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眼与养心

2015-09-10 07:22杨基中
大众健康 2015年5期
关键词:养眼卡西养心

杨基中

图/CFP

养眼者,顾名思义,让人眼睛愉悦也;养心者,让人心惬意适也。

能够做到养眼,不外靠长相,靠爹妈给的一张面皮,加上略懂驻颜之术,即可粉面朝天、顾盼生辉了。若能具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绝色之姿,更是惊人绝艳,光彩照人,足够让人养眼的。而做到养心,则得益于内在了,靠的是那种“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的精神元素。

世人爱美,而美最直观的莫过于外表。因此,那些外表美丽的人总是率先受到青睐。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谁见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女子而不目迷神驰呢。古希腊的帕里斯一见到美女海伦,连王子之位都不要了。可见养眼的杀伤力有多大。

养心则没有养眼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要时间慢慢凝聚而成。有时养心者看起来一点也不养眼,但浑身散发出来的内在美,让人如品佳茗,如饮佳酿,神清气爽,心满意足。《巴黎圣母院》里的撞钟人卡西莫多,看看雨果是怎么描述他的外观的——整个人就是一副怪相——一个大脑袋上棕红色头发耷拉着,两个肩膀之间耸着一个大驼背,前面的鸡胸给予了平衡。从腰至足,整个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状。他出现,是个驼子;他行走,是个瘸子;他看人,是个独眼;你对他说话,是个聋子。这真是造化的捉弄,集天下奇丑于一身。这样的人,乍看起来,非但不养眼,甚至还恶心。可是,看完全书,你会被卡西莫多那善良的心怀、高尚的灵魂所打动和折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油然而生出敬意来。

自古以来,养眼者就受人宠爱。晋朝有个叫卫玠的人,是个美男子,每到一个地方,观者如堵,不堪疲累。此人本来身体就羸弱,消受不了如斯场合,竟一病不起,人谓“看杀卫玠”。今天的漂亮美眉们,生活中基本实现了“两高”:走在街上,回头率高;玉照放在网上,点击率高。这是她们所乐意追求的。

而养心者凭其内质,也不乏仰慕与追随者。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不为自己,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全世界有许多人被她的精神感召,在追随她,完成她未竟的事业。这种人可敬、可爱、更可亲。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是十足的养心了。

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是,养眼者短暂,养心者持久。鲜花也有凋零时,再美丽的容颜,再驻颜有方,也会有鸡皮鹤首的一天,因为“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养心则不然,一个被内涵包裹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像烛之有光,花之有香一样放射弥久的光辉。再者,有的人年轻时养眼,年老时却养心。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渐渐摆脱年轻时的浊气,而走向成稳,就像托尔斯泰说的越来越趋于精神化了,淡出养眼的视线,而归入养心的境界。

猜你喜欢
养眼卡西养心
苦味食物未必都养心
夏季,中午睡个“养心觉”
陶土瓶与花
苦味未必都养心
大长腿
“养眼”的翻译
养眼之道
养眼条纹
斗牛士之死
斗牛士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