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投资:你做对了吗?

2015-09-10 07:22许维
决策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脉基辛格关羽

许维

谁都知道人脉很重要,所以有些人非常勤奋地“做人脉”。他们往往逢人就换名片、加微信;见到名人或者重要人物必合影;逢年过节,给所有他觉得重要的人发一条相同的祝福短信;聊天的时候,会本能地提及他“认识”的一些大人物。

这些人脉投资的方法往往令人心生厌恶,人们碰到这样的人常常会敬而远之。因此,投资人脉方法不对,只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那么,“人脉投资”你真的做对了吗?

人脉是投资不是消费

很多人认为,人脉越多就越好。因为一般来说,人脉做得好的人往往认识人比较多,但这句话反过来是不成立的。

“认识人多”不等于“人脉广”。如果你认识了很多人,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人家不愿意帮你,那你认识那么多人又有何用呢?所以,人脉法则第一条是要扭转“以多寡论英雄”的人脉观。

人脉的基础是你的“被利用价值”。构成我们人脉的绝大部分“好友”,其实都是基于“利益交换”而被连接到一起的。既然是利益交换关系,那么你能换回来多少价值,也就取决于你自己能给出去多少价值。

所以,请记住这一点:人脉的价值和你认识他多久没有关系,和你跟他喝过多少次酒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你对他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你的利用价值越大,他就越会帮你。与其把时间花在多认识人上面,不如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

被利用价值大概有如下这些方面:你的岗位权力或者个人影响力;你的财力;你的智慧或者专业技术能力;你的个人魅力,比如长得好看、说话幽默、人格高尚;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你的名气。

投资品和消费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轻易不会去“消耗”投资品。比如说我们手中有一万股阿里巴巴的股票,我们预期它的价格会到200美元,那我们一定会把这些股票都留着。

人脉也是一种投资,投资标的是什么呢?就是“面子”。面子相当于就是人脉市场的股票。如果你给了某人一个面子,就相当于购买了1股他发行的股票,当你在需要的时候你可以请他还你一个面子,这就相当于是抛售了这个股票。

股票抛了就没有了,所以面子轻易不要去动用,你用一次就少一次。如果能用钱解决的,尽量直接用钱解决,面子尽量用在钱解决不了的事情上。

比如说,当年曹操对关羽有恩,关羽想报答曹操,曹操死活不要,后来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奉命劫杀,此时曹操让关羽还他个面子,关羽只好放了他一条生路。

当然,既然是投资就有涨有跌。有可能你看走了眼,你给了某人一个面子,结果当你想要的时候他不给你,那就相当于你这个股票跌了。

用好“平台”事半功倍

谈到积累人脉关系,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通过各种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微博等来扩展自己的圈子,自己的校友、同乡、同行业的人都是自己的积累对象。

然而,这种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收效甚微的。因为你可以在微博上认识很多人,但是他们不会和你有亲近感,想要加强网络上的弱联系,还是需要线下的互动交往。

有人喜欢参加“饭局”,混“圈子”,但其实这样做投入产出比很低。吃饭的人数最好控制在4个人以内,超过4个人的谈话就没有有效信息了。因此,“平台”很重要,用好“平台”,往往会事半功倍。

这里说的平台,特指能够让你获得较大社交面的职业,典型的平台包括:商会、行业协会或企业家俱乐部工作人员;培训师、咨询师等。

事实上,“平台”有很多,所有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基本上都具有平台属性。比如说,销售员可以建立以客户为对象的人脉网络,市场人员可以建立以经销商为对象的人脉网络,采购员可以建立以供应商为对象的人脉网络。

反向思考的话,那些背后有“平台”的人也是值得结交的,我们可以通过他连接到他背后的社交网络。

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基辛格,非常善于利用平台来经营自己的人脉。他在哈佛大学任教期间,曾经主持过一个“国际研讨班”暑期项目,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领袖来哈佛参加这个研讨班。

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后来成为了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比如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法国总统德斯坦、以色列总统伊加尔·阿隆、土耳其总理埃维切、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其他人后来也大多非富即贵。

除此之外,基辛格还主持了一份叫《融合》的学术季刊,他利用这个媒体平台向大人物进行约稿,结交了许多知名人士。

不过这里要补充一句,虽然平台给了基辛格很大的帮助,但平台只是一块敲门砖,基辛格之所以能和这些人交上朋友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渊博学识,这就是他的被利用价值。

合理配置“投资组合”

在人脉市场当中,那些名人、高端人士就像是热门股,谁都想要巴结他们,但是门槛太高,小投资者怎能攀附得上?

你即便花很多钱买了某个大会的门票,甚至幸运的在现场合了张影,那又能怎样呢?巴结这事,成本最高,收益最小,建议是尽量少做。

我们最应该投资两类人。第一类是和我们层次相仿的人,大家社会地位接近,所处的人生阶段接近,做事的时候交集最大,相互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关系。

听说过马奈、赛尚、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这些名字吗?他们都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150年前他们经常一起在巴黎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聚会,共同开创了印象派这个新画派,也共同分享了世界级画家的盛名。

第二类应该投资的是比我们社会地位略低的人,比如说下属、年轻人,我们应该尽力的去“提携”他们。一个人要往上走,不但需要上面有人提携,还需要下面有人支撑,缺少任何一股力量你都是上不去的。

蒋介石早年受孙中山提携一路高升,但是地位并不稳固,因为他缺少下面能够支撑他的人,后来做了黄埔军校的校长之后,蒋介石有了自己的班底,这才算是有了根基。提携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就好比低价买入潜力股,这类股票才是真正能让人赚大钱的。

专业投资人会把资本投入到不同类型的资产上面,从而形成一个“投资组合”,经营人脉也适用这个方法。

既然是组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给人脉资产分类呢?可以这样分:无利益关系好友,比如同学、邻居、玩伴、闺蜜,和他们相处你啥也不用多想,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好。

工作人脉,比如同事、公司外部合作伙伴,对这类关系不必太刻意亲近,保持“舒适距离”即可,太近了反而让人多想。

支撑性人脉,比如你的下属、你看好的年轻人,他们是你未来向上发展的助推力量,应该多给他们帮助和指导。

提携性人脉,比如认可你的领导、给你指点的恩师、看好你的大佬,不过你尽量不要找他们帮忙,多和他们聊天请教,多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才更加重要。

横向人脉,他们和你可能没有利益交集,但是对于扩大你的见识很有帮助,比如旅行时认识的驴友、其他行业的朋友、一起打球的球友。

以上几种类型的人脉,你的资产组合当中最好都有。

猜你喜欢
人脉基辛格关羽
百岁基辛格
“关羽”去世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闲话关羽护嫂
朋友不是人脉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
基辛格的外交哲学与越南战争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