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的合肥“中关村”

2015-09-10 07:22
决策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业区中关村合肥

从2002年成立以来,庐阳工业区已走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今天,放眼这片11.92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已是厂房林立、产业繁荣,人民安居、商贾乐业,汇聚了千余家分工明确、特色鲜明、梯次清晰、潜力丰厚的大小微企业。

正所谓策马扬鞭再奋蹄!乘着2014年合肥跻身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庐阳区打造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机遇,庐阳工业区在庐阳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在不断挖掘和深化合肥“中关村”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品牌影响力,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全面打造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

稳增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庐阳工业区是合肥地区最重要的印刷包装、钢材加工、装备制造和电工电气生产基地之一,汇聚了一大批地区乃至行业的骨干龙头企业。近年来,庐阳工业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过程中,以都市型高技术产业为发展导向,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庐阳智造”与“庐阳创意”发展战略。

——关键词一:“庐阳智造”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变革,构成了庐阳工业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14年以来,庐阳工业区主动落实和谋划“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积极引领和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熔铸“庐阳智造”战略与品牌。以天威保变(合肥)、志邦橱柜、奥瑞数控、三一重工(合肥)、振华机械等企业为代表,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得到快速推进。

——关键词二:“庐阳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印刷产业的数字化跨界融合,构成了庐阳工业区推进创新转型的新兴增长极。

作为安徽印刷包装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与合肥市首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庐阳工业区近年来准确把握传统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瓶颈,强化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相关企业探索对接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等新兴产业,全面打造“庐阳创意”品牌。

2014年底,由杏花印务集团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杏花国际广场实现结构封顶,全面建成后将重点突出以装帧设计、数字出版等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中央商务核心区概念;由合肥工投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32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的工投·创智天地产业园,一期单体已完成封顶,二期完成三通一平,建成后将成为集聚工业设计研发、建筑空间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影视制作、工程咨询等高端新兴行业的产业基地,成为庐阳工业区打造都市高技术服务示范区的重要平台。

十三五时期,庐阳工业区将进一步推进传统企业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使传统优势产业从基础应用、单项应用向集成应用、创新应用、协同应用转变,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骨干工业企业装备智能化、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化,建成一批示范性“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

调结构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4年以来,庐阳工业区全面落实庐阳区“1341”战略,即坚持一条主线、构建三大功能板块、突出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千亿生产总值。立足和挖掘庐阳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的集聚优势,研究和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引导传统产业主动“触网”,充分利用中科大先研院与庐阳区战略合作机遇,突出创新驱动,聚焦信息技术和数字内容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三大高技术服务业态,全面推进都市科技园创新发展平台和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两大平台”建设。

——关键词三:信息技术和数字内容服务业

近年来,庐阳工业区以中科大校友企业创新产业园为主要平台,着力打造信息技术和数字内容服务业集聚区。和佳寰宇ERP软件、博飞电子铁路车联网、微赛思地震定位和成像技术、海积信息北斗组合模块等项目企业已完成入住或开始接受订单,信息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咨询、工业信息化系统成套服务业态初步形成。

十三五期间,庐阳工业区将以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为重点,统筹传统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业与数字内容服务业发展两个大局,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都市型高技术产业园区。

——关键词四:研发与设计服务业

2014年以来,庐阳工业区加快推进工投·创智天地、大海产业园、联腾光电科技产业园等研发与设计服务平台建设。

沃特普尔节能科技、达研医疗、恒硕芯片、赛斯米克能源、普立泰科仪器、奥瑞数控等研发设计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设计、工业节能技术与产品、新一代半导体芯片等逐步成为庐阳工业区的新兴制成品和服务形态。

十三五时期,庐阳工业区将充分依托庐阳区相关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加大设计研发企业和机构的引进力度,深化和创新产学研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模式,努力建成面向合肥、服务全省的工业设计(研发)基地、人才实训基地和创新技术转化平台。

——关键词五:检验检测服务业

2014年以来,庐阳工业区积极扶持夏阳检测转型升级等企业和项目,顺利实现夏阳检测挂牌上市。

迪安诊断作为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国家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其医学检验中心也已落户庐阳工业区,将为医疗机构提供以服务外包为核心业务的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填补了庐阳区乃至合肥市医学检验行业的空白。

十三五时期,庐阳工业区将进一步借助省市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力量,以富邦检验检测园为主要载体,以夏阳检测、迪安诊断为发展重点,逐步培育“淘检测”等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安全消费为服务重点的检验检测产业布局,促进企业、机构和人才集聚。

促转型 搭建自主创新平台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孵化与协同创新是庐阳工业区打造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的必由之路。2014年以来,庐阳工业区立足庐阳“首善之区”的产学研金集聚优势,强化和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引导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实践和熔铸科技孵化与协同创新的“庐阳模式”。

——关键词六:科技孵化,筑梦庐阳

2014年以来,庐阳工业区全面推进以“科创立方”孵化器(基地)、工投·创智天地等为代表的十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科创立方”孵化器(基地)位于工投·兴庐科技产业园,主体为一栋10层和一栋16层的研发楼,总孵化面积约1.9万平方米,可容纳近百家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同时孵化,仅2014年孵化器(基地)就吸收科技型企业近40家,新增各类专利220项。

工投·创智天地作为庐阳工业区与合肥工投公司的合作成果,截止目前,已与中科大先研院达成高端人才合作意向,全力打造具有庐阳特色的“创意产业综合体”,并与德智教育总部签订落户协议,成为政企协同、突出工投在现代工业社区管理上经验资源优势、推进科技孵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崭新平台。

庐阳工业区还先后通过走访中央高校科技园等国家级孵化器(基地)、举办首届创新创业大赛、配套建立孵化器种子基金、举办政策宣讲与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等,不断完善与优化科技创新孵化器(基地)在人才、资金、服务等方面的环境与条件,充分体现了政府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七:引凤还巢,圆梦合肥

2014年,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落户庐阳工业区,工业区管委会为使企业能尽快入驻发展,主动腾让办公用房,为中科大校友特别是海归校友创新创业免费提供孵化场地,而管委会机关则租赁企业闲置用房进行办公。

2014年11月,中科大先研院、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与庐阳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化项目筛选能力、投融资运作能力、海归创新创业人才服务能力的工作团队初步形成。今天的庐阳工业区,正以“引凤还巢”的庐阳实践,阔步前行在合肥创新型城市与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前沿,培育起“创业合肥”、“创新合肥”、“圆梦合肥”的一片沃土。

十三五期间,庐阳工业区将进一步积极承接中科大科技创新成果与校友创业孵化项目,强化中科大校友企业家联合会、庐阳工业区-合肥工投等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建设一批产业链互补、产业集聚的省级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基地),熔铸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庐阳模式”。

企业发展步履铿锵如鼓,经济发展气势磅礴如虹。一个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社会和谐、宜居宜商、特色鲜明的都市高技术产业园区正崛起在合肥中心城区北大门,合肥“中关村”的创业蓝图、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的崭新篇章正在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工业区中关村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关于老工业区污染场地管理的探讨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