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15-09-10 07:22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张蕾徐峥人物周刊

2015年10月12日 第30期

喜欢“囧境求生”这4个字,尽管我从未看过徐峥导演的作品,连《泰囧》也没看过,但对“囧境求生”4个字,我却真心喜欢。

这和我遭遇过的囧境或窘境经历有关。

因囧而成名,因囧而发迹,可能还会因各种各样的囧系列电影而成为商业电影的佼佼者,这就是徐峥曾经和当下走红的人生轨迹。

后有资本,前有观众,还有几乎无法制止的盗版复制,一个电影导演在此时的年代里如何求生存、求发展,估计没有现成的答案,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徐峥对6和9的解读,显然会让熟悉69式的读者感到失望,他的解读让我们对一个电影演员、电影编剧或电影导演的酸甜苦辣都有了更多同理心的了解。

囧境求生,关键不在囧境,而在求生。

求生不易!

——杨锦麟

(香港资深媒体人,锦绣麒麟传媒创办人)

@酗虾客

张明萌:哦不要天真了记者怎么会有假期,24小时待命好吗。假期的话,像我这么无趣无聊的人,除了吃吃吃就是睡睡睡吧……不过没稿子写的时候……唔#只要报不了题,假期每天都过#

王燕青:放假前有很多构想,也作了详细的规划,最后都没有成行,因为我妈决定来北京看我了。我带着她走我常走的街道、去我常去的地方、吃我爱吃的东西。很奇妙,有一种带她看看这个世界从这里开始的感觉。想起年少时对她的依赖、信任与爱恋,陡然意识到她现在对我的依赖、信任与爱恋。她曾给我一个新生的世界,我想拥有好奇心给她一个新生的世界。这是一个温馨的假期。很好。

钟瑜婷:回家。过得挺好的。有意思的是,我朋友问我去哪。我说一直在陪家人。她说那不是挺好的吗。我说是挺好的啊。“一直在陪家人的假期”在这个时代听起来毫无光彩是么……

张蕾:美国。乱七八糟,充满奇迹。

邹金灿:广州以及老家。看看书,会会朋友,以及写稿子。过得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朋友们在晒各种旅行照片,才觉得大千世界很精彩。

邓郁:这个假期一家四口去了河南,这是老公唯一没到过的内陆省份。本不在我的兴趣之内,但别处实在订不上票,开车又太远,于是就出发了。感受就是:古迹对小儿没有感召力,爬山着实练人,连爬两天也算极限了。除了确定第一个目的地是安阳殷墟,后面几天真的是边走边做计划。少林已那么流俗,不去也罢;原本打算去太行大峡谷或者云台山,估计人满为患也pass;发现郭亮村绝壁公路可能有点意思,于是去吧,没想到也是乌泱乌泱,等得腿断。所以节假日旅行这件事,在有足够财力出国之前,就是个鸡肋呀!

@little ball

张明萌:活到现在完整看完的纪录片就是《高三》,好看。《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算不算?

王燕青:《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牛铃之声》、《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张蕾:The Jinx。

孙凌宇:最近在清华看了《少年,小赵》,纪录一个非典型的90后爱国青年几年间的思想变化,挺有意思。放映结束后主角小赵来了现场,比起片子里的高亢状态,整个人收敛了很多。观众提问,“你现在的思想是怎样?还爱国吗?”他沉默一下,“我可不可以不回答。”

@花椒小姐

张明萌:我……才24诶,可以不去想那么遥远的问题吗……#假装很年轻#

王燕青:说实话,28岁就不要首选媒体入行了。28岁时,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这会毁灭初心;28时,又有太多想不通的问题,这会拖累现实。如果实在要,选择正直的、与自己气场相符的媒体。

钟瑜婷:这个问题是个假问题吧,得看你是什么样的人,才决定走哪个出口。如果你已经是个非虚构高手了,欢迎来《南方人物周刊》。如果你天分够,也欢迎来《南方人物周刊》。如果都不是,可以考虑先在报社写一些新闻报道。练习有帮助,但别急。

张蕾:年龄不是判断进入任何一个行业的唯一条件吧,甚至不是关键条件,除了职业运动员……

猜你喜欢
张蕾徐峥人物周刊
每天吃出一道彩虹
美味午餐搭配四则
My Dream Life
徐峥 从“猪八戒”到“药神”
徐峥:理财不““囧”
张蕾作品
苏炳添 我担心以后的路怎么走
忻钰坤 “电影大国”道阻且长
苏炳添 我担心以后的路怎么走
忻钰坤 “电影大国”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