兰兹罗提上。

在很多国家,当局也会将在文学文艺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女性印制在钱币上,作为某种价值传播。

2014年,加拿大皇家铸币厂展示了一枚新款银币,上面铸有代表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形象的图案;同年,瑞典国家银行公布了新版二十克朗纸币的票样:正面图案为童话故事《长袜子皮皮》的作者阿斯特丽德·林德格伦,最终票样中也出现了“皮皮”的形象。诺贝尔文学奖发放奖金时就是用瑞典克朗计算,莫言2012年所得奖金为八百万克朗,即四十万张皮皮钱。

而在早先的2013年,英格兰银行就宣布将分别从2016年和2017年开始发行面值为5英镑和10英镑的聚合塑料币,以替代现有同面值纸币,并且从2017年开始,10英镑纸币将采用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肖像,除了有奥斯丁姐妹为她画的素描头像,还附上《傲慢与偏见》中的一句话:“我断言,所有事情,没有比读书更令人愉悦的。”

一个喜欢音乐的国度如果钱币上没有音乐家,是断断不能的。

作曲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后,著有多部闻名于世的管弦乐曲(其中有一部钢琴协奏曲)、室内乐、歌曲以及许多钢琴独奏的风格小品。1990年两德统一后,发行了新版100马克纸币,币面图即为克拉拉·舒曼肖像,但现在已停止流通。

澳大利亚著名女高音歌剧演唱家内利·梅尔芭,因塑造多部经典的歌剧形象而被国内人民喜爱。为纪念她的艺术造诣,梅尔芭的肖像连同她的演出剧照,被描绘在澳大利亚1996年版和1998年版100澳元塑料钞票的背面。

从性别平等到权利平等:钱币也有女权运动

当社会从母系更替为父系,就意味着“男主外,女主内”时代的来临。

古代社会,男人为天,女人为地;男人意味着政治、经济、社会,女人意味着琐事、家务、围裙。在关乎决定性大事上,只有男人才能做决定,女人是不允许“上桌”议事的。

或许这样的角色划分源于最原始的自然生理演变,但长久以往,男性社会开始凌霸女性,并规定了一系列“女则”:女性不得参与政事、女性不得登船、女性不得穿裤装、女性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某些国家女性的脸庞不得被丈夫以外的男人看到……

当然这一切都从女权运动开始被逐渐瓦解。

美国是一个不断争取各种权利的国家,这其中出现过很多女权主义者——美国发行过一种一元硬币,纪念一个叫苏珊·安索尼的女性,她就是一位美国女权运动领袖。而刊印在一美元纸币上的女士正是美国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夫人阿比盖尔·亚当斯,她既是政界人物,也是女权运动先驱之一。

如此,沿着这张钱往上数:曾经2美元的纸币人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务卿玛德莱娜·奥尔布莱特;曾经5美元的纸币人物是被称为“摩西祖母”的黑人废奴主义运动家哈利特·塔布曼,她本人就是一个逃奴,也帮助过很多黑奴逃跑;曾经10美元的纸币人物是苏珊·布朗奈尔·安东尼,她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她和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是第一个妇女禁酒运动组织的共同创立者。美国曾经使用过的20、50、100美元的票面上均是在女权方面取得过成就的女性。

钱币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传播最广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在使用钱币的时候,潜移默化会被钱币上的人物以及背后的故事所感染。在遍布男性肖像的纸币中,女性形象的出现,不仅是当局对她们所作贡献的肯定和尊重,更是对女性这一群体的重视和尊重。

所以渐渐地我们会看到,在男女等级森严的日本,5000日元纸币上出现了被称为“明治才媛”的平民女性作家樋口一叶;在菲律宾,亚洲第一位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出现在500比索的票面中;在女性被严格管制的以色列,继梅厄夫人之后,女诗人蕾切尔将出现在100新谢克尔纸币上。

当然,如果从货币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性别平等状况,谁也比不上澳大利亚:在这个国家,每一张澳元纸币都是男女人物各占一面。至少从钱币上来看,这里没有女权,更没有男权。

猜你喜欢
头像钱币纸币
钱币翻倍
可爱的卡通头像
消失的纸币
组合钱币
用钥匙画头像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中国第一张马列头像股票
猜纸币
猜纸币
钱币保存各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