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营盘

2015-09-10 22:15
决策 2015年5期
关键词:政委基地

(一)

八一建军节刚过,因为蓝海小区超标建设问题,调查组住进了基地一所。基地王仁天司令、杨廷江政委先到一所看望了一下调查组人员,对调查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达了歉意——因为小区问题造成了不好影响。接待工作由基地严副司令和后勤部江部长牵头,孟广俊负责具体落实,抽调来搞接待的人,都和调查组人员熟悉,这样便于开展工作,不生分。

头一天晚上,调查组照例不能喝酒,公事公办双方都拘谨,都在试探对方。第二天上午,到蓝海小区工地实地勘察、测量。孟广俊在这之前,已经把该做的工作提前做了,二十多栋房子的地下室,全部填埋上了。经过整改,军职房的总面积三百平方左右的样子,师职房二百四十左右平方的样子,虽仍然超了一些,但已经和其他单位的同类住房,差不多大小了。这里最关键的一招,就是填上地下室,一下子抹去了一百个平方。

调查组实地测量,认为江部长汇报的情况属实,基地提前进行的整改,卓有成效,告状信上所说的内容,虽然说有一部分是属实的,但是经过主动整改之后,就不再是重大问题了。双方间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下来,大家心里都有底了。中午的餐桌上,上了红酒,大家可以推杯换盏了。

蓝海小区风波,就此化解。孟广俊居功至伟。都说这个营房处长,可能是基地历史上最有能力的营房处长。他当处长不到三年,基地营区大变样,旧貌换新颜,很多问题被他一一化解。布小朋这个财务处长也受到夸赞,都以为老司令康又汉会发难,结果老司令一声未吭,给老干部带了个好头,别人自然认为这是布小朋做工作的结果,因为他跟康又汉走得近。

翌年初春,蓝海小区工程全部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二十多栋漂亮的洋房,成为龙山西麓山脚下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原来地下室并没有真正填埋,只是门和窗户被掩埋了起来。

三月底的一个周日下午,路过办公楼前,布小朋一眼看到孟广俊在楼外面转悠,就走了过去,问他瞎转什么?孟广俊指着对面不太远处的一栋崭新的高大建筑,说:“你看看那边,什么感觉?”

孟广俊手指的方向,是龙城市委新落成的办公大楼,二十二层,据说里面光是电梯,就有十二部,非常豪华。布小朋说:“你羡慕人家,是吗?”

“人家是中央空调,我们大多数房间没空调,用的还是老掉牙的吊扇。而且从风水学角度,他们完全把我们压下去了,风水全跑那边去了。我当营房处长,早就不甘这个心了。”

孟广俊在营区搞大拆大建,满院子搞得鸡飞狗跳,基地大院的形象焕然一新,充分体现了他的能力。有这样的变化,一是赶上了好时候,上级对营区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大;二是他会要、敢要,多搞来不少资金。用他的话说,只要敢想,就能做成,想多要钱,得舍得花钱,回扣一分也不能少,否则等于堵上了自己的路。在他眼里,最大的一个工程,就是像市委那样,搞一座气派非凡的办公楼。

布小朋没想到孟广俊竟然打起修建办公楼的主意,说:“这得多少钱?我就是怕你们糟蹋经费。”

孟广俊点上一支烟:“我不跟你理论这个。你可以打听打听,很多单位在盖新办公大楼。我现在心思就在这上面。我是营房处长,不是作训处长,不是战勤处长,也不是装备部管装备的处长,你让我不考虑房子,办不到。我不去考虑,那就是我不称职!”

布小朋脸扭到一旁,说:“是我不称职。我当财务处长这几年,很多项目不该上,很多钱不该花,可我还是顶不住,手一松,给放过去不少。说实在的,夹板气我也受够了,真想撂下这个挑子。”

孟广俊把烟头扔掉:“你是太称职了。就是因为你太称职,太讲原则,你坏掉了别人很多好事,你堵上了别人很多发财的路子,拖了很多工程项目的后腿,要我说,你就是个绊脚石。”

孟广俊话收不住,夹枪带棒,”这年头,水至清无鱼,人至正无朋,如果搞民主测评,你肯定得票不高。”布小朋冷笑一声:“那可不一定。”孟广俊也一声冷笑:“不信你试试吧。”

(二)

五月很快到来了,天气突然热了起来。五一放假别人都在玩,孟广俊却没闲着,他和几个助理员一直加班,搞了个修建基地新办公楼的粗略方案,打算假期一过,就上北京运作。

假期刚过去,1999年5月8日那天,是周六,出了一件大事。电视里播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使用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

大使馆被误炸之后,A基地的新武器试验和训练任务,明显增加了,上级对试验和训练的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大。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从此进入了快车道。能够把钱用到正道上,布小朋感觉很开心。

孟广俊却不怎么开心,一来因为他宏大的修建基地办公大楼因使馆误炸事件计划流产,二来上级对营区大拆大建的做法提出了质疑,经费管理似乎也比先前严格,钱不好要了。

基地的领导层也有了较大变化,对孟广俊颇为欣赏的王仁天司令,平调北京工作,进京等待退休;王司令走了,李达非司令来了。李司令刚来,摸不着头绪,基地的大事就得主要由杨政委拿意见了。

孟广俊以前和王司令走得近乎,杨政委或许会对他有些看法。好在杨政委是个很大度的领导,轻易不表现出来,后勤部马上要空出一个副部长的职位,张副部长确定年底转业。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布小朋。

多年来,布小朋除了和老司令康又汉一家来往密切之外,对基地现任领导一概保持不亲不疏的关系。孟广俊盘算一番,感觉在杨政委眼里,他没有布小朋有优势,虽然布小朋不是杨政委嫡系,和杨政委没有私交,但因为自己和王司令走得太近,就等于在杨政委那失了分。一比,他不如布小朋。

孟广俊当营房处长以来,基地的工程,大头都让王司令的儿子拿走了。杨政委好像从来没有插手过工程。孟广俊为了照顾平衡,有时真希望杨政委也过问一下工程,那样他会借机给他一两个。有一回,孟广俊主动问:“政委,您家亲戚朋友有做工程的吗?”杨政委微微一怔,说:“有。”“基地最近工程多,干不过来,如果他们想干,您让他们直接找我。”杨政委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笑了笑,说:“你给张三一个,李四会攀比,也来要,你给了李四,还有王五、赵六,你给不给?都给,给不过来,不如都不给,所以就免了吧。”杨政委几句话就把孟广俊打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敢在杨政委面前提这事。

杨政委身为将军,毛笔字写得不错,对工笔画也有点研究。孟广俊一拍巴掌,为什么不做一点文章呢?

孟广俊找到宣传处副处长冉淮。饭局推杯之间,冉淮建议孟广俊不要直接买所谓大家的画,“有价无市”不划算。冉淮为孟广俊策划了一手,他建议由宣传处出面,组织军地书画家联谊会,请基地领导——主要是杨政委接见、宴请书画家。书画家在军营活动一天,他会要求他们每人拿出三幅最拿手的作品,交由宣传处。

冉淮提的名单和方案,孟广俊全同意。接下来就是经费的问题,这是核心问题。孟广俊让冉准说个数,冉淮喝了一小口酒,皱着眉伸出两个指头,“二十万。”孟广俊把烟头摁灭,笑了:“比我想象的少。我再给你加五万,只要你把事情办妥。”二人商量的结果是,先不跟布小朋和财务部门打招呼,将来布小朋不给报,哪怕孟广俊个人出这笔钱,也没关系。

宣传处精心组织的军地书画家联谊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杨政委也已经得知是孟广俊背后发起的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孟广俊做完这事,在职务晋升问题上,心里踏实多了。杨政委那天很高兴,他都看在眼里了。

(三)

每到年底,都是机关最繁忙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事。周六一大早,杨廷江穿上军装来到办公室,等待政治部董主任带干部处长来汇报工作。

来汇报的都是拿不准的问题。徐处长先汇报了一个难题,二师五团一个前年刚特招入伍的副连级干部蒋厚良,今年就提出转业,但不符条件。

杨政委说:“想想办法,让他走掉。”在干部问题上,杨政委还是比较坚持原则的,违反规定的事情,基本是制止的。杨政委露了点实底儿。这个蒋厚良,是龙城市市长尹焕章未来女婿,想曲线进入市级机关当公务员。杨政委的理由是,毕竟基地长驻龙城,方方面面需要龙城加以照顾,比如基地想在市区搞一块地,给团以上干部盖经济适用房,运作两年了,一直办不下来,杨政委打算把小蒋的问题解决后,直接找尹市长要地。杨政委把前后过程简单一说,董主任和徐处长就全理解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董主任接着汇报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后勤部张副部长确定转业后,谁来接替他。在杨政委眼里,包括在其他首长眼里,布小朋和孟广俊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干部,一个讲原则,工作认真,口碑好,群众基础好;一个大刀阔斧,敢作敢为,能力强,属于开拓奋进型的干部。

选谁呢?“对他俩搞个民主测评,看他们在群众眼里是什么情况。测评搞完,再议用谁。”杨政委拿定了主意。

几天后,后勤部组织所属的一百多名干部,对布小朋、孟广俊进行民主测评。测评之前,为了保证公正性,进行了很好的保密,防止两个人活动、拉选票,提前一天才正式通知。

两个人的测评结果一出来,董主任第一时间报告了杨政委。后勤部共组织了在家的干部一百三十一人参加无记名投票,布小朋得到的“优秀”票是八十票,孟广俊得到的“优秀”票是一百零五票;“提升意见”一栏,要求二选一,有五十人勾选了布小朋,其余的八十一人,勾选了孟广俊。

对这个结果,杨政委、董主任,包括后勤部江部长等领导,都感到有些意外。按理,应该是布小朋得票领先,结果,两项内容都是孟广俊全面领先布小朋,这真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董主任观察着杨政委的脸色,看得出杨政委有点失望,便解释说:“民主测评只是作为参考,最终用谁,还得首长拿主意,然后上党委会研究。”杨政委的意见是,既然搞了民主测评,就不能当成走过场。按群众的意见来,优先考虑孟广俊。

布小朋感觉透心凉,不是自己得不到提拔,而是自己坚持原则,兢兢业业,从不伸手,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拿定了主意——提交转业报告,不想干了。杨政委看都不看报告,批道:不同意此人转业。“年轻人,不要意气用事。人一辈子,受点委屈,难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顺百顺,都是在坎坷中成长的。遇到点窝心事,就想撤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抱这种心理,我认为,不是个好干部。”

杨政委示意布小朋坐下,接下来的话让布小朋吓了一跳。杨政委说:“你也该挪挪地方了,财务处长这个位置,不好干,容易得罪人。你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二师副师长安正万今年确定转业,空出的这个位置。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想法,行不行,要上党委会,最后报总部批准。”

布小朋在几分钟之内,经历了地狱天堂般的情绪变化,内心激流涌动,他为自己的莽撞感到害羞。他当团长的时候,曾经栽了一回,他一直不服气,现在终于又有了下部队任职的机会,他能放弃吗?不能的。他克制着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甚至都没顾上给政委敬个礼,就仓皇跑出去了。

(四)

第一场雪飘下来,年关要到了。

布小朋和孟广俊都在等待总部的命令,任职命令一到,就将奔向各自的新岗位。

一天上午,布小朋和孟广俊等人要陪杨政委去龙城监狱一趟。杨政委来监狱探望的犯人,是龙城市委原书记雷国良。雷书记的落马,与市委新建的二十二层办公大楼有关。主承包商通过向他行贿,拿到了这个项目。不幸的是,那位向雷书记行贿的承包商,卷入了其他案子,把雷书记带了出来,被判了无期徒刑。

来探监的一行人普遍对雷书记不陌生。当管教人员把雷国良带到众人面前时,人们还是狠狠地吃了一惊,此时的雷国良,满头白发,后背明显驼了,脸上出现了刺眼的老人斑,以前圆润的大眼睛,没有了光泽,仿佛两眼枯井,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

杨政委问候过雷国良的身体,劝他想开点,多保重。雷国良说:“没啥好保重的了,打算死到里头了。”往下,没法谈了。杨政委说:“以后有机会,我再来看你。”

雷国良愣一下,似乎受到触动,说:“老杨,谢谢你……打我进来后,市里没什么人来看我,那些我提拔过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还是部队同志讲情义,只恨在位时给你们办事办少了。”杨政委说:“已经很感激了。”

雷国良感叹:“有人说,地方上反腐败,是隔着墙抛砖头,砸着谁谁倒霉。还是你们部队好,部队基本不抛砖头,所以极少有人落网。你们是长城,没人敢动,别人也不想动。很羡慕你们部队……”

再说下去,杨政委不好接话了,扭头示意随行的人出去,也许觉得几个部下在场不好,也许他想单独和雷国良说几句话。

四个人出去了,站在探视室门外较远的地方。孟广俊说:“他感到委屈。有贪得更多的人,天天坐主席台上呢。有道是官情如薄纸,今天有用,今天就是爷,明天没用了,就是一张纸,他到现在,还端个架子,自不量力嘛。”

布小朋说:“有什么委屈?你不贪,不就没事了吗?怪谁啊?只能怪自己。”

孟广俊点上一支中华烟,缓缓抽两口,说:“不贪是不可能的,两三千块钱工资,不如摆摊做生意。我个人认为,副省级以上干部,没必要贪,国家会管他一辈子,要钱没用,越是大官越不需要钱,谁搞钱谁是傻子,不如干干净净给人办点事,交点朋友。地厅级、县级以下,可以适当搞点钱,毕竟官小,退下来以后,生活没保障。但不可以贪得无厌,过界了就不对。记住,你搞了钱,得好好干,不能光搞钱不干事,得为人民服务。老百姓喜欢干事的领导。”

布小朋哼一声,说:“谬论!极大谬论!老孟,你就算让他贪三百万,只要手一伸,他能收得住手吗?雷书记要是收住手,他能有今天吗?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贪官一多,得不到惩罚,逍遥法外,摧毁的是一个社会的意志和信念。天下公,天下自然和谐。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钱少钱多的问题,是公平和正义出了问题。”

探视结束后杨政委问:“你们什么感受?”布小朋说,“我还是那句话,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杨政委点点头。“孟广俊,你呢?”“……凡事有个度,不能做过头,大丈夫能屈能伸,既然栽了,就得认这壶酒钱。”

杨政委顿了顿,说:“你们出去后,我劝他,得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现在不是市委书记了,要从灵魂上剖析自己。就是为了残疾儿子,也得咬牙活下去。对于受贿者来说,行贿人给他的不是人民币,而是冥币,搞不好,你就到阴曹地府去花吧。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能把人带进坟墓。你们都年轻,将来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诱惑,都好自为之吧。”

杨政委的话让人震撼。布小朋无数次听杨政委讲话,今天的话,最能打动他。布小朋看一眼孟广俊,希望他从政委的话里得到点启发。孟广俊脸色不佳,仿佛政委的话戳到了他痛处。不怕人变坏,就怕人信念动摇,精神蜕变,立场改变,到了这一步,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出问题是必然的。

一周之后,总部一串命令到了,孟广俊如愿当上后勤部副部长,搬到了张副部长原先的办公室。布小朋被任命为二师副师长,分管后勤、装备、行管工作。能够到一线部队任职,是布小朋梦寐以求的。接到命令,布小朋就去了师部所在地唐高县。

(本文缩写自长篇小说《一座营盘》节选)

猜你喜欢
政委基地
骑兵政委 邓永耀
秘密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我的基地我的连
出入在糖果店里的政委解风
政委何方礼的三种身份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
红军政委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