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健康教育

2015-09-10 16:27胡惠琴
新课程·上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专业水平学习兴趣

胡惠琴

摘 要:在小学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健康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健康教育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存在差异,很多教师将教授其他课程的经验僵硬地套用到健康教育中,使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而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成为教师主要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专业水平;学习兴趣;健康活动

健康教育指的是以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为方式,对个人和群体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意识的传授,促使个人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健康教育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生还处于对外界环境初步适应的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全面的、持久性的健康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卫生健康知识的影响,有助于小学生在日后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教师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做的就是创新教学方法,赋予健康教育课堂以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爱上健康教育。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健康教学和其他教学存在的共同点之一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课堂组织者,小学生的健康知识基本上要依靠教师进行传授,因而对于健康教育来说,其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与教师的专业化教学素质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因此要顺利高效地开展健康教育课堂,首先应当着眼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第一,聘请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课堂教学。健康教育不仅指的是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如果教师不专业就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学校要认识到健康教育课堂的存在对于小学生的重要价值,聘请专业的教师进行教授。第二,教师要立足教材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所谓学无止境,对于健康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分析,立足于教材的同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传授与时俱进的健康理论知识。第三,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有竞争才有动力,在教师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课堂听课时的考核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为高效的健康教育教学打下基础。

二、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提高课堂效率

莎士比亚曾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健康教育归根到底属于知识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对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保持对健康教育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效果会更加明显。

1.讲授故事类的健康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枯燥的知识传授感到烦闷,而对于叙事性的故事则充满好奇心,教师在进行健康教育教学时可以将这一点考虑在内,引用一些相关的由健康引发的事件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患有肠道传染病的人要遭受的痛苦,学生对这种病产生害怕心理,就会在听课时更加认真,希望学会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此种疾病。

2.用图片、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强化知识理解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文字的理解接受能力比较低,但对于图片、视频、模型等则更加感兴趣,教师在讲解与换牙相关的知识时,如果只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每个时期牙的生理名称,学生就需要将各种名称记下来,但学生还是很难真正理解,同时也无法调动其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可以将乳牙、恒牙的实物模型展示出来,按照换牙的顺序依次排列,学生在关注教师展示的模型的过程中,潜意识里记住了牙齿的生长顺序而不需要死记硬背,教师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展示不好好保护各个时期的牙齿对牙齿所造成的伤害的图片,在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时,教师再以视频的方式教给学生怎样进行换牙期的卫生处理。

三、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区别化”授课

小学时期分为多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在教授时应当考虑到年龄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采取“区别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当授课对象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应当加大基础知识的比例,在讲解时也可以对教材中不恰当的内容进行调整,将教材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的描述,例如卫生保健的原理等,采用更加简练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懂得在遇到相应的情况时应当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授课对象是三、四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应当适当减少基础知识讲解在课堂中的比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意识教育,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应当怎样遵守卫生规定,使其在健康的卫生环境中成长。当授课对象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时,教师讲解的健康知识就可以更深一层,根据教材授课比重的安排加大人体解剖和生理类知识的讲解,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思维和实际参与意识,将健康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

四、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健康卫生活动

教师教授健康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当将其适当地延伸至生活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健康卫生知识的益处。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要使学生按照要求参与到实际活动中需要进行一定的小组共同活动,对此教师要按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每个小组中较为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教师安排的课后实践活动由小组长进行监督和反馈,鼓励不同小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齐心协力地完成实践任务,这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就要定期安排一些适当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可以举办相关的健康知识竞答大赛、健康知识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和黑板专栏评比等趣味多样的活动,在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五、健康知识教授要与学校的常见病防治相结合

在当前的学校健康教育中,很多学校都秉承着对疾病采取预防为主的态度,对于常见的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行为加以预防的疾病,学校都积极开展相应的预防活动,主要集中在视力保护、龋齿防治等几种疾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视力保护不注意,就极容易造成近视的后果,因此学校对近视眼的预防格外重视,为此教师应当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并定期对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学生眼保健操效果的提高。鉴于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影响视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授课纠正学生错误的写字姿势,使学生的视力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不好,例如吃糖过多或者刷牙不及时都会引发龋齿问题,为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早晚刷牙、控制食糖量的习惯,并定期对牙齿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即使出现龋齿问题也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防止龋齿的严重性加大。

六、与家庭合作,全面促进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时间还是在家庭中,因而教师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局限性,因此健康教育就不能只停留在学校教育层面,而应当将其与家庭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例如近年来流行的将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监督的行为就可以引入健康教育中,教师将每堂健康教育课所学的内容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家长,这样家长就能够对学生日常行为中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约束,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可以使学生接触健康教育的时间延长、空间范围拓展,学生在两个主要的生活空间中都能接触到健康知识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家长的监督和管理,教师教授的健康理论课堂知识教育就能够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将知识内化成为小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还可以随机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具体的生活表现,更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教师在健康教育中要尽量保持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衡,可以适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身体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自觉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和完善,以推动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传清.浅谈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

[2]陈小华.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身心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3]吴从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4]崔喜敏.怎样在科学课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5]阎雨平.让学生拥有一片亮丽的蓝天: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

[6]朱春洁.浅谈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3(01).

猜你喜欢
专业水平学习兴趣
论新形势下青年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音乐鉴赏生态课堂优化教师角色的思考
职业技能教师与职业院校的需求差异性探讨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资产评估报告的说理与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