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动力的演进逻辑

2015-09-10 07:22赵振华
人民论坛 2015年27期
关键词:增长点国民经济动力

赵振华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新的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改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新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关键词】经济增长 改革 结构优化 新经济增长点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断地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就是“放”。农村改革实质就是把传统的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土地转变为集体所有、农民自己经营,农民种什么自己说了算,赚了赔了都是自己的事,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而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革实质就是把原本属于企业的权利放归企业,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由企业说了算,其结果是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所有制改革实质是放手发展民营企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此等等。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全面深化改革拉开序幕,本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特点就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简政放权,无论是对政府的正面清单还是对企业的负面清单,无论是下放和取消行政权力还是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等等,目的都是要为已有的企业松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条件。从改革的结果来看,2014年我国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45.88%,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685.1万户,日均3.8万户,市场活力得到了释放。

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引入竞争,不仅仅可以增加市场主体,更重要的是对原有的企业形成外部压力,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改革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不断地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本轮经济体制改革的突出特点就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简政放权,无论是对政府的正面清单还是对企业的负面清单,无论是下放和取消行政权力还是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等,目的都是要为已有的企业松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便利条件。从改革的结果来看,2014年我国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45.88%,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达到685.1万户,日均3.8万户,市场活力得到了释放。

结构优化和调整成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经济结构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标志,合理的经济结构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反之则阻碍经济健康增长。通过经济结构变动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动力的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8个百分点。从增速来看,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6.1%,第三产业增长8.4%,由此,意味着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过去的以第二产业拉动为主向第三产业拉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意味着能源、资源消耗强度进一步降低,因为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单位GDP能耗和资源消耗要低得多。近年来,不仅生活型服务业在快速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从产业内部来看,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技术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

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我国的消费率已经由2010年的49.1%提高到2014年的51.2%,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当然,消费率不是越高越好,投资率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是越低越好,但是长期过低的消费率显然是不正常的。随着消费率的提高,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逐渐走向平衡,形成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从区域结构来看,西部地区总体上快于东部地区。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广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长期以来形成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经济增长速度也基本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随着我国采取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状况正在得到初步扭转,近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东部地区。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五位的分别是重庆、贵州、天津、西藏、江西,均达到9%以上。其中重庆、贵州、西藏均为西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比较充足。而传统的依赖资源型的省区如辽宁、山西、黑龙江、吉林和河北则位居经济增速后五位,表明传统依靠资源、能源带动经济增长的地区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

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大企业经济实力强,小企业数量多的格局已经形成。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大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根据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大陆已经有94家入围,入围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从小企业来看,随着改革的深化,近两年我国企业注册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新经济增长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指在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新兴产业或行业,一般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涌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点,原有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消失,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既有供给的因素,也有需求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家用电器、汽车、房地产等都曾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传统的经济增长点依然存在,但是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同样是彩电,今天的数字彩电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黑白电视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同样是汽车,今天的全自动汽车与20年前的手动汽车技术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点中孕育出同一个产品的升级换代。与此同时,伴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新的商业模式或制造出新的产品。近年,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增长点,由过去的单个“点”,而转变为由许多点而形成的“簇”。节能环保、旅游休闲、体育、健康保健、养老婴幼、文化等产业都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伴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新增长点的涌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和资源消耗进一步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碳排放进一步降低。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虽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断孕育新的动力,但是动力的转换有一个过程,甚至需要较长的时期。我们不能将国民经济这辆车停下来换发动机,而是需要在不停地运行过程中升级旧的发动机和安装新的发动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结构调整和优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也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增长动力与原有的动力既有相同点,也有新的特点。我们需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断培育新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文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公报。

责编/潘丽莉 美编/李祥峰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增长点国民经济动力
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浅析
点破“增长点”之“点”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将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阳光动力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实证分析
浅议如何引导流动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种观赏草坪不如种有机韭菜
动力船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