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湾青年就业的新选择

2015-09-10 07:22张华姜晨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青年人薪资大陆

张华 姜晨

年轻人代表着未来和方向,与台湾经济形势不佳相比,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和创业。大陆,成为台湾青年就业的新选择。

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和创业,一直是大陆和台湾民众关心的话题,岛内也经常做这方面的民意调查。虽然调查单位不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数据也不同,但是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来大陆就业、创业持正面看法的比例在持续上升。

2008年《远见》杂志的调查显示,高达51%的台湾“80后”萌生过来大陆工作的念头,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该杂志2010年的另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大陆台生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大陆,高于返台的比例。综合台湾相关调查可以发现,有5至7成的台湾年轻人看好大陆发展前景,认为登陆是“薪资镀金、资历镀金”的好机会,甚至不少台湾海外留学生,亦将大陆作为求职的首选地。

2013年9月台湾《联合报》的民调显示,20到29岁的台湾青年人愿意来大陆就业的比例逐年成长,由2011年的32%增长至2013年的48%,3年的时间增长了16%。更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台湾在读学生中,有超过60%的人不排斥来大陆就业。另从职业和学历的角度看,白领专业人员与高学历人员来大陆就业的意愿最高,其中专业人员或技术工作者也都有超过三成愿意到大陆工作。

2015年3月29日,台湾TVBS电视台“中国进行式”节目公布的“台湾青年西进大陆就业民调”显示,有曾经来大陆工作经验的台湾青年大约仅占6%,但期待到大陆工作的年轻人则远远超出这一比例。透过年龄交叉分析发现,20至29岁的台湾青年,到大陆工作的意愿有34%,30至39岁有32%,40至49岁比率则降至22%。

在就业或者创业的地区方面,台湾青年人主要选择在大陆的国际化大都市或者台资企业聚集的地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者的调查显示,接近95%的在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福建和重庆。

台湾青年人之所以愿意来大陆就业或创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大陆的发展前景和薪资待遇。

首先,大陆蓬勃的经济发展意味着无穷的潜力。相比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大陆过去两年经济增速虽略有放缓,但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大陆政府持续鼓励青年人创业。2015年初设立了400亿元人民币的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同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高速发展的经济引擎,加之优良的创业环境,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创业者梦寐以求的市场,马云的合作伙伴蔡崇信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除了创业之外,大陆的就业市场也供需两旺。对各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和高阶管理人员来说,中国大陆仍存在着大量的发展机会。近年来,中国政府每年都会创造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2014年更是达到了1400万个。对于台湾青年人来大陆就业,大陆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

其次,台湾相对艰困的经济环境是最大推力。根据台湾“主计总处”最新公布的薪资情况来,2015年1-2月台湾经常性薪资为38347元新台币,较上年同期增加1.62%。但如扣除同期消费者物价指数,实质平均薪资已经倒回16年前水平。除了薪资水平低,台湾的失业率也是较高,2015年3月失业人数为43.1万人,系15年来同月最低水平。其中,青年人的失业状况最为显著,15至24岁者失业率为11.58%,远远高于25至44岁。而且,高学历失业率高于低学历者,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失业率为4.71%,大专为4.04%,高中为3.78%,中学以下为2.74%。

2015年3月,台湾“yes123”网站所做的调查显示,2015年第二季有高达71.8%的企业表示有加薪计划,不过56.4%属“绩效加薪”,其余15.4%是“全面加薪”,预计平均加薪3.8%。第二季也有高达63.7%的上班族透露想要跳槽,其中占最多数的是服务业,比率达75%,主因是薪水太低,比率占65.2%。

若从整体薪资水平来看,目前大陆薪资水平与台湾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高度发展的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不少企业为中高层主管人员提供的薪资早已超越台湾。更重要的是,大陆的薪资一直在上升,甚至是整个亚洲薪酬成长最快的地区。根据2015年TVBS的民调,在台湾20至29岁年轻人的心中,高达56%认为大陆的薪水比台湾高;53%认为在大陆工作发展前途较好。

再次,大陆各项鼓励性政策和制度的定力。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指出,愿意为台湾青年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大陆已经开放数十项专业技术职称考试,通过考试的台湾年轻人可以在大陆就业。2013年12月国台办发布公告,台湾居民在大陆常住地稳定就业达到6个月,可以享受大陆的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待遇。

地方政府也着力推动吸引台湾青年就业。2013年8月,福建省福州市发布十大政策,除了鼓励台湾青年在福州创业外,还允许其报考聘任制公务员。2015年第11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期间,福建省旅游局与途家网联手,招募百名台湾青年人当“店长”。是年4月,由北京市台办和海峡两岸交流中心主办的京台创业论坛暨创业季活动中,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中关村创业大街和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签署协议,共同助力京台青年创业。

除了政府行为外,大陆民间和企业界也积极吸纳台湾青年人才来大陆创业就业。阿里巴巴预计会在台湾成立总额达到100亿元新台币的创业基金,猎豹移动也在台湾成立猎豹创业基金,并选出“紫牛之星”来北京接受导师团指导,并协助其成立公司。

大陆鼓励和吸引台湾青年人来大陆就业创业,不仅仅是菩萨心肠,帮助台湾青年人解决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台湾青年人来大陆工作,建立与大陆的联结,使其分享到两岸关系发展的红利。这使得其外溢效应显现。

来大陆就业或者创业的多数是台湾的优秀人才和青年人,而这两类人是一个社会最为基础的支撑。根据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的调查,在沪工作的台湾居民中,50%在单位中担任中层或者高级管理人员。各类民调也显示,青年人来大陆就业或创业的比例远高于中老年。在全球化背景下,中高层人员和青年人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利益,凭借其较高的竞争力,流向最具吸引力的市场再自然不过。

虽然很多台湾青年民众表达了来大陆就业或者创业的意愿,但实际来大陆就业的人数仍属少数。根据厦门大学学者的调查,在来大陆的台湾人群中,仅有不到10%的民众为就业和创业,远远低于就学的26%和旅游的51%。TVBS的民调则显示,只有不到6%的台湾青年有来大陆工作的经历。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两岸社会和发展水平的差异。虽然两岸同文同种,不会存在大的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障碍,但是两岸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社会结构,乃至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使台湾青年人完全融入大陆社会并不容易。厦门大学学者的调查显示,有56.9%的被调查者认为两岸社会文化“差异很大”和“比较大”。而台湾《旺报》认为,大陆民间氛围不佳、文化观念落差,尤其是大陆民众的“自利”和缺乏“礼让”观念,让来大陆的台湾青年最“反感”。

第二,大陆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大。台湾社会弥漫着“小确幸”的氛围,使台湾青年人难免受到影响,造成的问题之一就是抗压性不足、吃苦耐劳精神不强,因此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往往缺乏竞争力。很多在大陆创业的台湾人都认为,台湾年轻人的企图心、表达能力、国际观等,都普遍不如大陆青年。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的调查显示,即使是台资企业,也有53.1%的受访者认为,在应聘者能力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倾向于聘用大陆员工。

再者,大陆推出的诸多吸引和鼓励台湾青年人来大陆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措施,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等等。如此看来,两岸之间社会和价值差异的冲击,值得关注。

猜你喜欢
青年人薪资大陆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冰之大陆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冰之大陆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冰之大陆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